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钱 穆 的 圣 贤 史 观
钱穆的民族文化生命史观
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
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
钱穆学述
义理、考据与辞章之辨—
论清末版权法律文本的出
试论清代色情业的发展与
论清代的人口流动和婚姻
略论清代的渔盐
最新热门    
 
钱穆论清学史述评

时间:2009-7-24 13:54:26  来源:不详
世界大同于未来,乃分属二个不同的境界,当前与未来的关切原本不同,并非矛盾。就康之大同理想而言,内容之丰富,诚如萧氏所说,康有为的「乌托邦构想极具想象力与挑战性,足列世界上伟大乌托邦思想家之林」。[67]凡细读康氏《大同书》者,当有同感,而钱穆竟视之为「无端发此奇想」,「以空想为游戏」,「侈张不实之论」。[68]中外乌托邦思想多矣,精深或浅薄仍有其客观标准,非仅凭个人好恶同情与否而能断言者。钱氏恶今文,视改制为荒诞,无从体会康有为思想之重要与意义,失之多矣!
  西力东渐,乃康有为及其同时代有识之士无可回避的挑战,故探讨晚清学术思想必不能不细考西方因素,而西方因素正是钱穆论晚清学术史之最大盲点。他仍持有根深蒂固的本位主义思想,谴责用夷变夏,而不去处理西方冲击与中国反应的新时代课题,以致于在钱氏笔下,清代学术思想传到康有为,变得矛盾冲突,一无是处,无所适从,而有「扫地赤立」的错误结论。

五、结语

  钱穆论清学史的代表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不仅在形式上是传统的学案式的纲目体,而且内容也不脱传统的义理,尤重宋儒朱熹。这部书基本上是由二十世纪的人,写十九世纪之书。钱氏写清学史,似设身其境,与先贤唱和或辩难,而不似异代学者,作旁观超越之论析。世人多知,钱宾四颇具民族主义意识,并见诸其史学,然其民族主义也未脱传统的华夷之辨与汉文化意识,以及崇宋尊朱的基本心态。
  钱氏自身之学术思想背景如此,其论清学史亦只能选取若干学者,述其传略,摘取其著作要点,以其个人的信仰加以评论而已。取样不广,难见学术思想之全貌,一时代精神文明的整体,只能说是学者之学术思想列传。其所论清初学者,议论与梁启超略同;论清中叶乾嘉考据学,则与梁较异,钱恶朴学鄙宋攻朱,颇致讥弹,而梁则甚喜朴学的实证风尚;论晚清则钱梁所见绝异,道咸以后思想之变局,莫重于经今文的勃兴,学者由论证而图政改,康有为以学人推动变法而至高峰,故梁视康乃晚清今文运动之中心,斯学之集成者,而自称今文学派最猛烈的宣传者,亦自认学术活动虽具政治色彩,然寄望于新时代之启蒙,甚为殷切,[69]意颇乐观。钱则视今文改制说,荒诞不经,较惠栋犹有过之而无不及,视康有为如学术之罪人,以其为清学之总结,亦足见政学俱亡之不可挽救,其情悲观。两氏背景与思想俱异,遂有颇不相同的学术结论。
  从现代的思想史研究而论,钱穆与梁启超在方法上均无多突破。现代思想史贵知在特殊历史时间中,思想与思想间的相互影响与演进,以发现其时代思潮的特征,而时代思潮面向须广,非仅由名家巨著所能形成,于不见经传的短简小册之中,也可窥测时代思潮的趋向。时代思潮错综复杂,非必一致,同中或有异,而由一时代转变到另一时代,也非干净利落,往往新光映幕而旧影犹在。清学史自早期经中期到晚期的纵横发展与演变之迹,以及在整个思想史上的意义,犹待在先贤开拓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讨。

  本文初稿曾发表于「纪念钱穆先生逝世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0年11月24-26日),承主办单位台大中文系同意在此刊登,敬申谢意。(责任编辑:洪丽完校对:胡云薇)
  作者系美国维吉尼亚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

征引书目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上、下册,长沙:岳麓书社,1986。
方东树,《汉学商兑》。台北:广文书局重印再版本,1977。
白寿彝,《学步集》,北京:三联书店,1961。
江藩著、周予同选注,《汉学师承记》,香港:香港商务印书馆,1964。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汪荣祖,《康章合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
汪荣祖,《康有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
汪荣祖,〈章实斋六经皆史说再议〉,收入《第三届汉学会议论文》,台北:中央研究院,2000。
李明友,《一本万殊:黄宗羲的哲学与哲学史观》,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余英时,《历史与思想》,台北:联经出版社,1976。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台北:华世出版社,1977。
余英时,《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台北:三民书局,1991。
胡适,《戴东原的哲学》,台北:商务印书馆, 1971。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两种: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