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先秦秦汉以太原为中心的
秦汉魏晋时期的太原经济
最新热门    
 
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深浮

时间:2009-7-24 13:55:26  来源:不详
将近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的“并州王氏”,不是指高居“四姓”的太原王氏,而是指以中山王氏为核心(可能包括部分由凉州内徙的王氏疏宗和部分土著王氏)在并州一带盘根错节的王氏宗族势力。于是,在北魏后期便出现了这样一个奇特的景观:同一时期,同一王朝之内,有两支郡望相同的士族分显于世,一支自属嫡宗,却广招非议;一支显系伪托,却攀附甚众;一支族单人鲜,孤悬京师;一支宗族繁盛,雄张乡曲,颇有些“假做真时真亦假”的味道。
  就史传所见,尚未发现这两个家族发生过直接冲突。二者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一家兼领中正之虚位,一家掌刺史、太守之实权,相安无事。究其原因,当是两家实力各有所长,利益各有所重。
  北朝后期,两家王氏的际遇又有所不同,盛极一时的中山王氏历北齐之后,便逐渐悄无声迹。这可能与《关东风俗传》所云“文宣之际,政令严猛”,诸豪多被逐徙有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中山王氏“后徙乐陵”,可能即在此时,等到这一家族的后裔在唐代重新出现时,郡望已变成“沧州景城人”了[32]。而太原王氏凭借其显贵的婚姻和文化优势,历魏、齐、周、隋,间有闻人,至唐初仍不失为关东士族的主要成员,保持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北魏时期,除王慧龙与王睿外,还有一些自称为太原王氏的家族。1989年出土于洛阳邙山的《魏故使持节抚军将军瀛州刺史王简公(温)墓志铭》:

   公讳温,字平仁,燕国乐浪乐都人。……汉司徒霸,晋司空沉之后也。祖平,魏征虏将军、平州刺史。……父苌,龙骧将军、乐浪太守。……昔    逢永嘉之末,晋太中大夫。从祖司空幽州牧浚遇石世之祸。建兴元年,自蓟避难乐浪。因而居焉。至魏兴安二年,祖平携家归国,冠冕皇朝,随居    都邑。[33]

另据《全唐文》卷五四五王颜《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王)卓字世盛,历魏晋为河东太守,迁司空,封猗氏侯,夫人河东裴氏,父仲贤,任雍州牧。卓翁年七十九,薨于河东,时属刘聪、石勒乱太原,晋阳不遂归葬,葬河东猗氏县焉。……至今子孙族焉。[34]

对于各家的世系真伪,本文不拟一一考辨,由此却可以大略反映出北朝隋唐攀附名族的普遍性。

   太原王氏在北朝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由王慧龙至王琼(明元至孝文帝),际遇坎坷,官宦不达,但随着门风的转变及其与北方高门间的婚姻缔结,整个家族逐渐摆脱了“羁旅南人”的困境,逐渐融入北方士族社会。(2)从王琼至王遵业兄弟(孝文帝至北魏末),以孝文帝定“四姓”为契机,太原王氏骤显于朝,一跃成为与崔、卢、李、郑齐名的北朝一流高门大姓。(3)从北齐至唐初,太原王氏基本上维持了作为山东士族主要成员的社会地位,但与其他高门相较,政治影响和社会声望已开始下降,并始终未能确立起强大的宗族势力和土著根基。
  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沉浮,为我们探讨中古时期南北士族社会的演进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证。北魏一朝,由南入北的士人不在少数,血统纯正、世资高贵者有琅邪王肃、彭城刘昶之属,宗族强盛、实力雄厚者有渤海刁雍、河内司马之流,为什么只有太原王氏最终上升为北方一流门第,而其他诸族却历数世而湮没无闻?在北朝门阀体系的确立过程中,官爵、婚姻、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各起了些什么作用?有无决定性的因素?
  如果没有中山王氏的崛起,太原王氏是否能够凭借政治权势重新确立自身的土著根基?中古士族演进的一个长远趋势,是其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日渐消失,而士族本身最终成为“中央化”的官僚士大夫。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否意味着太原王氏由于根基不固这一先天不足,在客观上比北方其他高门大族“先行一步”,在北朝现实政治中“家族化”的色彩较弱一些,而“官僚化”的色彩更浓一些?
  中山王氏的出现,反映出北朝“冒称士流”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愈到后世,这种情况愈为普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有唐一代,太原王氏拜相者七人,而其中六人竟出自“中山王氏”、“河东王氏”、“乌丸王氏”等郡望可疑或先世无考的支系,而《世系表》所言唐末唯一的一个出自太原王氏嫡宗的宰相王溥,在其本传中却“失其何所人”[35]。如果这种情况还普遍存在于其他高门大姓之中,我们对士族在唐代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当如何评价?
  凡此种种,远不是一篇个案研究所能够彻底解决的问题,谨识于此,以待后考。

[1]详见田余庆先生《东晋门阀政治》中“门阀政治的终场与太原王氏”一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