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西魏拓地与侯景防线之关
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建
最新热门    
 
论侯景江北防线确立的基础

时间:2009-7-24 13:55:13  来源:不详
束于东魏武定七年(梁太清三年)六月,高澄被刺发生于此年八月,高洋称帝于次年五月。这都是深刻影响高氏政治的大事件。与这些大事件相比,侵梁夺地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为了说明东魏北齐受牵制的情形,我特就这三个事件分别加以讨论。

  (1)颍川之战

  《北史》卷六《齐本纪·文襄皇帝纪》武定六年[24]:“(八月)使大行台慕容绍宗与太尉高岳、大都督刘丰讨王思政于颍川。”同书同纪武定七年[25]:“五月戊寅,文襄帅师自邺赴颍川。六月丙申克颍川,禽西魏大将军王思政,……。”《北齐书》卷二七《刘丰传》[26]:

  刘丰,字丰生,普乐人也。有雄姿壮气,果毅绝人,……。王思政据长社,世宗(文襄帝)命丰与清河王(高)岳攻之。丰建水攻之策,遂遏洧水以灌之,水长,鱼鳖皆游焉。(武定六年)九月至(武定七年)四月,城将陷。丰与行台慕容绍宗见北有白气,同入船。忽有暴风从东北来,正昼昏暗,飞沙走砾,船缆忽绝,漂至城下。丰游水向土山,为浪所激,不时至,西人钩之。并为敌所害。丰壮勇善战,为诸将所推。死之日,朝野骇惋。

《周书》卷十八《王思政传》[27]:

  东魏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仪同刘丰生等,率步骑十万来攻颍川。……岳知不可卒攻,乃多修营垒。又随地势高处,筑土山以临城中。……齐文襄更益岳兵,堰洧水以灌城。……慕容绍宗、刘丰生及其将慕容永珍共乘楼船以望城内,令善射者俯射城中。俄而大风暴起,船乃飘至城下。城上人以长钩牵船,弓弩乱发。绍宗穷急,投水而死。丰生浮向土山,复中矢而毙。生擒永珍。……齐文襄闻之,乃率步骑十一万来攻。自至堰下,督励士卒。水壮,城北面遂崩。……

《周书·王思政传》 “史臣曰”谓王思政[28]:“作镇颍川,设萦带之险,修守御之术,以一城之众,抗倾国之师,……。”平颍川之战,东魏不仅是出“倾国之师”,而且是高澄亲自督战,方才攻克。前后持续近一年,可称是耗时长;东魏最优秀的将领慕容绍宗及刘丰生都死于此役,可谓损失大。当然,对《周书·王思政传》“史臣”语所言的王思政“倾国之师”,应该有所理解。 “史臣”对王思政的功绩施以赞誉之词,言其“抗(东魏)倾国之师”,容有夸大。因而这“倾国之师”,自然不可理解为东魏所有的军队,而应理解为是东魏在当时可以抽调的军队或可以抽调的部分军队。因为:据《周书·王思政传》,东魏为平颍川,前后出兵共二十一万;而据估计,东魏在天平元年,可以抽调的军队就有二十四万人,而到北齐时如果没有六、七十万人也不会少于三、四十万人[29]。平颍川之时是东魏后期。因此,当时东魏之兵最少不应少于三、四万人。如当时兵数接近六、七十万人,则平颍川东魏抽调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兵力;如为三、四十万人,则平颍川东魏是抽调了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左右的兵力。这样,无论如何,都可以认为,在武定六年(公元548年)八月至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六月这十个月期间,出兵平颍川是东魏最为重要的大事。

  (2)高澄被刺

  据《北史》卷六《齐本纪·文襄纪》,高澄被刺死于武定七年八月辛卯(初八)。《北齐书》卷四《文宣纪》称[30]:“世宗(高澄)遇害,事出仓卒,内外震骇。”颍川战事结束二月高澄即被刺身亡。何德章认为,“高澄之死是一场有预谋的政变,……是东魏北齐之际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动。……是高洋主谋杀了高澄,……。”[31]我认为何文所言有理。因此,这是一次政治谋杀,是文宣帝高洋为掌握政权而为。何德章还认为,“高澄的暴死意味着东魏北齐政治轨辙的重大转变,意味着汉族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的失势及鲜卑勋贵对政权的独占,意味着其后建立起来的北齐政权政纲不张、政治腐败,”“是确定无疑的。”[32]依此,可见这是东魏内政方面最大的事件,其重大程度不在武定五年正月的侯景叛乱之下。不过,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所在,不拟详论。我想指出的是,东魏朝廷为高澄发丧是在武定八年正月辛酉(十一)即在高澄被刺的五个月之后,可以想见执政者高洋等人对高澄之事处理的小心谨慎了。我认为,为高澄发丧是一个标志,这就是以高洋为首的东魏最高统治层自感已经稳定了内部局势,从而可以从事新的任务,面对新的挑战了。

  (3)高洋称帝

  《北齐书》卷九《神武娄后传》[33]:“文宣将受魏禅,后固执不许,帝所以中止。”更有意义的是同书卷三十《高德政传》[34]所载者:

  德政与(文宣)帝旧相昵爱,言无不尽。散骑常侍徐之才、馆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