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顾忠华:从2006年高考作
佚名:从06年高考障碍看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2
惠州市06年高考一模历史
2006年高考历史非选择题
2006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模
06年高考历史全程检测一
06年高考历史全程检测二
06年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四
06年高考历史全程检测五
最新热门    
 
07年高三文科古代史前四章测试

时间:2009-10-18 17:46:04  来源:佚名
 

          高三文科2006学年周末测试(一/06.9.17)
                 测试内容:古代史前四章
测试功能:对上次强化测试内容的再复习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1. 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其年代距今约为4080~3609年之间。据此,“二里头”文化相当于
A.大汶口晚期     B.夏朝     C.商朝早期     D.商朝中期
2. 西周分封制与井田制之间的纽带是
A.土地和义务     B.贡赋和工具  C.工具和奴隶 D.王位和权力
3. 我们从甲骨文中有可能了解的历史内容是
A.我国历史最早的确切纪年    B.关于闰年、冬至日的用法
C.对月食的最早的科学解释    D.“地理”名称的首次提出
4. 战国时代虽然战争不断,但这一时期经济却得到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
A.各国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各诸侯国为了争霸而较注重发展生产
C.农民的经济地位要比奴隶高
D.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5. 秦朝能够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国家的统一                B.社会经济恢复发展
C.法治的实施                D.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6.两汉与秦朝对匈奴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修建防御工事     B.和亲与互市     C.进行战争    D.迁民屯边
7.西汉传人西域的物品与技术是 ①丝织品与金属工具②铸铁技术  ③井渠法  ④葡萄与石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 两汉的察举制与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的相同点在于
A.门第和出身不再成为选官的标准   B.主要采取乡举里选的形式
C.导致世家大族政治特权地位形成   D.直接导致士族制度的出现
9..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封建社会实行这一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
A.地主阶级的要求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C.法家思想的启示                  D.统治阶级的权力欲
10. 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解放了人力的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桔槔

 


11 .《敕勒歌》中“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表明①当时鲜卑人民的游牧生活②当地牧草丰盈而放牧的牲畜很少③当时内蒙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④北朝民歌的豪迈风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 唐朝文化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文化,唐文明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印刷、火药、导航技术等方面   B.丝绸、冶铸、水利技术等方面
C.宗教、建筑、法律制度等方面   D.造纸、纺织、印刷技术等方面
13. 唐太宗要想在长安城内修建一座大型工程建筑,那么其设想从决策到实施要经过下列哪些程序
A.尚书→中书→门下→工部     B.尚书→门下→中书→工部
C.门下→中书→尚书→工部     D.中书→门下→尚书→工部
14. 唐初规定:“凡水、旱、虫、霜灾害,……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该项规定出自
A.井田制      B.均田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
15. 唐代诗歌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统一,疆域广阔        B.经济繁荣,文化发展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科举制实行,诗歌成为考试内容
16. 郭沫若称唐代一位诗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请问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17.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郡县制和分封制相制衡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监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不同的宗教文化。下列图片中反映佛教文化特色的建筑是:
 
19.“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婚……(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从这句记载唐朝科举制的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①考试有一定的资格限制 ②以门第出身为选官标准 ③反映了统治者重农抑商的观念 ④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 以下关于募兵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士兵服役期间免征赋税,但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等 ②国家供给士兵衣食,免征赋役 ③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④容易形成地主割据势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第21题25分,22题15分,23题20分,满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25分)
    材料一:阅读“黄土地带”及“秦汉关中主要水利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旅游者从西安到骊山所看到的黄褐色的土壤是黄土地带的东南边际。这土壤纤细有如面粉,令人设想几百万年前经过风力的转运,堆积在一个广大的地区。它的深度自50英尺到700英尺,它的下层可能是在冰河时期结束时受到极大的压力所粉碎而成。当初一部分土壤也可能被水力冲刷而沉淀于东部,又经过长期间的堆积,才聚成今日之深度。这种现象对中国历史的展开,有好几重影响:因为黄土之纤细,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如木制之犁及锄。周朝的开国,与推广农业互为表里,显然是得到这种土壤特性的裨益。
    材料三: 黄土还给中国另一种影响:黄河中游由北至南将黄土地带割成两半,其纵长500英里。它也在内地接受几条支流的汇入,其结果是黄河的流水中夹带着大量的泥沙。通过河流的水内夹带着5%的泥沙已算相当的多,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夏季可能高至12%,而黄河的流水曾经有过46%的纪录。其中一条支流曾在一个夏天达到了难于相信的含沙量63%。所以黄河经常有淤塞河床,引起堤防溃决泛滥,造成大量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可能。这河流的水量在洪水期间和枯水期间幅度的变化又大,更使潜在的危机经常恶化。按理说来,有一个最好坐落于上游的中央集权,又有威望动员所有的资源,也能指挥有关的人众,才可以在黄河经常的威胁之下,给予应有的安全。当周王不能达成这种任务时,环境上即产生极大的压力,务使中枢权力再度出现。所以中国的团结出于自然力量的驱使。
材料四:在《春秋》里经常有邻国的军队越界夺取收成的记载。饥荒时拒绝粮食之接济尤其可以成为战争的导火线。《孟子》书中提到饥荒有17次之多。一段章句里提及公元前320年,魏国的国君因为他的辖地跨黄河两岸,曾告诉亚圣当灾荒严重时他须命令大批人民渡河迁地就食。在这时候鲁国已扩充其疆域5倍,齐国已扩充其疆域10倍。不难想象,当时大国要较小国家占有显明的优势。它们所控制的资源能够在赈灾时发生确切的功效,所以在吞并的战争中也得到广泛的支持。
材料五: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民族的威胁已相当严重,这时已有将北方几个小国家所筑土壁结合起来构成一座相连的城塞之必要,这项工程终使秦始皇在历史上名传千古。所以这种局势的展开也指出中国即使在国防上也要中央集权。全国的国防线大致与15英寸的等雨线符合,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国防线,不仅为无数战士留下了辛酸的记忆,也是中国妇女流泪的渊薮。总之它在地理上构成第三个因素,注定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官僚机构必须置身于一个强有力的中央体系之下。
                   ——以上材料均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明重心首先在关中地区的原因。(6分)

 


(2)十世纪后,关中地区不再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指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转移的过程。(4分)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政治中心转移的原因。(4分)关中地区的历史变迁对你有何启示?(2分)

 


(3)根据材料三、四、五分析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历史必然性。(6分)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一个什么本质问题?(3分)

 


22. .(15分)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回答:(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方面、孟子和韩非子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6分)

 


材料 《唐摭言》: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隋书•百官志》:高祖(隋文帝)既受命,……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等省。
《旧唐书•食货志》: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科税无过十一月。
回答:(2)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材料一分别反映了隋唐哪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的创新之处。(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全国 109906064
河北道 21029924
河南道 22467641
材料一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材料二  “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马牛被野。”         ──《新唐书》
    材料三  下表据《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各地粮食产量。
          正仓、义仓、常平仓储粮总数(单位:石)
 
 
 
 
(唐朝时,正仓储州县粮食,义仓备灾荒时的不足,常平仓均粮价的贵贱)
    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2分)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唐朝农业生产的技术因素。(3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史实?(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在唐朝前期居于什么地位?(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对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作用。(2分)
 
 
 
 
 
 

 
 
高三文科2006学年周末测试(一/06.9.17)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第21题25分,22题15分,23题20分,满分共60分。)
21.(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明重心首先在关中地区的原因。(6分)
 
 
 
 
(2)十世纪后,关中地区不再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指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转移的过程。(4分)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政治中心转移的原因。(4分)关中地区的历史变迁对你有何启示?(2分)
 
 
 
 
 
 
(3)根据材料三、四、五分析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历史必然性。(6分)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一个什么本质问题?(3分)
 
 
22. (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方面、孟子和韩非子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6分)
(2)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材料一分别反映了隋唐哪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的创新之处。(6分)
 
 
 
 
 
23.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2分)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唐朝农业生产的技术因素。(3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史实?(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在唐朝前期居于什么地位?(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对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20:BABDA  BDBCC  CBCBC  BDBCC
 
21.(25分) (1)关中地区土质纤细、松软,土层深厚,适合于原始工具耕耘,且关中地区水利十分发达,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4分)农业为古代文明之基础,所以中国古代文明重心首先在关中地区。(2分)
(2)中国古代政治中心在10世纪以前经历了一个由西向东,再由东向西的反复过程,(2分)十世纪以后中国政治中心东移。(2分)经济重心南移是导致政治中心东移的根本原因,关中地区环境的恶化是导致政治中心东移的直接原因。(4分)开发与保护并重,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2分)
(3)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治理水患;利用中枢力量所控制的资源在赈灾时发生作用;动员和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加强国防。(6分)   
(4)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国家大一统,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才能实现。(3分)
22.(15分)(1)有教无类;民贵君轻;以法为本。
(2)科举制,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三省六部制,形成分工合作、相互牵制监督的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23.(20分)(1)重农思想(以农为本思想)。唐朝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2)唐前期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兴修了水利工程,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
(3)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重要产粮区。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4)农业的发展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