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李铜玉等:名画的德育功
李铜玉:文科历史必修题
李铜玉:必修三选择题3
李铜玉:必修三选择题4
李铜玉:文科基础—历史
李铜玉:非选择题训练一
李铜玉:非选择题训练二
李铜玉:非选择题训练四
李铜玉:历史非选择题六
最新热门    
 
李铜玉:高三历史联考试题

时间:2009-10-18 17:31:31  来源:李铜玉
 


2008届高三历史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这里描述的作品是

A.《向日葵》     B.《樱桃和桃子》      C.《日出·印象》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3.“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量子论的提出    C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    D相对论的提出

4.到清朝末年为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A.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                       B.宗法制与中央集权制

C.地主政权与农民政权                       D.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

5.2006年4月,胡锦涛在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我国最早将“自由、平等、友爱为纲”作为公民道德标准的政权是:

A、太平天国    B、南京临时政府      C、广东革命政府       D中华人民共和国

6.某中学几位学生在暑假社会调查中,在江西与湖南交界的一个山村,发现一座十分破烂的无人居住的土墙房子,墙上有几个暗红大字,班驳模糊,第一、第二字笔画残缺,第六个字已辨认不清:“丁十豪,分田□”。正当大伙为这些文字的含义与书写年代而争论不休时,有一个同学又发现墙缝中夹着的一张发黄的照片(右图),由此他们得到一致的结论是:

A.太平军的战斗檄文      B.北伐军留下的标语              

C.红军斗争的见证        D.抗战留下的历史痕迹

7.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例如:向小康、王建国、李文革、周跃进等,如果这四人按年龄从

大到小排序,那么居第三位的最有可能是

A.王建国     B.向小康          C.李文革      D.周跃进

8.古代民谚有“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封建社会商业兴盛     

D. 封建社会重视商业和农业的发展,轻视手工业的发展

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10.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11.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是因为实行了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建国以来,我国建立的新型政治民主制度包括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④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1989年11月柏林墙开放不久,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小孩抱到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此景反映了

A.两级格局形成     B.两个德国出现          C.两德统一在望      D.美苏“冷战”出现

14.观察右面图片。图片反映出我国新时期外交的活动是

A.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中国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15.在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

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如某人的得票超过6000,他将

被判在国外流放10年,但家人不受牵连,本人在10年后也

恢复公民权。这种民主方式的依据是

A.十二铜表法        B.陶片放逐法          C.雅典公民法        D.公民大会法

16.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A.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欣赏                  B.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C.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源

17.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说,中国共产党在85年里干了“三件大事”。其中第三件大事是指

A、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8.2004年11月4日美国总统大选以布什获胜宣告结束。如图,你认为美国总统大选有关事宜用1787年宪法解读,正确的是      

 

①总统不向国会负责 ②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③俄亥俄州的20张选举人票是按其人口比例分配的    ④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制约与平衡     C.全体市民的素质高低     D.革命的彻底性

20.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古典主义文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五小题,每题12分。

21.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相约北京、相聚中国,“舞动的北京”盛情的邀请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加入奥林匹克这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盛典。

材料一  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舞动的北京”。

奥运会徽“舞动的北京”
 
 

 

材料二 “舞动的北京”是一次盛情的邀请。

会徽中张开的双臂,是中国在敞开胸怀,欢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加入奥林匹克这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盛典。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友善而又好客的中国人的心情写照,也是北京的真诚表达。

到北京来,读解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感受这个国家的现代气息。

到北京来,共享这座城市的每份欢乐,体会这个国家的蓬勃生机。

到北京来,让我们在2008年一起编织和平、美好的梦。

张开双臂的中国,敞开怀抱的北京,欢迎全世界的朋友。

 ——据北京奥组委官方网站

假设你的奥运会志愿者的申请获得通过,按下列提纲要求,你会怎样将北京介绍给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宾朋?

(1)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第一次成为全国通行的文字是在何时?其时该字的字体应该是什么?元朝时期管辖北京地区的行政机构是什么?(3分)

(2)“读解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之都,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请列举北京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至少两个,2分)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见证了历史风云。近代史的北京曾饱受列强欺凌,北京的军民为民族的独立进行了不屈的抗争。请各举两例说明。(4分)

(3)“体会这个国家的蓬勃生机”。在北京曾发生过三次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事件,引领着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请简要说明。(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品岸。”
                                                        ——摘自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的设立,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开设的上海电光公司创立,从此以后,‘申江今作不夜城,管弦达旦喧歌声;华堂琼筵照夜乐,不须烧烛红妆明。’……1908年吴淞与崇明两地使用无线电通报。”
                                                            ——摘自《上海档案》
   材料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阅报风气的形成。报纸比书籍在传播知识方面具有更大的时效性,长江各少阅报风气的形成,……”
                                                         ——摘自《近代文明演变轨迹》
   材料四“同一时期,上海居民生活日趋西化,住洋楼,着洋服,吃洋菜,乘洋轿,点洋灯,莫不以洋为尚,西洋话剧、电影、歌舞乃至赛马场、夜总会、舞厅等等进入城市日常生活。”
                                                       ——摘自《近代文明演变轨迹》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早期上海城市近代化历程原因和表现,并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以提纲说明即可,不得照抄材料原文,字数限200字以内。(12分)

  

23.“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回答:

1)  材料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

2)  联系所学,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有何影响?(3分)

3)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政府如何积极应对?(3分)

4)  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5)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三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3分)

 

24.随着《民族复兴》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民族复兴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10分)

请回答:

     
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B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D组:毛泽东和邓小平

(1)指出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2分)

(2)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3分)

(3)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2分)

(4)抗战胜利后,复兴民族的梦想是否迅速实现?并指出其历史原因(3分)

(5)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给后人哪些启迪?(2分)

 

25.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特征,除旧布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20世纪,面对社会的动荡或剧变,世界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改革。如20年代初的俄国、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罗斯福                    邓小平                     斯大林  

(1)上述几个时期在苏俄、美国、中国三个国家各自进行了什么改革?(3分)

(2)中国的改革与俄、美的改革有何共同点?(2分)

(3)简单扼要指出上列人物的主要经济措施。(3分)

(4)19世纪中期日本、俄国和19世纪末期的中国分别进行了哪些追赶现代化浪潮的改革,在《重大改革回眸》中,请任意写出一个维护奴隶主统治的改革。(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0分

1—10:C B D A B C C A A A    11—20:D A C D B B D A B B

 

二、非选择题  60分

21.1)秦朝,小篆,中书省。(3分)

(2)文化遗产: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圆明园等(任两点2分)

列强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攻陷北京;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威胁平津;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全面侵华等。(任两点2分)

军民抗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卢沟桥守军抗击日本成为抗日战争的开端等。(任两点2分)

(3)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分)

 

22.(一)上海城市近代化历程:(10分)①上海是外国资本主义最早侵略的地区之一。②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资企业相继在上海设立,技术先进,工业(经济)基础较好。③近代企业使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④报刊的发行和阅报风气形成,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开拓人们的视野。⑤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人思想观念大变化,社会生活方式(习俗)近代化(西化)。⑥上海成为一座具有鲜明西方色彩的近代化城市。(每点2分,答对5点即给满分。不必拘泥于答案,观点合理相应给分)
  (二)认识:(2分)①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具有双重性——破坏性和建设性。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③近代化是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主流,具有进步性。(每点1分,答对2点即可)

 

23.1)经济全球化(1分)

2)加强了各地的联系,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3分)

3)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3分)

4)生产力的提高,工业革命的开展,(2分)

5)欧洲联盟的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分)

 

24.(1)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资产阶级思想(或资产阶级政治学说)(2分)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陷入绝境,西方之路在中国行不通;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等(3分)(言之有理即可)

 

(3)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

(4)没有迅速实现,中国又陷入全面内战中。历史原因:国民党坚持独裁、发动内战、政治腐败。共产党坚持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5)以天下为己任;不屈不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2分)(言之有理即可)

 

25.(1)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分)

(2)共同点: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2分,若有其它合理的说法也应给分)

(3)罗斯福措施:加强国家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赈济、公共工程、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干预(1分)(写出国家干预即可)

斯大林措施:采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措施,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分)(两句话中任一点即可)

邓小平措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1分)(写出改革开放即可)(4)明治维新、1861年废除农奴制和戊戌变法;如梭伦改革。(4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