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语丝》:现代散文文体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中国史学现代性演进的“
“本体论”源流考(近代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特征—
中国的现代化与洋务运动
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最新热门    
 
现代浙东学人张其昀的史地学成就

时间:2009-7-24 13:55:54  来源:不详
孔子学说与现代文化》、《孔子新传》、《民主宪政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与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理论》、《中华五千年史》等。创办中国文化大学,也是他复兴中国文化工作的一部分,“华岗兴学,以中国之文艺复兴为理想。文艺复兴,以中国文字之整理为首要之图”(《文集》第21册《国民字典序》)。   张其昀是被认为20世纪中国的学衡派或南方学派主角之一。自五四以来,陈独秀、胡适诸人以北京大学为中心,以《新青年》为阵地,提倡新文化运动;而柳诒徵、张其昀诸人,则以南高师为中心,以《学衡》为阵地,提供国学研究,从而形成南北两派。到台湾以后,张其昀借其得老蒋势之机,极力推崇南高师创办的《学衡》杂志,屡屡提到南高师是“中国儒学复兴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以后,有中流砥柱之气概”。这自有贬低北京大学《新青年》之嫌,为此引起台湾“北大派”的不满,他们特地将胡适从美国请回来。胡适回台湾做中央研究院院长,就是怕这个位置落在张其昀手里。

 三、国史编纂成就     张氏史学以修中国通史为己任。自言“余一生精力,集中于中国通史之研究,盖欲‘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遗书》)他称:“《中华五千年史》之撰述,其宗旨为欲阐述孔子学说、中国文化与三民主义之渊源、脉络。所谓‘究末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里面有哲学、有史学,也有文学,纳思想、事实、文采于一编,期能成为中国文化一最大之宝藏,俾供今后国人之精神食粮”(《文集》第10册《三种愿望》)。“民国成立以来,以新史学眼光来编撰的通史很多,而拙著《中华五千年史》,则是一部富于时代精神的通史。二十世纪是三民主义世纪,著者以民生史观为重心,来弘扬中国五千年的史迹,阐释儒学,融贯古今,启导新意,伸民族之大义,发潜德之幽光,抱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壮志,为唤醒民族灵魂,振奋民族精神之通史作者”(《文集》第21册《中国之文化复兴序》)。   1960年开始,他仿效孔子修《春秋》为中华民族建立大是大非准则精神,动手写作《中华五千年史》。原计划写32册,十年成稿。张氏观点,“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可分五大段落。先以前为上古史,秦汉、魏晋、南北朝、隋为中古战争,宋辽金元明清为近古史,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为近代史,民国为现代史”(《文集》第21册《中国之文化复兴序》)。惜因政务与校务,断断续续,至1982年,只出了9册。从远古写到了西汉。东汉只成了一半,遗令学生宋晞撰著(也许是考虑过重,宋晞并没有实现张氏之愿。笔者在台期间,无暇问及此中原因)。   张氏写史,重视以“思想”驾驭史料。称:“思想创造了历史,所以思想史是一部历史的核心。”又说:“本人著作《中华五千年史》,以文化史为中心,文化史又以思想为核心。”他是思想史派,修史的指导思想是文化系谱。“人类全部的历史,都是心力之所创造。有思想才会有行动,有理想才会有实事,有耕耘才会有收获。所以穷本探源地讲,那些创造历史、旋转乾坤的大人物,乃是古来第一流的思想家、理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万世师表,也是全人类所公认的一位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理想家和教育家。”所以,写孔子事迹思想的《中华五千年史》第四册《春秋史后编》“是全部中华五千年史的核心,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中华五千年史》第四册春秋后编卷头语)。“人类的特性,在于有思想。有思想才有行动、有作为、有事业。思想创造了历史,所以思想史是一部历史的核心。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孔子学说是承前启后的枢纽。不明孔子学说,则不能充分了解中国文化的由来、发展与其前途。春秋时代是孔子世纪,故作者撰述《中华五千年史》,特将春秋史分为三册,中册是孔子新传,本册是孔学今义,便是要解释孔子学说的时代意义,俾对中国新文化的远景,作一展望,以期迈往前进。”(《中华五千年史第五册孔学今义自序》) 讲到战国时期,称“战国时代历时两世纪有半,为中华民族建国史上空前之创造时代,奠定了中国现代化之规模……孟子学说代表著时代的精神,民族的心声。……战国时代在精神上可称之为‘孟荀世纪’。”(《中华五千年史第六册战国史·序言》)又说“战国时代为中国思想上的黄金时代,诸子百家的学说,争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