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先秦秦汉以太原为中心的
秦汉魏晋时期的太原经济
最新热门    
 
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深浮

时间:2009-7-24 13:55:26  来源:不详
见前揭书中“齄王世家”一节。案《北史》述此事,谓“慧龙鼻渐大”,一字之差,语义有别。
[3]《魏书·郭祚传》。
[4]《北齐书·王松年传》。
[5]《宋书·王懿传》。
[6]《通鉴》卷一一三晋安帝元兴三年。
[7]《魏书·司马楚之传》。
[8]详见唐长孺先生《<魏书·杨播传>“自云弘农华阴人”辨》一文,载武汉大学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5期。
[9]《通鉴》系此事,其中有王慧龙之名,显据《魏书·王慧龙传》补入。
[10]《魏书·叔孙建传》载太道武帝谓叔孙建语,对“司马休之、鲁宗之父子、司马国璠兄弟、诸桓宗属”的动向了如指掌,不及王慧龙。
[11]王慧龙“谋袭江陵”一事,并无实际意义:王慧龙年仅14岁,在事变中作用无足轻重,此其一;密谋流产,无“功”可言,此其二;整个事件悉属王慧龙“自言”,不足凭信,此其三。
[12]《晋书·王濬传》。
[13]不欲北葬似乎是这一时期入魏南人的普遍心理。《魏书·韩延之传》:“泰常二年,与司马文思来入国,以延之为虎牢镇将,爵鲁阳侯。初,延之曾往柏谷坞,省鲁宗之墓,因谓子孙云:‘河洛三代所都,必有治于此者,我死,不劳向代北葬也,即可就此葬之’及卒,子孙从其言,遂葬于宗之墓次。”
[14]《魏书·郭祚传》。
[15]东晋末年,上层社会重兴儒学的呼声甚高,太原王氏六世祖王坦之曾著《废庄论》,唱和其间;但这种理论旨趣的异同并未贯彻到现实行动中。在东晋玄坛,王坦之仍旧是“独步江东王文度”(《世说新语·赏誉》),“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三国志·王昶传》)始终是王氏的门风所在。
[16]渤海刁氏等南方士族入魏,即因“门风不甚修洁”而“为时所鄙”。事见《魏书·刁雍传》。
[17]王承曾为东海内史,详见《世说新语·政事》。
[18]《法苑珠林》卷四十。《隋书》本传称有《皇隋感应记》三十卷,不知是否为一书。今本《广弘明集》卷十六录有该书片断。
[19]《世说新语·轻诋》。
[20]《魏故假节龙骧将军豫州刺史李简子(蕤)墓志铭》,载《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21]王宝兴蒙崔浩之狱后,曾尽卖资产以赎卢遐之妻,王琼之女后嫁范阳卢道亮。至于王家后世与其他高门的婚姻关系,史传中未具明文。
[22]《魏书·郭祚传》:“琼真伪今尚未辨,然主上直信李冲吹嘘之说耳。”
[23]自王广业以下兄弟三人传,《魏书》并脱,当参看《北史》。
[24]详见祝总斌先生《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北朝侍中不是宰相”一节。
[25]《新唐书·柳冲传》。
[26]参见周一良先生《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北朝之中正》一节。
[27]北朝士族多为“城市乡村之双家形态”,因此这段史料并不能完全排除王氏在并州别有宅业的可能性。详见毛汉光先生《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412页。
[28]《世系表》之文显袭《魏书》,唯其中“凉州参军王轨”乃“张轨参军王横”之讹。
[29]据万斯同《魏异姓诸王世表》,北魏异姓诸王除帝室十姓、勋臣八姓和南朝宗室外,汉人封王者仅王睿、高肇等寥寥数家。
[30]《魏书》特重王睿一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魏收姑母乃王椿之妻,“抚兄子收情同己子”。这段记述见于今本《魏书》,恐原书本无,由《北史》窜入。较为明显的破绽是文中有“椿名位始终,魏(收)有力焉”之语。
[31]《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二一《王氏道俗等百人造像碑》。
[32]《旧唐书·王晙传》。参见《全唐文》卷二六四《长安尉赠陇州刺史王(行果)府君神道碑》。
[33]《洛阳出土历代墓志辑绳》图版54,参见张乃翥《北魏王温墓志纪史勾沉》,《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
[34]此碑是否为唐人所撰,史家有不同意见,详见《全唐文》所附辨语。
[35]《新唐书·王溥传》:“王溥字润得,失其何所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