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八王之乱”爆发原因试
八王之乱中的寒门人士
“八王之乱”与禁卫军权
最新热门    
 
后金八王共治国政制研究

时间:2009-7-24 13:55:25  来源:不详
他试图以氏族推选酋长或共议事务的方式,解决后金汗位继承人及最高权力分配问题,提出八王共治制。可以说,同八旗制度、贝勒大臣议政制度一样,八王共治制是氏族制习俗及其思想残余在后金社会的又一次反弹。
  因此,八王共治制的出台,绝非偶然。后金进入辽沈地区后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努尔哈赤大力加强汗权之举、日益增长的八旗(八王,主要是四大贝勒)分权倾向、解决立嗣问题的迫切需要以及努尔哈赤本人的诸多心理因素与思想动机,共同构成它的催生剂。
  勿庸讳言,八王共治制的拟定与部分实施,是努尔哈赤在后金政权建设中一次既有成功之处,也留有严重遗患的尝试。
  后金进入辽沈地区后,女真(满族)社会在加速其封建化进程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暴露得更为充分。因此,促使后金汗权向皇权转化,乃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后金经济,缓和社会矛盾所必需,是为最终战胜明王朝并取而代之的决定性步骤。然而,努尔哈赤却决定在其身后实施八王共治制,将后金的最高权力分散化,使后金汗权向清朝皇权的转化过程中,出现一个较大回漩。从这个角度看,它无疑是一重大决策失误,其恶果在皇太极时期充分暴露。
  八王共治制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的全面实施,使后金的最高权力大为分散。皇太极在天聪时期(公元1627-1636年)不得不以主要精力解决后金最高领导层内部矛盾纷争,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金各方面的发展。直至天聪十年(公元1636年)四月,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建元崇德,正式称帝,实现天聪汗权向崇德皇权的转变,八王共治制才被基本废除。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学者们已多有论述,此不复言。
  还须指出,八王共治制客观上是对后金议政制度的肯定和发展,从而使“议政”的观念在满洲统治集团成员头脑中更加根深蒂固。清朝入关后,下五旗诸王贝勒仍坚持这一“祖训”,以此作为维护自身特权的依据,并通过“国议”的形式,抵制清帝的乾纲独断,成为清初诸帝集中、加强皇权的一定阻力。
  八王共治制在汗位继承方式上对清朝后世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第一,顺治帝福临的继位,同样是通过诸王贝勒的推选,尽管当时满族统治集团中权力分配、权力制衡机制等方面的情况,已与努尔哈赤去世时大不相同。
  第二,努尔哈赤曾先后立其长子褚英和次子代善为汗位继承人,而八王共治制的出台,表明努尔哈赤已改变初衷,决定生前不再立嗣,由八王在其身后推选。事实上,清朝秘密建储制度中不公开立嗣与择贤而立的原则,与此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
  总之,八王共治制对于努尔哈赤统治后期抑制八旗分权倾向,维护后金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和稳定,进而顺利解决汗位继承问题,巩固后金的统治,都起到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它为皇太极继位后改变八王分权模式,集中汗权,巩固统治,加速后金汗权向皇权的转变,造成很大障碍。仅从天命后期这一局部而论,八王共治制的部分实施功大于过,然而从清朝入关前后的整体历史审视,这一制度实与后金不断学习、接受汉族封建文化,逐步与中原社会接轨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其较快被历史所淘汰的结局,亦无从避免。因此,对于八王共治制不可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应当根据它在不同时期对后金社会产生的客观效果,进行具体分析与评估。
  八王共治国政制是女真(满族)社会以超常速度向封建制转化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中的独特现象。它的出台、实施与消亡,带有时代的鲜明印记,为我们观察、分析后金政治与社会,提供了最佳窗口。
 

[1]参见李民寏 :《建洲闻见录》,辽宁大学历史系清初史料丛刊本,第45页;《天工朝臣工奏议》,辽宁大学历史系清初史料丛刊本,卷上,第9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中华书局1990年版,上册,第559页。
[3]因努尔哈赤始终没有明确指出"八王"之名,所以,除去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等4人肯定是在"八王"之内外,另外4 人即"四小王"具体是指何人,目前尚无定论。从努尔哈赤去世后,总计15人共同推选新汗等事实看,所谓八王并非是一确定之数,而是指"八家",即八旗,包括八个掌旗贝勒以及他们的亲兄弟,或其年长之子。他们均为努尔哈赤的子、侄、孙。参见《清太宗实录》卷一,天命十一年八月庚戌、辛亥。
[4]《满文老档》上册,第345-348页;另参见《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4,天命七年三月初三日,载《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4-375页。
[5]《满文老档》上册,第379-380页;第308页。
[6]《满文老档》上册,第467页;第479-480页。
[7]《满文老档》上册,第480页。
[8]《满文老档》上册,第550页。
[9]《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