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李铜玉等:名画的德育功
李铜玉:文科历史必修题
李铜玉:必修三选择题3
李铜玉:必修三选择题4
李铜玉:文科基础—历史
李铜玉:非选择题训练一
李铜玉:非选择题训练四
李铜玉:高三历史联考试
李铜玉:历史非选择题六
最新热门    
 
李铜玉:非选择题训练二

时间:2009-10-18 17:31:31  来源:李铜玉
 


非选择题训练二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2992/archives/2007/704986.shtml

 

1.政治民主化是我国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20世纪以来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指出20世纪初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事件。

 

(2)概括指出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主政治所做出的努力。

 

(3)文革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如何从思想观念和方针政策上扫除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障碍?


(4)当前我国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1.(1)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新文化运动等。

(2)支持“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抗战胜利后,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通过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和北平谈判,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在政治上孤立了反动派,军事上推翻了蒋介石独裁政权;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文革结束后,党领导在思想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4)意义: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宪政制度的建设则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

材料-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认为:“兴民权、开议院”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是“治国之大经,为政之公理”,实行了君主立宪,“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摘自《中国近代史》陈旭麓主编

材料二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其中维护君上大权的就有14条,其余9条规定广大人民有当兵、纳税、服从清政府统治等义务,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权利。……1911年,清政府在立宪派一再要求下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                                        ——摘自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属于法院,国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信仰……等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受到临时政府保护。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摘自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据所学知识说明其实践的结局并分析造成此结局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清王朝实行宪政的本质?如何看待清末宪政?

 

(3)据材料二、三概括20世纪初中国宪政发展的特点?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推进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5)从中国近现代宪政的结局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1)实行君主立宪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未能在戊戌变法的措施得到体现。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和妥协,不敢真正实践;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阻挠。

(2)本质上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看待:借立宪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维护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客观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3)特点:由君主立宪到共和宪政。作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特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的是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5)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宪政;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是民主宪政的基础;只有在新中国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城邦政府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

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岳麓版必修1)

    材料二  (雅典政府)还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鼓励公民观赏戏剧,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人教版必修1)

材料三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就法律而言,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尽可展示其才华,担任一些公职。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显示,古希腊城邦政府倡导什么样的道德和修养?并为此采取什么措施?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

 

3.(1)道德和修养:孝顺父母、自食其力、善于学习、提高素质。措施:对有殴打父母、不赡养父母、随意挥霍财产的公民,给予取消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资格;采取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等办法提高公民的素质。

(2)主要特征:除十将军外,执政官和几乎所有其他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体现了人民主权的特点。五百人会议等由抽签产生,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点。公民大会的立法工作、陶片放逐法等,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特点。

 

4.(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欧关系的主要特点,并简述中欧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欧洲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

 

(2)近代中欧关系主要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欧关系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简要分析其原因。

 

(4)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发展与改善,体现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政策怎样的发展与变化?

 

4.(1)特点:时间早;以间接交往为主;以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主;主要是中国的文化影响了欧洲或中华文明占主导地位。 影响:中国丝绸等传入欧洲,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生活;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有利于摧毁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的兴起。

    (2)特征: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影响: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使中国一步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西方科技及政治思想传人中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特征:中国和西欧“冷战”对抗;和东欧加强团结与合作,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原因: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4)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奉行不结盟政策,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坚持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等等。

 

5.读下图(略):

图一 哥伦布船队的帆船       图二克伦威尔在战争中       图三瓦特       图四 林肯

 

回答:

(1)以上四幅图中分别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哪四次重大历史事件?

 

(2)分别说明四幅图所涉及的人物的主要历史作用。

 

5.(1)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内战。

  (2)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克伦威尔——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了查理一世,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林肯: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内战胜利,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口农产品和矿产品等初级产品,进口工业产品,进行不等价交换。1913—1930年间,进口价格之差扩大了55%。

材料二   中国农产品在各年全部出口货物中的比例示意图

48.3%
 
50

 

40

 

30

 

20

 

10

 

0
 
1893      1910      1930      1936     时间
 
15.6%
 
39.1%
 
45.1%
 
百分比
 

收购
 
材料三   1913年,英美烟草公司曾派人到湖北均州分发美国烟草种子给农民,种植及回收情况如下(一贯相当于3.5 公斤):

种植
 
年份
 

 农民种植烟草
 公司收购情况
 附   录
 
一等
 二等
 三等
 
1913
 45.000贯
 14两/百斤
 12两/百斤
 9两/百斤
 全部收购
 
1914
 120.000贯
 14两/百斤
 11两/百斤
 8两/百斤
 只收3万贯,其余拒收,农民被迫以3两/百斤贱售
 

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什么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一、三,指出上述现象中的不正常因素,并分析出这些不正常因素的原因。

 

(3)中国近代农业史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有什么启示?

 

6.(1)历史现象:中国近代农业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出口不断增加。

(2)不正常的因素: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其原料产地;贸易不平等,对列强的依赖性强。原因: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扩大侵华权益,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日益沦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农业初级产品出口增多,经济畸形发展。列强大肆资本输出,赚取高额利润,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加紧对农民的掠夺。

(3)启示:国家加强对农业的宏观指导;加大对农业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努力推动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国际贸易中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7.阅读下列材料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可以断言,下一世纪我们要为之努力的仍将是实现近代化的问题。

    “现代化”与“近代化”在西方语汇中本是同一个概念。……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向西方学习”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国人在认识上经历了巨大的转折。林则徐时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制夷”是目的,华夷是根本对立的。到张之洞时代的“中体西用”,中学与西学已可以平等相处。再到胡适的时代……国人已经全面拥抱西方。……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从1861年开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化”的含义。

 

(2)为什么说“中国走向近代化始于1861年”?

 

(3)1840年—1919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经历了三次飞跃,在材料中找出这三次飞跃并作简要介绍。

 

7.(1)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或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

(2)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洋务运动开始,从此中国开始出现近代工业。

(3)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经过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的三次飞跃。“器物层面”出现在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导致了以学习西方科技与物质文化为目标的“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制度层面”是指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中国人认识到,落后于西方的不仅仅是物质技术方面,更有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于是出现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建立君主主宪制和资产阶级共和国。“观念层面”是指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资产阶级共和国名存实亡,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鲁迅等人开始从观念层面对传统封建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发起新文化运动。

 

 

 

8.建国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怎样领导人民实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又形成了哪些正确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又进行了哪些探索?二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有哪些教训值得我们今天汲取?

  

8.过渡: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实施“一五”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召开一届人大,制订社会主义宪法。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正确思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提出的总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毛泽东《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思想;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等。

探索: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的基本路线;“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等。

关系:是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

教训: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注意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平衡;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防止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防止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的滋长。

 

9.阅读下列有关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资料

  材料一   1946年1月17日,美国国务院将财政部的急电转至马歇尔(美国驻华大使衔总统特使)将立即谈判商约作为美国给予中国货款的条件之一,同时还要考虑中国在下列问题上的态度:……3.为外国在华公司创造与在其他商业国家相似的条件;4.在最惠国待遇基础上使外国公司进入各种实业领域;……等等。

  材料二  (1946年11月4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缔约双方有互派正式外交代表至对方政府之权利,并享受国际法原则所给予之权利、优例及豁免。缔约此方之国民,应允许进入缔约彼方之领土。允其居住、旅行、经商,国民、法人、法人团体应允其从事官厅不禁止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允许为此租赁房屋或土地。所受优待,不得低于第三国的优待。……有取得、保有与处分地产及不动产之权利。动产之取得、保有、租赁、占有或处理,应享受不低于第三国国民、法人、团体之待遇。……缔约双方领土间应有通商航海之自由。         ——《中外旧约辞典》

  材料三   因中美经济状况不同,所谓互惠实际上仍易成为片面之惠,故对若干问题,中国不能不采取若干保留之态度。然为鼓励美国对华投资以助我工业发展起见,势不能不给予美国人民及公司以必要之保障。                    ——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世杰日记》1946年11月4日

  材料四  “我们觉得它几乎是一个新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当年的不平等条约中的最惠国条款,是片面的,现在则是双方的,自然是平等的了。但实事上中国的国力太差……中国这样的大开门,是完全符合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大公报》1946年11月6日

  材料五   战前,美国对华商品输出仅占输出总额的2.5%,战后扩大到20%,增加了8倍。……从抗战胜利到1948年,美国给国民政府的各项货款和物资“援助”共28笔,总额达45亿多美元,占国民政府财政支出总额的50%以上。                ——石源华著《中华民国国外交史》

  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美国、国民党政权、《大公报》所反映的中国知识界对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态度,并说明这三方为什么持如此态度。

 

9.①美国:达成令美国政府满意的商约,国民党政权才能得到美国的财政援助;通过“商约”取得在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等特权。凭借世界强国的优势,利用国民政府依赖美国政治支持和经济、军事援助的需要,力图独霸中国。

②国民党政权:意识到谈判是不平等的,条约只会有利于美国,但仍作出让步,签署了损害中国利益的条约。为建立独裁统治,发动内战,换取美国的支持。援助。

③《大公报》:强烈反对该商约,揭露其形式上平等而实质上的不平等,是只对美国有利的门户开放政策。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

 

10.简要说明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阶级关系及政党组织的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从革命任务、领导、主力、影响几个方面比较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

 

10.变化:甲午中日战争后(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并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孙中山于1905年组建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后发展为国民党。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并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中国国民党改组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

  不同:革命任务:前者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后者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领导力量: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后这是国共合作的革命政府。

革命主力:前者主要是会党和新军;后者主要是工人、农民。

影响:前者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后者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革命的洗礼,成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