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补说

时间:2009-7-24 13:54:13  来源:不详
而名益高于天下。”(《程氏遗书》附录《门人朋友叙述并序》)在此十年间,二程的洛学达到理论的成熟,并且影响日益扩大。

熙宁变法以后,张载和二程都明确地认识到“格君心之非”是治世的“大根本”。张载在《答范巽之书》中说:

朝廷以道学、政术为二事,此正自古之可忧者。……设使四海之内皆为己之子,则讲治之术,必不为汉之少恩,必不为五伯之假名。……人不足与适,政不足以间,能使吾君爱天下之人如赤子,则治德必日进,人之进者必良士,帝王之道不必改途而成,学与政不殊心而得矣。(《张载集·文集佚存》)

张载的理想就是要把“道学”之体施之于“政术”之用,而“朝廷以道学、政术为二事”,则其“政术”为无体之用,故改革偏离“王道”的方向。孟子说:“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孟子·离娄上》)如果能够格正君心,使君主有了“爱天下之人如赤子”的“仁心”,那么用人之非、政事之失等等就都可以解决了。二程说:

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用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若从事而言,不救则已,若须救之,必须变。大变则大益,小变则小益。(《程氏遗书》卷十五)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天下之治乱系乎人君仁不仁耳。……夫政事之失、用人之非,知者能更之,直者能谏之。然非心存焉,则一事之失,救而正之,后之失者,将不胜救矣。格其非心,使无不正,非大人其孰能之?(《程氏外书》卷六)

从强调治道之本是君主“立志”,到明确提出治道之本是“格君心之非”,其间的思想是一贯的,但其微妙的变化却是道学家对于君主自身“立志”的自觉已感到失望(此不同于程颐在《上仁宗皇帝书》中所说“天下未治者,诚由有仁心而无仁政尔”),而“君心不正”则是道学家实现“外王”理想的最大障碍。

从“格君心之非”这一治道之本来考虑,二程更加严厉地批评荆公新学,将其视为超过释氏之害的“大患”。因为释氏只是以其术“化众人”,而荆公新学却是以功利动“人主心术”,君心一动,则天下“靡然而同”,“其学化革了人心”,带坏了“后生学者”,所以其“为害最甚”(《程氏遗书》卷二下)。于是,“整顿介甫之学”成为二程洛学的一大急务,而整顿的方法便是更加强调王霸、理欲、义利之辨,“明体达用之学”遂向着更加重视“内圣”的内倾化方向发展。

南宋时,朱熹在给张栻的信中说:“熹常谓天下万事有大根本,而每事之中又各有要切处。所谓大根本者,固无出于人主之心术;而所谓要切处者,则必大本既立,然后可推而见也。……此古之欲平天下者,所以汲汲于正心诚意,以立其本也。(《朱文公文集》卷二十五)他在给赵汝愚的信中也说:“今日之事,第一且是劝得人主收拾身心,保惜精神,常以天下事为念,然后可以讲磨治道,渐次更张。”(《朱文公文集》卷二十九)

因庆历新政之后有熙宁变法的汲汲于“财利”,故激起道学家对王霸、理欲、义利的严辨;因庆历新政的夭折和熙宁变法的转向,故使道学家认识到“格君心之非”才是治世的“大根本”,只有君心正,然后才可以“讲磨治道,渐次更张”。然而,“君心”并不是道学家所能格正的,而两宋的道学又受到元祐党案和庆元党案两次严重的打击,此所以宋学的革新政令“至荆公而止”。

[①]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0页。

[②] 梁启超:《王安石传》,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2页。

[③] 如侯外庐先生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有李觏思想(作为王安石的“先驱”)、王安石思想的专章,而范仲淹则湮没不闻。

[④] 参见李存山《关于列宁评价王安石的一个误引》,载2004年8月10日《光明日报》。

[⑤]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31~433页。

[⑥] 参见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第五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45-147页。

[⑦] 吕中,南宋淳祐时进士,教授肇庆府,除国史实录院检讨。上疏言当去小人之根,革赃吏之弊。迁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奏言:“人能正心,则事不足为;人君能正心,则事不足治。”理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