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華夏邊緣的維持:羌族歷
最新热门    
 
華夏邊緣的漂移:誰是羌人

时间:2009-7-24 13:54:06  来源:不详
 

以上這些先秦文獻,不同的篇章可能成於不同人之手,或成於不同時代。《商頌》寫成於戰國,爭論較少。《逸周書·王會》中有義渠、樓煩、渠叟、匈奴、長沙等較晚的民族與地名概念出現,因此不會早於戰國。同樣的理由,《山海經·海內經》也不早於戰國。《苟子·大略》篇,成於苟子的學生或漢代學者之手。《呂氏春秋》則毫無疑問成於戰國末期。以上部分文獻的完成年代可能還有爭論,但所有這些作品大致能代表戰國時人的思想。

 

這些作品的性質,以及有關「氐羌」的內容,可以讓我們探索當時人的「氐羌」概念內涵。在《呂氏春秋》、《逸周書·王會》與《山海經·海內經》中,有關氐羌的記載都混雜著傳說、神話。如《逸周書·王會》中,記載許多遠方國家帶來珍奇土產獻給周王:其中許多國家與動物都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山海經》更不待說,以其荒誕神奇的內容著稱。出現在《逸周書·王會》中的一些傳說國名與動物,部分也見於《山海經·海內經》。在《呂氏春秋》中,氐羌也與許多傳說國家或人物如饕餮、窮奇等一起出現。《呂氏春秋》與另一些著作,如《苟子》、《墨子》又有一共同特質:它們都出於戰國思想家之手。我們知道,這些思想家經常只是借用些傳說或典故來發揮其學說,所述卻不一定是過去或當代的事實。這些作品中所提到的火葬氐羌,或無君的氐羌,都有如此的不確定性質。一個有力的證據是,記載當代及過去人事的戰國歷史文獻如《國語》、《左傳》、《戰國策》等,其中都沒有關於氐羌的記載。另外,在所有這些載有氐羌的先秦文獻中,氐羌的確切分佈地域都不清楚。在《呂氏春秋》、《苟子》,《逸周書》中,我們也只知道「氐羌」是指某西方人群。這也說明,戰國時「氐羌」並非指某一與華夏經常有往來接觸的異族。

 

總之,在戰國時氐羌或出現在思想家們的著作中,或出現在記載一些虛構的、神話式的地理、人群與物產的作品中,主要指傳說中的某西方異族。因此,當時「氐羌」不是某一族群的自稱,亦非華夏對某一常有接觸的異族人群的稱號。戰國時期的東方華夏對於秦以西的世界認識極少。這是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秦用了太多的力量來成為華夏,並與東方諸夏爭雄。相對的,他們在西方的進展很慢。西元前688年,秦武公征服了天水一帶的冀戎與邽戎,將這兒變成秦的郡縣。過了三百年之後(西元前四世紀),秦人才滅了獂戎,將勢力推進到渭水上游,今天的甘肅省隴西縣一帶。到了西元前272年,秦國才征服義渠戎,將洮河、大夏河流域納入其勢力範圍。

四、秦與西漢時的羌與氐

 

戰國之後,中國進入秦與漢帝國時期。這時中國是在一個政治統一,疆域與族群認同擴張的時期。在西方,中國官員、軍隊,中國的政治控制、中國式的農業與文化價值,都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