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补说

时间:2009-7-24 13:54:13  来源:不详
元1057年),即在庆历新政的十三年之后,程颐写了《上仁宗皇帝书》(此比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早两年)。他在书中说:

圣明之主,无不好闻直谏,博采刍蕘,故视益明而听益聪,纪纲正而天下治;昏乱之主,无不恶闻过失,忽视正言,故视益蔽而听益塞,纪纲废而天下乱;治乱之因,未有不由是也。(《程氏文集》卷五)

这段对君主的劝戒,与范仲淹在《奏上时务书》中所说君主要“赏直谏之臣”、“舍一心之私,从万人之望”是相同的。程颐又说:

道必充于己,而后施以及人;是故道非大成,不苟于用。然亦有不私其身,应时而作者也。出处无常,惟义所在。(同上)

所谓“道必充于己”,也就是先要有“内圣”的修养,有此修养便能“不私其身”,“惟义所在”;“而后施以及人”,也就是要达于“用”,将此道“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程颐引《尚书》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认为“固本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足衣食”。而当时“国家财用,常恐不足”,为充财用则“急令诛求”于民,“竭民膏血”,使百姓“往往破产亡业,骨肉离散”。程颐从“民本”思想展开对当时政治的批判,由此批判而提出实行“王道”的主张。他说:“窃惟王道之本,仁也。臣观陛下之仁,尧舜之仁也。然而天下未治者,诚由有仁心而无仁政尔。”若要实行“仁政”,除了君主的“仁心”之外,还需有贤臣的辅佐,故他又说:“天下之治,由得贤也;天下不治,由失贤也。”接着,程颐批评“国家取士”的弊端:“明经之属,唯专念诵,不晓义理,尤无用也”;“唯进士科,以词赋声律为工,词赋之中非有治天下之道也”(同上)。在这篇《上仁宗皇帝书》中,明显可见庆历新政的影响。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程颐写有《为家君应诏上英宗皇帝书》。此书仍强调了“民惟邦本”,“保民之道,以食为本”,但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治道的“本”与“用”之分:

今言当世之务者,必曰所先者:宽赋役也,劝农桑也,实仓廪也,备灾害也,修武备也,明教化也。此诚要务,然犹未知其本也。臣以为所尤先者三焉,请为陛下陈之。一曰立志,二曰责任,三曰求贤。……三者本也,制于事者用也。有其本,不患无其用。三者之中,复以立志为本,君志立而天下治矣。(同上)

这段话把君主的“立志”作为最根本的急务,其精神与程颢的《上殿劄子》相一致。程颢说:“君道之大……在乎君志先定,君志定而天下之治成矣。所谓定志者,一心诚意,择善而固执之也。……自知极于明,信道极于笃,任贤勿贰,去邪无疑,必期致世如三代之隆而后已也。”(《程氏文集》卷一)二程提出“君志定而天下之治成”,就是由君主之“内圣”而达于“外王”。有了君主的“内圣”,才能择宰相(“责任”)和大臣之贤;有了圣君、贤相和贤臣,亦即“有其本”,则“不患无其用”。反之,“顾三者不先,徒虚言尔”。二程的这一思想,有鉴于庆历新政的失败是由于“君志”不定;更重要的是,二程认识到只有“君志”先定,才能确立“致世如三代之隆”的改革方向。

程颢在熙宁元年所上《论王霸劄子》,仍是强调“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又上《论十事劄子》,即是由治道之“本”而达治事之“用”。熙宁二年颁布均输法、青苗法之后,程颢与新法“意多不合,事出必论列”。程颐在《明道先生行状》中说,程颢与王安石的“道不同”,此“道”之不同就在于王霸、理欲、义利之辨。

熙宁三年是道学思想发展的一个转折。在此之前,张载和二程都热心于“革新政令”,希望将“王道”的理想“举而措之天下”;此后则更专注于著书讲学,使道学的理论臻于成熟。张载在熙宁二年入朝,与王安石“所语多不合,寖不悦。既命校书崇文,先生辞,未得谢,复命案狱浙东。……狱成,还朝。会弟天祺以言得罪,先生益不安,乃谒告西归,居于横渠故居……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张载集》附录《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如此至熙宁九年,张载完成了其代表作《正蒙》。程颢在熙宁三年上《谏新法疏》后离朝外补,在地方任官一年便“以奉亲之故”归洛阳,与程颐等共同倡明道学,潜心涵泳道德性命之理。其弟子邢恕记载:“(程颢)居洛几(近)十年,玩心于道德性命之际,有以自养其浑浩冲融,而必合乎规矩准绳。……先生身益退,位益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