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宋代户绝立嗣与遗嘱继承
最新热门    
 
孙权立嗣问题考论——从一个侧面看孙权与世家大族的斗争

时间:2009-7-24 13:55:11  来源:不详
有作为的割据统治者。在立嗣问题上,当初他也比较清醒。据《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和《吴主五子传》,孙权共有七个儿子:长子登、次子虑、三子和、四子霸、五子奋、六子休、少子亮。然诸子皆非一母所生,为同父异母兄弟。孙权又长期未正式立后,故诸子无严格意义上的嫡庶之别,而只有长幼之分。黄初二年(221),孙权为吴王时,即立长子登为王太子,并且很注意对太子的培养,精选师傅和宾友。《孙登传》便称“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其中诸葛恪、张休、顾谭和陈表号为“四友”,谢景、范慎、刁玄和羊衟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从这份名单看,东宫僚属皆为孙吴侨、旧士族第二代人物中的精英之士;孙权又先后以名儒程秉和征崇为师傅[1],又一度令江东世族代表陆逊“领宫辅留事”,辅佐孙登。在他们的熏陶下,孙登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为人之表现与从政之态度颇具儒者气质。根据大量事实,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孙登是一位极佳的继嗣人选。陈寿在其传末便评曰:“孙登居心所存,足为茂德之美。”宋人叶适也指出:“孙登德兼于能,知人则哲,深达治要,临殁一疏,不论三代以前、三代以后,世子藩王之贤,少有及者,同时曹子桓、子建,何足道哉!”[2]验之史实,这些评价皆恰如其份,并非誉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孙登并未能登大位,赤乌四年(241)年仅33 岁的孙登病卒,这对孙吴政权来说,是一个无弥补的损失。
  不过,仔细检索史实,我们似乎又觉得孙登之早死,对他个人来说也许是一件幸事。因为有迹象表明,孙登死前,其继嗣地位已不太稳固。《三国志》本传注引《吴书》载:“弟和有宠于权,登亲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让之心。”《孙和传》则载和“少以母王氏有宠见爱”,注引《吴书》则说:“和少岐嶷有智意,故权尤爱幸,常在左右,衣服礼秩雕玩珍异之赐,诸子莫得比焉。”权之爱和显然有过于登,故登死前上疏便明确表示:“皇子和仁孝聪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3]初见这几条记载着实令人惊讶:如果孙登不死,他很有可能被废黜。难怪叶适不无忧虑地说:“孙权暮年,骄惰猜险,祸成骨肉,登亦幸早死,未知父子之爱竟能始终否。”[4]确实,如果不是感觉到了严重的危机,孙登是绝对不会“常有欲让之心”的。这也就是说,孙权宠爱次子孙和,并有意以之代替孙登。
  何以如此?究其根源,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孙权“嫡庶不分,闺庭错乱”。根据儒家“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的原则,孙登虽为权长子,但仍有身份上的弱点。据《三国志·孙登传》、《吴主徐夫人传》,登生母“庶贱”,由徐夫人母养之,后徐夫人以妒废处吴,“步夫人最有宠”。故登将拜太子时,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问:“卿母安在?”登答“在吴。”权默然。孙权不立徐氏为后,这使孙登的地位始终不稳定。故清人何焯就此指出“有防微之虑者,当在此时。”[5]后孙权意以步夫人为后,“而群臣议在徐氏,权依违者十余年,然宫内皆称皇后,亲戚上疏称中宫。”[6]这表明徐氏与步氏之间争后持续时间甚长、斗争甚为激烈。支持徐氏者主要是儒学朝臣,他们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为了维护太子登的合法继嗣地位。而孙权则不重儒家礼法,意欲因爱立后。汉魏之际礼教松弛,不少统治者都如此,其中最著名者当然是曹操父子,孙权也如此,正如何焯所说:“三国之君皆不知正家,纳再婚之女而反使聘嫡下之,此权晚年所以继嗣不定也。”[7]在徐氏与步氏相争过程中,孙权尚有理性,没有演化成残酷的政治斗争。但步氏无子,此后步氏逐渐失宠,王夫人取而代之,王氏有子孙和。这样形成了步氏与王氏相争的局面。随着孙权年龄的增长,理性日衰,终于在新一轮后宫斗争的刺激下,促成了统治集团内严重的政治斗争。

二、“二宫构争”:太子和与鲁王霸之争

  孙登既死,次子孙虑又早亡,故得宠的三子孙和在赤乌五年(242)便顺利地获得了太子位,并且完全合儒家长子继承的学说。据《三国志·吴书·孙和传》,孙权既宠爱孙和,也很注意对他的培养,令名儒阚泽“教以书艺,好学下士,甚见称述。”注引《吴书》也载和“好文学,善骑射,承师涉学,精识聪敏,尊敬师傅,爱好人物。”和立为太子后,以阚泽为太傅,薛综为少傅,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名士为侍从。从有关记载看,孙和具有良好的儒学修养,与儒学士大夫间的交往甚为融洽,因此,孙和是孙登之后最合适的继嗣人选,早年支持孙登的儒学士大夫便逐渐聚集到太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