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语丝》:现代散文文体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中国史学现代性演进的“
“本体论”源流考(近代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特征—
中国的现代化与洋务运动
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最新热门    
 
现代浙东学人张其昀的史地学成就

时间:2009-7-24 13:55:54  来源:不详
后,陈训慈也写浙东学派研究文章,且只写清代,可能和张氏有关。浙东学派的经世精神,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治学旨趣。他后来撰的《孙诒让之政治思想》称“浙东学术的主旨,在继承中原文献之传,融合经义与治道,以国事为己任,通今学古,以期施于世用”。可见,他对浙东学术精神的理解是很透彻的。   张氏也继承了浙东学术中的兼容博采精神,这在宗教观上最为明显。他说:“宗教是学术研究的最高境界和最后目的。……科学愈进步,宗教愈重要。敬天爱人,乃万事之表,万福之源”(《文集》第10册《七十自述》)。他主张五教并立,即世界上的释、道、回、天主、基督五大宗教可以互通声气,不必拘泥于一方。他创一全神教说。“全神教者,并非别创一宗教,乃以中国儒家学说为中心,对世界四大宗教融会贯通,一视同仁,达成真正信仰自由之宏旨”。“于各大宗教之精义,兼收并蓄,容纳众流,笃信实践,贵于力行”(《文集》第10册《三种愿望》)。   强调通才教育。1943年,张其昀对美国作了考察,特别赞赏美国的通才教育。他说:“教育必须兼顾通才与专才两方面,保持平衡,不使偏枯。专才教育之目的为分工,通才教育之目的为统一,统一与分工,为自由社会所不容偏废者。顾两者之关系非为并行之双轨,而为同根之树木。通才教育为其根干,专才教育乃其枝叶。其根干愈强固者,则其枝叶亦愈繁茂。学河之道亦然,通与专,就业与做人,两者必须兼备于一身。通才教育可分为三部分,即人文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皆人类之精神遗产。语其功用,一为了解自己,一为了解他人,一为了解宇宙。合知己知人与知天,而成为心之训练,其目的在于养成学生思考力表达力判断力及辨别各种价值之能力,有通才教育以训练人心,复有专才教育经训练耳目手足,如是方可期为健全之社会健全之公民。”(张其昀的《旅美见闻录》,商务印书馆,1946年10月初版,1947年3月再版,33页)这一思想,体现了现代教育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思想。即便在今天,仍值得肯定。   史地兼治。1949年以前,张氏兼治史、地,而尤以地理学为主。张氏受法国学者白吕纳影响很深,兼重史地。白氏曾说:“二十世纪学术上最大的贡献,是史学精神与地学精神的综合”。张氏说:“盖一为时间演变原则,一为空间的分布原则,两者相合,方足以明时空之真谛,识造化之本原”(《文集》第21册《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集序》)。浙江大学史地系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创办的。“综合是我们的目的,分工是我们的方法”。   提倡国学研究。1950年后,张氏以复兴中国文化为己任。张氏是一个学者,同时又是一个国民党高层官僚,长期负责宣传、教育工作。他在任期内,做了不少文化工作。需要提出的是,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围绕国民党反攻大陆的。共产党执政大陆后,推行简化汉字,后来还搞了文化大革命。他认为这么做是毁灭传统文化,所以,他要以复兴传统文化为己任。复兴文化也即搞文化战,“反共圣战为思想战,亦为文化战”。“余自民国四十三年任职于教育部,即有志于中国文艺复兴之大业。以为一国之国防,以民族精神为其首要,经济与军事,从而左右羽翼之。自国民学校以至大学研究院,国文、历史、地理三科,实为发扬民族精神最基本之工作。持此信念,而作远虑,有中文大辞典之创议,以为国文科之根本;历代正史之整理,以为历史科之泉源;与国家地图集之编纂,以为地理学科之基石。”(《文集》第21册《大学字典序》)在教育部长任内,他创办了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地学研究所,主要任务是从事文字、国史、地图之整理工作。他牵头新刊了《清史》、《明史》、《史》、《宋史》、《金史》、《辽史》。又编了《中文大辞典》40册。还编了《中华民国地图集》、《世界地图集》。“此三种重要工作,为针对共匪毁灭文字、伪乱国史、变乱版图之文化战与思想战。”(《文集》第20册《中文大辞典重版序》)此外,他晚年还撰了《东西文化》、《民族思想》、《中国文化新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