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补说

时间:2009-7-24 13:54:13  来源:不详
明道先生行状》)。程颢后来反省说:“新政之改,亦是吾党争之有太过,成就今日之事,涂炭天下,亦须两分其罪可也。当时天下,岌岌乎殆哉!……天祺(张载弟张戬)其日于中书大悖,缘是介父(安石)大怒,遂以死力争于上前,上为之一以听用,从此党分矣。”(《程氏遗书》卷二上)他又说:“王介甫性狠愎,众人以为不可,则执之愈坚。君子既去,所用皆小人,争为刻薄,故害天下益深。使众君子未与之敌,俟其势久自缓,委屈平章,尚有听从之理,则小人无隙以乘,其为害不至此之甚也。”(《邵氏闻见前录》卷十五)

程颢在熙宁三年上《谏新法疏》后即离朝外补,改差签书镇宁军节度判官。据侯外庐先生编制的熙宁变法年历:熙宁四年三月,遣使察奉行新法不职者;四月,司马光权判西京留台;六月,富弼坐革青苗法,徙判汝州;十月,罢差役法,行募役法。此年,在制定募役法的过程中,王安石向宋神宗说:

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弈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

在“诸公始退散”之后,王安石终于明确地显露他的思想“转向”,即熙宁变法是“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这与他在此前所说“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以择术为始”,“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是不同的。其实,宋神宗在熙宁元年就曾说:“当今理财最为急务,养兵备边,府库不可不丰,大臣共宜留意节用。”(《宋史全文》卷十一)王安石思想的“转向”,可谓俯就、迎和了当朝君主的意志。此亦如南宋时吕中[⑦]所说:“夫安石初意不过欲变法耳,未敢言兴利也;迨青苗既行,始兴利也。”(《宋大事记讲义》卷一)

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庆历新政是以整饬吏治为首要,以砥砺士风、改革科举、兴办学校、认明经旨、培养人才为本源,兼及军事、经济等领域,而熙宁变法则转向为“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这一转向不再是庆历新政所遭贬抑的“以远大为迂说”,但按范仲淹对本末、源流的看法而衡之,却不免是“以浅末为急务”。熙宁变法之所以引发朝臣的政见之不同,进而又引发激烈的“党争”,固然与儒家传统的“义利之辨”有关系,但宋代的政治现实也确实面临着士风、吏治与“理财”如何协调并进的问题。范仲淹在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的《上执政书》中就已深切地指出:

今之县令循例而授,多非识之士。衰老者为子孙之计,则志在苞苴,动皆徇己;少壮者耻州县之职,则政多苟且,举必近名。故一邑之间,簿书不精,吏胥不畏,徭役不均,刑罚不中,民利不作,民害不去,鳏寡不恤,游惰不禁,播艺不增,孝悌不劝。以一邑观之,则四方县政如此者十有七八焉,而望王道之兴不亦难乎!

吏治腐败到如此地步,故范仲淹的改革思想首先是“举县令,择郡守,以救民之弊”;欲求吏治之源的澄清,又必须“慎选举,敦教育,使代不乏材”。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也说:在吏治腐败的情况下,“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因此,“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这种见解有其深刻之处。而当熙宁变法汲汲于“财利”之时,“吏缘为奸,掊克日深,民受其病”,推行青苗法的提举官以多贷为有功,不问民之贫富,强行“抑配”,各级官吏则假新法之名而徇私舞弊,与民争利,盘剥百姓,搞得“纷纷扰扰,莫安其居”,这也是熙宁变法失败的一个原因。

熙宁变法的反对派依循儒家“义利之辨”的思维定势,对新法“争之有太过”,“言路好直者,必欲力攻取胜”,遂使王安石“与言者为敌矣”。熙宁、元丰年间,司马光等旧党全被贬离中央;宋神宗死后,司马光执政,又全面否定新法,排除新党;以至宋哲宗亲政后,新党中的章惇、蔡京等“小人”执政,把旧党全都打入元祐党案,“司马光以下,各以轻重议罪,布告天下”。这种激烈的“党争”耗散了宋代政治的“元气”,以致为害益深,“涂炭天下”;究其始而言之,“亦须两分其罪可也”。

《宋元学案·荆公新学略》载:熙宁变法时,“温公戒金陵用小人。金陵曰:‘法行即逐之。’温公曰:‘误矣!小人得路,岂可去也,他日将悔之。’”“初,吕惠卿为先生所知,骤引至执政,洎先生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