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李铜玉:文科历史必修题
李铜玉:必修三选择题3
李铜玉:必修三选择题4
李铜玉:文科基础—历史
李铜玉:非选择题训练一
李铜玉:非选择题训练二
李铜玉:非选择题训练四
李铜玉:高三历史联考试
李铜玉:历史非选择题六
最新热门    
 
李铜玉等:名画的德育功能

时间:2009-10-18 17:52:49  来源:李铜玉
 

名画的德育功能 

阮思华  李铜玉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中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人教版历史必修3图文并茂,选有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技巧精湛的名画,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可读性等特点,如阎立本的《步辇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大卫的《马拉之死》、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列宾的《伏尔加纤夫上的纤夫》、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名画。名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和特定的创作历史背景。因此,欣赏名画不仅在历史和艺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不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备知识修养,更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了广泛而厚实的基础。


一、在历史背景下欣赏名画


黑格尔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能共赏的。”历史定格了艺术。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有其产生的历史时代,都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将名画和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在历史背景下欣赏名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遭遇法西斯空军轰炸事件,镇上无数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进行构思。一星期之后,毕加索开始把过去对战争描述的片段组合起来,以此事件为题完成震撼画坛的名画《格尔尼卡》。毕加索采用分解立体构成法,仅用黑、白、灰三色使画面统一在沉重、恐怖,如同挽歌的调子中充满着悲剧气氛。画面的中心点有一些立体派切割的几何形,仿佛炸弹爆炸开来的中心,向四面弹射出碎片、嘶叫的马头、露着牙齿和尖尖的舌头,地上一双断掉的手臂还紧紧握着一柄折断的刀,一个仓皇的女人从右边奔逃而来,最右上方是两手向天仰头嚎叫的妇人,一扇小小的窗在密闭无望的室内仿佛唯一的出口,靠左侧上方有一眼睛已移位了的牛头,形象十分狰狞,下面是一个母亲抱着孩子的死尸哭叫苍天,一个男子的头和手臂被遗忘在左下方。毕加索没有直接控诉战争,而是采用了多种风格与手法,以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寓意的和象征的形象,把复杂的法西斯暴行的场面揭露出来,让人们对于战争带给人类的惨状感到震撼。这是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这幅画甚至比对野蛮行径的长时间文字报道更令人难忘,更触动心灵。这幅画让学生心灵震颤,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了法西斯残暴的本性。


二、在欣赏名画中感悟历史


艺术复活了历史。一个民族发展过程的重要阶段所出现的文化现象,往往会成为后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来源。战争,非战争,王朝更迭,种族优劣……都构成了艺术的情愫。这些艺术成果深刻地反映了时代背景,鲜明地突出了历史特点,也体现了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状况。历史的大千世界在艺术的窗口中鲜活起来,正如美国艺术教育家威廉•本尼特所说:“伟大的艺术作品构成了关于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进化的一个无与伦比的记录。”


历史是过去的,把名画引入历史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名画的过程中感悟历史,了解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历史事件的波澜壮阔、历史现象的真实面貌,把抽象的历史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以艺术视角投注历史,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审视历史的能力。英国美术史学家赫伯特•里德在他的《现代艺术简史》中曾经说过“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是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不同方法的历史”。整个历史又何尝不是这样!要说明北宋东京城镇经济的繁荣,任何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都不及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张力。《中国通史(彩图本)》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是:全卷所绘人物五百余位,牲畜五十多只,各种车船二十余辆艘,房屋众多,道具无数,场面巨大,段落分明,结构严密,有条不紊。技法娴熟,用笔细致,线条遒劲,凝重老练。反映了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和出色的艺术成就。同时,因为画中所绘为当时社会实录,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这是从艺术的角度展现出来的历史画面,有论者称之为“形象史料”。一幅画将北宋商业的繁华、城市的发展、民俗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在欣赏这幅名画时好像回到了北宋,来到了东京,就如画中人般亲身感受北宋城市的繁华和热闹,体会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幅画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学生感悟了历史,获得了真实的体验。


三、在欣赏名画中凸现人文性


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历史教学中欣赏名画关注的重点不在于专业性的线条、色彩、绘画技巧的运用,重点是艺术创作者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感。雕塑家罗丹说,艺术的要点“是爱,是希望,战栗,生活。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鲁迅也曾讲:“看一件艺术品,表面上看是一幅画,一座雕塑,实际是艺术家人格的表现。”屈原、司马迁、杜甫、陆游等伟大文学家,正是在与生活和命运的搏斗中把强大的心理动力和执着的对美的追求凝铸为不朽的创作。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仅仅只是形式的美,而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如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画家以短暂的笔触把向日葵的黄色画得极其刺眼,每朵花如燃烧的火焰一般,细碎的花瓣和葵叶象火苗一样布满画面,整幅画尤如燃遍画布的火焰,显出画家狂热般的生命激情,从色彩上非常成功地构造出一种极为激动人心的景象,通过欣赏画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体验,使学生从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教育。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以圣经中的耶稣与叛徒犹大之间的冲突来表现人类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表现出特定的人文主题,高扬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使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


四、在欣赏名画中突出德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名画里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名画时,要注意挖掘其思想性和教育性,结合实际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任务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俄罗斯画家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描绘了伏尔加河上受奴役的纤夫的生活。阳光酷烈,河滩荒芜,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正在竭尽全力拖拽着沉重的货船。作者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天空,使气氛显得惨淡,加剧了苦难和悲凉的效果,一幅悲怆、沉抑的负重感扑面而来,使我们感受到沙皇统治下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从而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的思想。


五、在欣赏名画中树立理想


引导学生欣赏名画,不仅仅要使学生停留在表面上懂得“欣赏”,而是要通过作品的具体形象,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魅力及艺术特点乃至艺术成就。在欣赏实践中分辨出美、丑,评价出优、劣,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受到思想的熏陶。如名画《马拉之死》艺术地再现了马拉的崇高形象,以真实的细节成功地表现了马拉遇刺身亡的情景。1793年7月13日,身患严重皮肤病仍然泡在浴缸中坚持办公的马拉,遭到吉伦特派残余分子的刺杀。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大卫受命用他的画笔表现马拉被刺的情景,他采用写实的手法把马拉生前常常在浴缸中工作这一典型场景作为创作素材。被害时,马拉正泡在浴缸中工作,凶手逃遁,匕首抛在地上,鲜血从胸口流出,左手紧握着凶手给他的留言便笺,右手无力地垂落下来……“马拉之死”变成了历史性的控诉,成为后人了解法国大革命的重要证据。选择名画《马拉之死》作为欣赏材料,教师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介绍作者和创作时代背景,向学生展示震撼世界的“马拉之死”这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感到“马拉之死”的气势宏伟、庄重严肃、灿烂辉煌的难忘史实。同时,又有效地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


《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取材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1830年7月26日,国王查理十世取消议会,巴黎市民纷纷起义。为推翻波旁王朝,与保皇党展开战斗并占领了王宫,史称“光荣的三天”。在这次战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自由女神)头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红色弗吉里亚帽,居中而立,她一只手向前挥动着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另一手紧握着枪,微微右转,面朝民众,正在引导法国人民为自由而奋进,在她的旁边是各种各样的法国民众,有成年人,更有一个双手拿着枪的少年,他们有的倒在了血泊中,有的还在勇敢向前,而远处的天空一明一暗,强烈的对比使人犹如置身于为自由而战的场景之中。画家德拉克罗瓦目睹了这一悲壮激烈的巷战景象,创作了《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再现了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这幅画气势磅礴,画面结构紧凑,色调丰富炽热,用笔奔放,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能启发观者的意识与情意活动,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的目的。


总之,名画以其独有的神韵,向学生传播美,能激励学生向往美、创造美。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名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过程,也是进行德育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新德育》2008年第11期P46—47、9上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