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卢梭思想与孙中山领导的
红罗山与元明战争
孙中山陈友仁关系初探
孙中山与西藏
从个人到社群:中国近代
武夷山与朱子游道
孙中山宪法思想核心的再
与中山舰在一起的日子—
彩色插图说明──图17 
活动课二  历史小辨论─
最新热门    
 
孙中山与三大政策的制定

时间:2009-7-24 13:57:36  来源:不详
  就在这时,在列宁的亲自关注下,在共产国际的积极促进下,中国共产党向孙中山提出了国共两党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建议。中国共产党深知,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固统治,不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不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不行;而中国革命的民主主义性质,以及国民党自身的革命历史与现状,则为国共两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推动孙中山前进,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还发表了许多文章,帮助孙中山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认清国民党的现状以及继续前进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人诚恳的批评和切实的建议,深深地打动了孙中山。这时,国内几乎所有的政治势力都同他站在对立的地位,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公开宣言同他合作,并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孙中山终于决心联共,并采取党内合作这样一种特殊形式,接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以便借助这样一支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从内部来对国民党全体进行改造。
  一九二二年八月,孙中山在上海亲自主盟吸收著名共产党人李大钊加入国民党,并对他说:“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①[汪精卫:《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政治周报》第6期。]九月四日,孙中山在沪召开国民党改进党务会议,六月,即指定包括中国共产党陈独秀在内的九人为中国国民党章程起草委员。一九二三年一月一日,国民党发表改进宣言,二日,发布中国国民党章程草案。接着,孙中山又指定了一批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干部担任国民党本部及某些地方支部的负责人。十月十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恳亲大会,决定改组国民党并设立党务讨论会。十九日,孙中山正式委派廖仲恺、李大钊等五人为国民党改组委员,负责国民党本部改组事宜。接着,孙中山又主持成立了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专门负责国民党改组事宜。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参加和积极帮助下,标志着中国国民党获得新生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终于在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日于广州开幕。
  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没有辜负孙中山及其忠实追随者的期望。《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是国民党改组最为重要的文献,它明确规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使反映旧民主主义革命要求的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求的新三民主义,它不仅是国民党改组的基本指针,在国民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而且是三民主义同共产主义建立统一战线、国共两党进行合作的共同纲领,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具有开拓性和指导性意义。而这一宣言,则正是孙中山委托共产国际代表同中国共产党人起草的。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努力把新三民主义传播到全中国,特别是传播到教育界、学术界和工农群众中去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迅速建立起国民党各级地方组织,迅速建立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使国民党从一个包含着许多陈腐因素的资产阶级政党变为一个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革命统一战线组织的,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大力开展工农群众运动,坚决发动革命的军事斗争,使大革命蓬蓬勃勃发展起来的,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国民党内的右派势力曾多次对孙中山进行挑唆,对共产党人进行构陷,孙中山旗帜鲜明地断然表示:“目前革命工作情绪低沉,需要新血刺激,所以这次党中吸收了更多的知识青年共同从事革命工作。”①[黄季陆:《谈当年容共第一幕》,1957年6月29日台北《联合报》。]“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①[庆龄:《儒教与现代中国》,《宋庆龄选集》第109页。]国民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获得新生的事实,大革命突飞猛进向前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了孙中山决定实行联共政策,是何等英明与正确。


  与联俄、联共相辅相成的扶助农工政策,也同样是孙中山革命思想、革命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孙中山来自民间,来自基层,对于广大民众的疾苦,他有着深切的了解。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基本出发点就是改善广大民众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然而,在相当一段时间中,他对于广大工农民众之中究竟蕴藏着多么巨大的革命潜力与历史首创精神并不了解。他把广大民众划归“不知不觉者”,把他们看作完全听命于“先知先觉者”和“后知后觉者”的“实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