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易经》之“易”看“
最新热门    
 
白居易“毡帐诗”与唐朝社会的胡风

时间:2009-7-24 13:56:54  来源:不详
代是“胡风”盛行的时代。所谓“胡风”,特指流行于唐朝社会各阶层的种种并非汉民族原有的社会风习而言,其中主要有当时从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等地传来的风俗,也有由魏晋南北朝南下的游牧民族遗留的社会风俗,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唐朝胡风盛行的局面。当代学者对唐代胡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胡乐”、“胡服”、“胡食”等几个主要的方面。[1]其实,唐代的胡风在居室文化领域也有突出的表现,本文试从白居易(772-846年)的“毡帐诗”入手,对这一学术界注意较少的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讨论,[2]以加深对唐朝文化来源多样性的认识。 
一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著名诗人白居易称病辞去刑部侍郎职,由长安东归,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时年58岁。回到洛阳之后,诗人一直住在早年购置的洛阳履道坊宅,直到75岁(武宗会昌五年,846)去世。在此期间,这位远离宫廷纷争的老人在履道坊宅内张设了一顶青毡帐,伴着青毡、红炉度过了人生旅途中最后18个漫漫的寒冬。在白居易的诗、文中,多次深情地提到或专门描述了“青毡帐”(或“碧毡帐”、“毡帐”),此据写作年代先后,分别具引如下:[3]
  1(太和五年(831)作《别毡帐火炉》:“忆昨腊月天,北风三尺雪。年老不禁寒,夜长安可彻?赖有青毡帐,风前自张设。复此红火炉,雪中相暖热。如鱼入渊水,似兔藏深穴。婉软蛰鳞苏,温炖冻肌活。方安阴惨夕,遽变阳和节。无奈时候迁,岂是恩情绝?毳帘逐日卷,香燎随火灭。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但令此身健,不作多时别。”[4]
  2(太和六年(832)作《夜招晦叔》:“庭草留霜池结冰,黄昏钟绝冻云凝。碧毡帐上正飘雪,红火炉前初炷灯。高调筝一两弄,小花蛮二三升。为君更奏湘神曲,夜变侬来能不能?”[5]
  3(同年作《池边即事》:“毡帐胡琴出塞曲,兰塘越棹弄潮声。何言此处同风月,蓟北江南万里情。”[6]
  4(同年作《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红蜡烛前似昼,青毡帐里暖如春。十分满盏黄金液,一尺中庭白玉尘。对此欲留君便宿,诗情酒分合相亲。”[7]
  5(同年作《府酒五绝》之二招客:“日午微风且暮寒,春风冷峭雪干残。碧毡帐下红炉畔,试为来尝一盏看。”[8]
  6(同年作《雪夜对酒招客》:“帐小青毡暖,杯香缘蚁新。醉怜今夜月,欢忆去年人。暗落灯花烬,闲生草座尘。殷勤报弦管,明日有嘉宾。”[9]
  7(太和七年(833)作《青毡帐二十韵》:“合聚千羊毳,施张百子弮。骨盘边柳健,色染塞蓝鲜。北制因戎创,南移逐虏迁。汰风吹不动,御雨湿弥坚。有顶中央耸,无隅四向圆。旁通门豁尔,内密气温然。远别关山外,初安庭户前。影孤明月夜,价重苦寒年。软暖围毡毯, 鎗束管弦。最宜霜后地,偏称雪中天。侧置低歌座,平铺小舞筵。闲多揭帘入,醉便拥袍眠。铁檠移灯背,银囊带火悬。深藏晓兰焰,暗贮宿香烟。兽炭休亲近,狐裘可弃捐。砚温融冻墨,瓶暖变春泉。蕙帐徒招隐,茅庵浪坐禅。贫僧应叹羡,寒士定留连。宾客于中接,儿孙向后传。王家夸旧物,未及此青毡。”[10]
  8(太和八年(834)作《除夜言怀兼赠张常侍》:“三百六旬今夜尽,六十四年明日催。不用叹身随日老,亦须知寿逐年来。加添雪兴凭毡帐,消杀春愁付酒杯。唯恨诗成君去后,红笺纸卷为谁开?[11]
  9(同年作《风雪中作》:“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12]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