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2
深圳布吉高中07历史专业
深圳布吉高中07历史专业
07年珠海二中高三历史模
07年高三文科古代史前四
07年高三文科古代史第四
兆麟中学06—07年高三历
西樵分校07届高三月考历
山东2007年课改高考文综
南京市07 届高三历史质
最新热门    
 
07年杭师大附中高三暑期检测题

时间:2009-10-18 17:33:00  来源:佚名
 

                2007学年高三暑期检测

                      历史试卷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7/37433/archives/2007/522609.shtml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25个小题,满分共50分。)

1.下图所示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春秋时期,最早的封建地主是哪些人转化而来的

A. 立功的将士                       B、奴隶主贵族

C、有钱的大商人                      D、城市平民

3.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4.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①     参知政事的设置 ② 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 军机处的设立   ④ 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5.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大泽乡在今

A、山东东南    B、江苏西北     C、河南东部      D、安徽北部

6.下列手工业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铁器 ②丝织品 ③瓷器 ④纤维纸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7.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昭君出塞》一书,涉及长安民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

A.吃葡萄、喝肉羹                   B.盖棉被、穿绸衣

C.放鞭炮、听说书                   D.抽卷烟、烤甘薯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不少领先世界的成就,其原因包括

①北方经济的恢复和江南经济的开发 ②少数民族封建化完成

③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             ④建立在领先世界的秦汉文化的基础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古代北方民族占有外蒙古的先后顺序是

①突厥 ②回纥 ③契丹 ④匈奴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10.唐代科举制中进士科最重要的原因是

A、考试内容最难                      B、考试人数最多

C、主要选官科目                      D、唯一儒学科目

11.下图为隋唐时期局部图。A、B、C、D四城市中,同时以陶瓷和纺织品著称的是

A、A            B、B         C、C          D、D

 
12.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均田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均田制开始实行于北魏孝文帝时期

B、封建国家实行均田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

C、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D、唐朝后期两税法的颁布,标志着均田制彻底瓦解

14.王安石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限制大地主的利益

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D、巩固加强中央集权

15.以下各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北宋----辽-----西夏-----金           B、辽-----北宋----西夏-----金

C、北宋----西夏-----辽----金            D、辽-----北宋-----金-----西夏

16.史载,两宋时期,苏、浙一带小麦普遍种植;而在今北京附近,却“皆得种稻”。这种南北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区域扩大的现象实际上揭示了

      ①两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②北方人民避乱南迁,带去了吃面习惯,促进了小麦种植的发展

③两宋时期,各族政权交往密切,南方种稻技术在北方得到了传播

④两宋时期,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

17.现代火箭推进法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8.元朝时,台湾岛隶属于

A、中书省直接管辖                     B、河南江北省管辖

C、江浙省管辖                         D、江西省管辖

19.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院      C、理藩院        D、乌斯藏都司

20.以下对元杂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元杂剧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B、 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念白熔合一起

C、 元杂剧中的一种歌词称为元曲

D、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剧作家

21.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22.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五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23.下列事件发生在顺治年间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                      B、册封五世班禅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册封五世达赖

24.某地发现了一座古墓,随葬文物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术(已残)、烟叶残渣等,则这古墓的朝代最早应为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5.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的结论是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9分,第28题12分,第29题9分。满分共50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夫也。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三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以上材料引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  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引自顾炎武《天下郡图利病书》

回答:

①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是什么? 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

 

    ②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 谈谈你的分析。(2分)

 

    ③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4分)

 

 

27.(19分)阅读下列图片和图说,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

      王昭君,西汉元帝时选入宫廷,自愿充当和亲使者,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史载昭君出塞和亲后,“汉与匈奴合为一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为此, 王昭君受到各族人民的爱戴。

材料二

[图说] 崇圣寺三塔位于云南大理市郊。三塔对峙,金碧交辉,屹立在苍山洱海之间。

      其主塔名千寻塔,建于南诏(649~902年)时,造型气势恢宏。史载,千寻塔由唐朝派遣汉族工匠帮助设计建成。

      另外两塔建于大理(937~1254年)时期,造型玲珑娟秀,与千寻塔相比,风格既有一致之处又相迥异,各具千秋。

材料三

[图说] 成吉思汗陵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境内,陵园内供奉有一代天骄的灵位与遗物。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侵入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民政府决定成吉思汗灵榇西迁。1939年6月初,西迁成行。6月21日,成吉思汗灵榇达到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举行祭典,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敬献了花圈。7月初,成吉思汗安然迁抵甘肃中县兴隆山。以后又从兴隆山迁到青海塔尔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郑重决定成吉思汗灵榇回迁故地。1954年4月20日,人民政府在伊金霍洛旗为回迁的成吉思汗灵榇举行了隆重大祭和新陵园奠基仪式。

    从此,一座巍峨壮观的成吉思汗新陵园矗立在伊金霍洛草原大地,成为人们瞻仰和纪念的圣地。

[①灵榇(chèn):棺材]

材料四   [图说] 在新疆和静县的中心广场,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汉白玉雕像,民族英雄渥巴锡手持戟枪,勒缰战马,炯炯的目光,深情地凝视着脚下的一片热土,似乎在向来此瞻仰的人们诉说着当年东归的壮烈情景:“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

 

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说明:从汉高祖到汉元帝,汉匈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如何?(5分)

 

(2)阅读材料二,崇圣寺三塔什南诏是大理建筑杰作的历史见证,从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三塔昭示了什么?南诏的崛起与统一、大理历史的结束,分别与哪些重要历史人物有关?(4分)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成吉思汗对中国历史作出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一致举助成吉思汗灵榇西迁,具有什么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隆重回迁成吉思汗灵榇以及建筑新陵园,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6分)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为什么说渥巴锡是民族英雄?(2分)

 

(5)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看,上述图片及图说所揭示的历史信息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

 

 

28.(12分)司马迁说孟子的学说“迂远而阔于事情”,秦始皇以“焚 书坑儒”压制儒家学说,而汉武帝却采纳了“独尊儒术”的建议,分析说明儒家学说在战国、秦、汉地位不同的原因。(10分)并指出儒学地位变化反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2分)

 

 

29.(9分)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分)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3分)

 

 

 

 

历史答案

1——25:CBADD  DADCC  DBBAB  ABCBC   ACDCA

26.①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郡县制是适宜的。秦、汉、唐的过失不在于郡县制。(4分)

②顾炎武也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郡县制也有弊端,但倒退实行分封绝对不行。(2分)

③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唐朝叛乱的原因也在于建立在郡县制之上的皇权专制。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份专制。由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异。(4分)

 

 

27.答案要点

(1)汉匈关系变化:由战争对峙到和好安定:高祖时,汉弱匈战争,不利(“白登之围”);武帝时,国势强盛,汉匈三次大规模战役,汉匈大败,远遁;元帝时,汉匈势衰(内乱),呼韩邪附汉求亲,昭君出塞,汉匈和好安定。(3分)(不必拘泥答案表述,只要讲清高祖、武帝、元帝时期汉匈关系特点即给3分)

     历史作用:促进了汉、匈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

(2)南诏、大理文化的发展,吸收了唐宋先进文化。(2分)(不必拘泥答案表述,言之成理给分)

     重要历史人物“皮罗阁、唐玄宗;忽必烈。(2分)(皮罗阁、唐玄宗任答一人即给分)

(3)贡献: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证券;为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重大意义: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抵抗日本侵略。(2分)(不必拘泥答案表述,言之成理给分)

     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民族平等。(2分)(言之成理给分)

(4)渥巴锡:反抗沙俄压迫,率众回归祖国。(2分)

(5)说明: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少数民族杰出人物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分)(不必拘泥答案表述,言之成理给分)

 

 

28.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为贵”“君为轻”提倡放宽刑罚 ,减轻赋税,保护农业生产。这些主张虽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占功纷争的局面下,靠仁政不能实现统一。儒学被冷落是因为其政治主张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摇远。秦朝时,儒生们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对立面,因此遭到弹压,儒学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汉武帝时,董仲舒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为儒家学说增添了君权神授、天下一统的内容,使儒家学说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为封建专制集权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提出了思想统一的方案,因此才获得独尊的地位。(14分)

特征:思想文化必须为专制主义服务才能生存发展。(2分)

29.

答:材料一和材料二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保守性;材料三和材料四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答: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答:(考生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如:①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或: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可以作为史料使用。)②材料三、四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