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东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论晚清的铁路建设与资金
铁路史事概述
近十年来我国近代铁路史
修建成渝铁路的两份历史
伊斯兰教与战后中东社会
再论1929年中东路事件的
再论1929年中东路事件的
试论早期铁路与美国企业
京张铁路文物遗迹的保护
最新热门    
 
中东铁路部分利权的收回

时间:2009-7-24 13:58:15  来源:不详
方审判厅、地方分厅。在中东铁路沿线设立6所地方分厅。在中东铁路附属地专门负责有关俄人的诉讼案。终审机关按着中国法律办理。这样我们又收回了中东铁路的司法权。1920年10月中国政府宣布改中东铁路附属地为东省特别区,后又设立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废除了中东铁路管理局民政处,中东铁路沿线的市政由市政管理局管理,收回了中东铁路沿线的行政权。

日本对中东铁路也垂涎已久,妄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英国、法国等纠缠在欧洲战场的大好时机,企图出兵远东地区,攫取包括中国满蒙在内的特权,不顾美国反对,1918年4月登陆海参崴,还私自和前俄国驻日本大使签定有关中东铁路南段,长春至第二松花江转让换文。企图攫取更大的侵略权益,遭到了中国政府的严正拒绝。此后,日本又借口履行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义务,于1918年5月和北洋政府签定〈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协定〉。根据协定,日军可以合法开进我国东北,中国还要供给日军地图、情报、原料等,日本以供应军火和军事技术人员,加强对中国军队的控制。美国其实也对中东铁路垂涎多时,面对这种情况,美国要一方面干涉苏俄革命,一方面还要干涉日本独占中国东北,于1918年8月美国军队登陆海参崴,也想控制远东地区。后来日本军队不顾中国人民的反对,进入哈尔滨,又擅自派兵到中东铁路附属地。要求中东铁路沿线的中国军队指挥权让与日本。企图以共同防御为名乘机侵占中国东北,取代俄国在中国的侵略地位,但遭到中国政府驳斥。

美国为了控制中国铁路和牵制日本,一方面谴责日本的独霸行径,一方面派兵进驻哈尔滨,美国和英国、法国于1919年3月召开海参崴会议,组成了英、法、美、意、日、中等国的国际监管中东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委员会,这样就减少了日本独占中东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的可能性。中东铁路由各协约国军队分段“保卫”,控制了日本独占的企图。1920年6月,北京政府派中央调查员和美、英、法国顾问到哈尔滨调查,制定收回中东铁路的方案,其中有废除日中军事协定的条文。后来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提出所谓的中东铁路共同管理案,日本以中东铁路至少不能让俄中以外国家控制的既定方针,反对美国的提案,中国政府也在中国人民的压力下拒绝了美国的提案,促使美国的侵略企图也破产了。在这一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十分高涨,如1919年朝鲜的“三.一”运动,中国的“五.四”运动等,也打击了日本等帝国主义,同时,1920年日本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内阁成员反对派兵,经济上又承受不起大规模的战争。这样由于美国和日本对远东地区和中东铁路的争夺,互相排斥打击,加上中国人民的不断斗争,以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以及日本国内发生经济危机等因素,削弱了日本、美国对中东铁路的控制,我们可以看出十月革命和苏俄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国内战争的迅速胜利是中国政府得以收回中东铁路部分权利的基本条件,日本、美国帝国主义之间的角逐是促成收回中东铁路部分利权的重要原因。中东铁路部分利权的收回是在多种条件的影响下,给当时是中国政府创造了一个好的机会,其实当时仅仅依靠软弱的北洋军阀政府是没有能力收回的,这种多方汇集的好时机,对北洋政府来说是一次非常偶然的,并不是在国家强大的情形下理直气壮地收回的。我们在讨论中东铁路部分利权收回这个历史事件时,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弱国无外交,如果当时的中国政府是强大的,我想中东铁路利权的回收会更为早些,更为理直气壮的,利权的回收也会更为顺利。

中国政府收回中东铁路部分利权是在全世界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成功的影响下取得的胜利,反映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作用。但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政府在收回中东铁路部分利权的同时,也大量地出卖了中国的主权。今天我们回顾这段曲折的历史事件,我们在当今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期,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民族自尊心,在外交方面要维护好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强盛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巧萍:《从中东铁路问题看早期苏俄对华政策》,《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2、王凤贤:《抗战胜利前夕中苏关于中东铁路问题的交涉》,《黑龙江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3、孙才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