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希腊精神真的是西方文明
落下闳和天学求真的江晓
我的汉简研究四十年
明代汉族与女真族的马市
关于契丹、党项与女真遗
女真语言文字资料总目提
炎帝是沿江河拓展农耕的
论明代女真与中央王朝的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以 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
最新热门    
 
女真的汉化道路与大金帝国的覆亡

时间:2009-7-24 13:56:52  来源:不详
制的态度,因此当时的汉族士人总是积极鼓动蒙古统治者推行汉法。在这种特定的政治氛围中,他们当然不肯接受“金以儒亡”的说法,而是把金朝当作汉化成功的典范来看待,甚至要说金朝的亡国是因为汉化程度还不够!这种苦衷我们是不难理解的。 
  时过境迁之后,十七世纪的满洲人就完全是另外一种说法了。清太宗皇太极曾向宗室诸王和满汉大臣阐述他对金朝亡国的看法:“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详明,可垂久远。至熙宗合喇及完颜亮之世尽废之,耽于酒色,盘乐无度,效汉人之陋习。世宗即位,奋图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孙仍效汉俗,预为禁约,屡以无忘祖宗为训,衣服语言,悉遵旧制,时时练习骑射,以备武功。虽垂训如此,后世之君,渐至懈废,忘其骑射。至于哀宗,社稷倾危,国遂灭亡。”[164]皇太极的这种解释,与“金以儒亡”的说法基本上是吻合的,后来的清朝诸帝也都持有类似的观点。由于满洲统治者所处的地位与当初的女真人极为相似,所以他们对于金朝败亡的教训有比常人更为深切的理解。
五、尾论
  女真人的汉化是金朝历史长河中的主流之一,从这个角度着眼,我们可以将金源一代的历史变迁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从金朝初年至世宗大定初年
  这是女真汉化道路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熙宗和海陵两朝对汉文化无保留的接受,决定了金朝的汉化方向。至世宗大定初,无论是从政治体制的层面来看,还是从文化观念的层面来看,金国与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已经没有什么根本的差异。姑且以大定三年(1163年)十二月丁丑行腊祭一事作为这个阶段下限的标志,这意味着金朝已接受中原王朝的正统观念,基本完成了从北族王朝到汉化王朝的转变。
  (二)从世宗大定初年至章宗泰和末年
  这是女真文化与汉文化的抗争阶段。为了遏止女真人迅速汉化的趋势,金朝统治者发起一场女真文化复兴运动,以挽救女真人的民族传统。但这一人为的努力根本无法扭转女真人的汉化方向,完全没有达到世宗和章宗所预期的目的。泰和六年(1206年)宣布允许猛安谋克户与州县民户自由通婚,以及泰和七年宣布女真进士免试骑射,标志着金朝统治者最终放弃了对汉文化的抵抗。
  (三)从章宗泰和末年至金末
  这是女真族走向全盘汉化的阶段。金朝后期猛安谋克制度的崩溃,打破了女真人与州县汉人之间的藩篱,给女真人的汉化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在金朝统治者保存民族文化的努力失败之后,女真族的彻底汉化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

注 释:
[1]此书英文版于1976年由华盛顿大学出版,中文译本更名为《女真史论》,台北食货出版社,1981年版。
[2]陶晋生先生已经注意到女真汉化与其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见前揭《女真史论》第12~14页。
[3]《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第三十九程,《靖康稗史》本。
[4]《金史》卷一《世纪》。
[5]《高丽史》称高丽东北方的女真人为“东女真”,称高丽西北方的女真人为“西女真”,东、西女真的北界原只限于今图们江和鸭绿江一带,但随着高丽势力的向北拓展,东、西女真的范围越来越大,至辽朝中后期,生女真也被视为东女真的一部分。参见蒋秀松《“东女真”与“西女真”》,《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
[6]《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二宣和四年十二月六日,引马扩《茆斋自叙》。
[7]《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四,引张棣《金虏图经·京邑》。
[8]《三朝北盟会编》卷三。
[9]《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第二十九程。
[10]肇东县博物馆:《黑龙江肇东县八里城清理简报》,《考古》1960年第2期。
[11]王禹浪:《金代黑龙江述略》,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版,第83页。
[12]《金史》卷三六《礼志》(九)“国初即位仪”。
[13]《金史》卷七三《阿离合懑传》。
[14]见《大金集礼》卷一《帝号》(上)“太祖皇帝即位仪”。
[15]参见拙文《关于金朝开国史的真实性质疑》,《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
[16]姚从吾:《女真汉化的分析──联合国中国同志会第63次座谈会纪要》,《大陆杂志》第6卷第3期,1953年;又见《姚从吾先生全集》第5册,第175页,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
[17]《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六八,绍兴三年九月。
[18]《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八,绍兴十年十二月。参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四引张棣《金虏图经》。
[19]《金史》卷八《世宗纪》(下)。
[20]《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
[21]《金史》卷二《太祖纪》。
[22]《金史》卷四四《兵志》。
[23]《金史》卷七八“传赞”。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