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
基本体系的构建与具体内
“本体论”源流考(古代
构建博物馆本体意识
最新热门    
 
“本体论”源流考(近代、现代部分)

时间:2009-7-24 13:57:40  来源:不详
,不是指知识或公理的原则)为例,当然不同的形而上学家对本原有不同的回答,如水、气、火、理念等等。为了揭示“本原”一词的意义,我们必须问形而上学家,“X是Y的本原”的陈述,在什么条件下是真的,在什么条件下是假的。换句话说,“本原”这个词的应用标准是什么。形而上学家可能会如此回答:“X是Y的本原”的意思是指“Y起于X”、“Y的存在依赖于X的存在”,等等。然而这种答复是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如果我们观察到X类的事物或过程往往有Y类的事物或过程随之而来,我们就认为事物与过程Y“起于”X。然而这样一来,它就属于物理学的经验命题了,不再属于形而上学的命题。形而上学所说的“本原”并不意味着时间上和因果上的连续,但形而上学家又没有规定出其他的意义标准,因此这个词的“形而上学”意义是不存在的。又如“开端”(principium)一词,形而上学使用这个词显然不是指原始意义上的“开端”,即不意味着“时间在先”,而是意味着“形而上学在先”,但它并没有提出形而上学的标准,其结果,“开端”这个词既剥夺了它的原始意义,又未获得新的意义,剩下的只是一个空壳。再如“神”(god)这个词,在形而上学那里是指超验的东西,这样,“神”这个词被剥夺了它与物质性的东西的联系,同时又未赋予新的意义,也就成为无意义的了。这个词满足不了逻辑的第一个要求,即规定它在基本句子里出现的形式:“X是神”;即使接受这种形式,也不能指出变项“X”的真值条件。同这些词一样,形而上学的其他词,如“理念”、“绝对”、“无限”、“物自体”、“绝对精神”、“本质”、“自我”、“非我”等等,也都是无意义的,是虚构或杜撰的。其次,形而上学的陈述是假陈述。它是无意义的词组合成的句子,貌似陈述,实则不是陈述;因为它不断言任何东西,既不表示真命题,又不表示假命题,所以是假陈述。
  卡尔纳普还对形而上学的假陈述作了语言逻辑的分析。他认为,形而上学的假陈述,大都是基于英语“to be”一词的用法而引起的。由于“to be”一词的意义含糊两可,我们有时把它当作联系词放在谓词的前面,如“I am hungry ”(我饥饿);有时又把它当作动词用,如“I am”(我存在[是]),这个动词形式在没有谓词的地方充当谓词。自古以来,许多形而上学家把“to be”当作谓词来用, 结果就造成了形而上学的假命题,如“我存在”(I am),“上帝存在”(God is)等等。笛卡尔提出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 sum )就是这种错误的典型。其错误首先表现在“我在”(I am)这个结论上。动词“to be ”在这里只能是“存在”的意思,而“存在”只能当作谓词用,不能与名称(主词、专有名词)联用。一个表示存在的陈述,不能用“a存在”这个形式(如“我存在”), 而只能表述为:“存在着如此这般的东西”。因为表示存在的陈述,只能与前提中谓词有关,而不能与前提中主词相联。例如,从“我是一个欧洲人”得到的结论不是“我存在”,而是“一个欧洲人存在”。从“我思”得出的结论也不是“我存在”,而是“思维着的东西存在”。卡尔纳普认为,在形而上学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其他词,如“存在”(Being)、“非存在”(Not-Being)也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
  维也纳学派之所以要把形而上学当作无意义的假问题从哲学中排除出去,目的是为了确立他们的“科学世界观”。在他们看来,知识只能来自经验,科学世界观就是建立在人类经验基础上的。“作为并列于或超越于各门经验科学的一种基础科学或普通科学的哲学是没有的;除了经验方法以外,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达到真正的知识;经验之外或经验之上的思维领域是不存在的。”[33]形而上学的一个根本错误,就是认为思维可以不通过任何经验材料而单从自身的推论中就能获得知识。总之,“科学世界观”排斥形而上学,“清除形而上学和神学的千年垃圾”。
  由于形而上学与“科学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它只能在清除之列。但自古以来有那么多人,包括卓越有识之士都去研究形而上学,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卡尔纳普认为,形而上学确有内容,但它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个态度,它不是描述存在与不存在的“事态”,而是“用来表达一个人对人生的总态度(Lebenseistellung)的”。但他又认为,艺术才是人生态度最恰当的表达手段,形而上学则是一种不适宜的形式。因为形而上学把一套陈述当作前提和结论联系起来,不可避免地产生理论内容的虚构。
  赖欣巴哈(Hans Reichenbach,1891-1953)进一步从知识论的角度分析批判形而上学的误区及其产生的根源。在他看来,对普遍性的追求是思辨哲学的一个主要特征。“思辨哲学努力想获致一种关于普遍的、关于支配宇宙的最普遍原则的知识。”[34]这一特征正是传统思辨哲学的错误的根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