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西遼河地區遊牧社會的形成

时间:2009-7-24 13:54:06  来源:不详
 

商周之間,整個遼西地區人類活動的減少,可能與發生在商末周初的氣候變得乾冷有關。在前一章中,我們已提及這個發生在西元前2000-1 000年左右的全球性氣候變遷,以及它對鄂爾多斯地區(以及河湟地區)人類生態所造成的影響。動物與環境考古學資料顯示,遼西地區在西元前1500年之後,也的確經歷了一段乾旱化的氣候期。學者根據建平縣水泉遺址動物遺存所作的研究,顯示在早期濕暖期(約當西元前2100-1500年)中,這兒是山林茂密,水草豐盛之地。後來,由於氣候乾燥,本地區成了一個乾燥草原或疏林草原。這個新的環境,主要形成於西元前1000年左右(36)。

 

在鄂爾多斯及其鄰近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被停止佔用之前,普遍出現有防禦性構築的聚落:顯示不利農業的氣候,使得當地人群間的資源競爭趨於激烈。同樣功能的構築,也被發現在遼西地區夏家店下層文化中;這就是在赤峰東山嘴、寧城小榆樹林子,以及英金河、陰河流域所發現的成群石城。根據在英金河、陰河流域的調查,這類石城都分佈在河流兩岸的山崗上。山崗形勢險峻,經常是面臨深溝峭壁,背依險峻山嶺。這些石城分佈密集,且相聚成群。每群中都有些城址明顯的較其它為大(37)。另外,以夯上築圍牆的例子,見於敖漢旗大甸子遺址,這個聚落遺址圍牆外還有壕溝。有關遼西地區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存,許多分期工作尚未完成,因此我們難以證明防禦性聚落只在晚期出現。但是,至少敖漢旗大甸子遺址的碳十四測定年代為1685-1463 B.C.,1735-1517 B.C.,在這地區,屬於夏家店下層文化晚期遺存。寧城小榆樹林子遺址出現銅刀,也被認為是殷商到西周的遺存(38)。這些資料都顯示,在殷末周初遼西地區人類活動減少之前,當地似乎也曾由於生存資源緊縮,而使得人們紛紛建防禦性聚落來保護共同資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張鎮洪,<建平縣水泉夏家店文化遺址獸骨研究>,62-63.

(37)  徐光冀,<赤峰英全河、陰河流域的石城遺址>,《中國考古學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紀念論文集》,82-93。

(38)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內蒙古寧城縣小榆樹林子遺址試掘簡報>,《考古》12(1965):621.

 

這波乾冷化的環境變遷,最後終於造成夏家店下層文化結束。而在隨後一段時期中,人類活動減少、分散,戰爭頻仍,這就是「魏營子類型文化」所反映的人類社會狀況。

 

經此混亂時期之後,大約從西周中期到戰國時期遼西地區人群找到了新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