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潇潇下:戊戌变法中材料
潇潇下博客:高三历史周
潇潇下博客:高三历史周
潇潇下博客:十月历史试
潇潇下博客:历史测验题
潇潇下:高三历史周测8
冯一下:论历史教科书编
冯一下:海外中小学历史
冯一下:《改革中的历史
潇潇下:新课程下如何进
最新热门    
 
潇潇下:高三历史测试题

时间:2009-10-18 17:31:50  来源:潇潇
 


高三历史测试题(七)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开辟荆莽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此诗记述的重大事件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康熙帝统一台湾

C.刘铭传保卫台湾       D.丘逢甲坚守台湾

2.“今之汗渥巴锡者,即阿玉奇之曾孙也,以俄征调师旅不息,近且征其子入质;而俄又属别教非黄教。故与合族台吉密谋,携全部投中国兴黄教之地,以息肩焉。”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回族形成

       C.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D.土尔扈特部回归

3.下列制度和政策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过积极作用的有( )

    ①郡县制度  ②行省制度  ③僧官制度  ④改土归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下列各边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

 ①黑龙江流域    ②河套       ③新疆          ④西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国首相俾斯麦对人说:“二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梁启超说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B.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6.下列几组通商口岸,按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上海、南京、天津、苏州    B.宁波、天津、重庆、汉口

  C.厦门、烟台、沙市、镇江    D.南京、上海、苏州、天津

7.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项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日,且富有创造性的政策是(  )

  A.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B.大生产运动

C.在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     D.开展整风运动

8.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和在新三民主义中的“节制资本”,在实质上是一场(  )

  A.“政治革命”  B.“民族革命”   C.“社会革命”  D.“文化革命”

9.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员无所司其职,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 ”此人的主张应属于哪一派?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地主阶级顽固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资产阶级维新派

10.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来访的外国同志说过:“一九二七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这里“孵出小鸡”指的是(  )

    A.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B.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C.遵义会议召开          D.提出抗日反蒋主张

11.中共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最初表现在(  )

A.中共二大提出的中国民主革命纲领  B.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遵义会议独立解决了党内路线问题  D.决定同国民党结成革命统一战线

12.下面中共领导人的谈话内容中,反映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的是( )

A.“目前,中国民族革命命运动的发展,重点是土地革命。”

B.“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

C.“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而兼跨固有的党籍,是想对国民革命和国民党有所贡献。”

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并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资本主义国家从沿海打开近代中国的大门,研究中国的海防很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26分)

材料一:魏源认为:海运“其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

材料二:左宗棠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

材料三:李鸿章认为:“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

材料四:孙中山认为:“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人方以为我争,我岂付之不问乎?。”

材料五:江**认为:“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请回答:

(1)以上五个材料有什么共同点?(3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的海洋观有什么不同?(4分)

  

 

 

(3)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海洋观是哪一种?为什么?(4分)

  

 

 

(4)针对海防,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结果怎样?根本原因是什么?(9分)

  

 

(5)简谈你对材料四和材料五的认识。(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26分)。

材料一   1928年9月张学良对东北大学生的训词:“要将自已看小些,就是说自已不要看的太重,而有害于国家。”

    ——《张学良文集》第1集

材料二  “九•八”事变后张学良说:“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宗庐墓均在东北,如由余手失去东北,余心永远不安。但余实在不愿以他人的生命财产,作余个人牺牲,且不愿以多年相随、屡共患难的部属的生命,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

          ——《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

材料三  1933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已所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地听命于他。”

                ——《黎天才自传》

材料四  1934年1月张学良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出路。”

                ——《张学良文集》第1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三、四,概括张学良的思想倾向。(2分)

 

 

 

(2)材料二反映出张学良的思想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8分)

 

 

 

 

(3)对比材料二、三,说明张学良对日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6分)

 

 

 

 

(4)据上述材料,归纳张学良思想主张的要点,概括张学良不同思想主张出现的根源。(10分)

 

 

 

 

高三历史测试题(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A      2、D      3、A      4、B      5、D     6、A 

7、C      8、C      9、D     10、B     11、A     12、B

二、非选择题。(每题26分,共52分)

13.(1)高度重视海洋问题(3分)

   (2)魏源从经济角度认识海洋,提倡海运;(2分)左宗棠从国防角度认识海洋,主张海防。(2分)

   (3)海防论占主导地位。(2分)因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从沿海入侵中国,迫于反侵略军事斗争的需要,所以对海洋的考虑首先从军事角度,而不是从经济角度。(2分)

   (4)在洋务运动中初步建成北洋、(1分)南洋(1分)和福建(1分)三支海军,而且成立了海军衙门。(2分)福建海军和北洋海军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覆没。(2分,如只答出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即可),根本原因是清政府腐败无能。(2分)

   (5)孙中山和江**都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海洋问题。(2分)今天,我们不仅要增强我国的海上实力,保证我国海权不受侵犯,保卫海防,处理好与海上邻国的关系,(2分),而且要开发海洋国土,追求经济利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同时要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搞好可持续发展(2分)(以上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14.(1)爱国主义思想。——2分

(2)将东北的局部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即狭隘的爱国主义思想。原因: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保存东北军实力;对日军有恐惧心理。——8分

(3)由对日不抵抗到决心抵抗。原因:当时中日矛盾激化,日军占领了东北,李顿调查团纵容日本侵略东北,使张学良依靠国联的幻想破灭。——6分

(4)东北易帜是为了国家统一和富强,要将国空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誓死不能放弃东北;为了抗日可以牺牲一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10分


潇潇下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2/147782/index.shtml


——————————————————————

本网:历史模拟试题部分整理123

http://hist.cersp.com/book/200711/8470.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