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心忧天下,魂系史学——
略论马克·布洛赫的封建
近代史;语境;语词——略
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
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妇
唐代的中央军事决策及其
唐代皇权高层基础演变
从74位状元的家世看唐代
唐代马祖和洪州宗
唐代的戒指
最新热门    
 
略论唐代的南朝化倾向

时间:2009-7-24 13:55:12  来源:不详
论者甚多,此处参考了何德章《拓跋鲜卑汉化进程研究》第四章。
[15]《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北史》卷八三《文苑传》序。
[16]见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魏书札记》“崔浩国史之狱”条,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
[17]《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
[18]以上见《周书》卷四《明帝纪》;卷一三《宇文招传》;卷四一《庾信传》。《隋书》卷四五《房陵王勇传》;卷五八《柳  传》;卷三《炀帝纪》。《全隋文》卷五炀帝《敕责窦威崔祖  》。《唐会要》卷六五“秘书监”贞观七年九月二十二日条。《全唐诗》卷一唐太宗《秋日效庾信体》。《旧唐书》卷七二《褚亮传》。《通鉴》卷一九二唐高祖武德九年九月置弘文馆条及胡注。此处参考了上引唐长孺《论南朝文学的北传》及牟润孙《唐初南北学人论学之异趣及其影响》,收入牟著《注史斋丛稿》,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
[19]上引皮锡瑞:《经学历史》七;唐长孺:《论南朝文学的北传》。
[20]《通典》卷二《食货·田制》。
[21]《三论》第三篇第一章第二节“均田制的最后放弃和土地占有形态”。参见拙文《唐玄宗朝土地关系的矛盾及其调整略论》,《武汉大学学报》一九九二年第二期。
[22]参见上引拙文《唐玄宗朝土地关系的矛盾及其调整略论》。
[23]《三论》第三篇第二章第一节“隋唐间的旧门阀”。
[24]《通典》卷一五—一七《选举》三—五。《隋书》卷六六《李谔传》。《旧唐书》卷一○一《薛登传》。参上引唐长孺《论南朝文学的北传》。
[25]《三论》第三篇第四章“唐代学术思想的变化”。
[26]陆淳《春秋微旨》序,《古经解汇函》卷一九;《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春秋宗指议”、“赵氏损益义”诸篇,《丛书集成初编》本,三六三六—八。参《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六,“经部春秋类”一,陆淳《春秋集传纂例》、《春秋微旨》提要;上引皮锡瑞《经学历史》七。近有谢保成《中唐学术思想的重大变异》一文,视啖、赵、陆《春秋》学为汉学、宋学之间的转折点,见《中国史研究》一九九四年第四期。
[27]《三论》第三篇第四章第二节“学术思想”。
[28]吴乔:《围炉诗话》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二七○九。见葛晓音:《论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收入葛著《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年。
[29]袁行霈:《百年徘徊》,《北京大学学报》,一九九四年第六期。
[30]《文苑英华》卷七四二,《通典》卷一六“选举”四“杂议论上”亦载录。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六“古文自姚察始”条,则谓姚察、思廉父子“已振(古文)于陈末唐初”。
[31]陈仲安:《唐代的使职差遣制》,《武汉大学学报》一九六三年第一期。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第一章第六节“唐后期使职差遣制的流行”,中华书局,一九九三年。
[32]《三论》第三篇第三章“军事制度的变化”。
[33]《通典》卷二《食货·赋税》;卷一四八《兵》序。
[34]《新唐书》卷一三四《宇文融传》及传末赞论。
[35]上引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第一章第六节。
[36]《梁书》卷三八《朱异传》。参唐长孺:《南朝寒人的兴起》,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一九五九年。
[37]《南史》卷七七《恩幸·吕文显传》、《茹法亮传》及卷末“论”。《隋书》卷二六《百官志》上。
[38]上引《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十三篇“南朝官制的变迁与社会阶级转变的关系”。
[39]《三论》第三篇第一章第五节“经济重心的南移”。
[40]上引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第一章第六节。砺波护《三司使的成立——唐宋的变革与使职》,收入《唐代政治社会史研究》,同朋舍,一九八六年。
[41]《三论》第二篇第三章第一节“东晋南朝兵制的因素与发展”。
[42]陈寅恪:《论韩愈》,收入《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年。

 << 上一页  [1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