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2
06年南京市高三历史第一
深圳布吉高中07历史专业
深圳布吉高中07历史专业
07年珠海二中高三历史模
07年高三文科古代史前四
07年高三文科古代史第四
兆麟中学06—07年高三历
西樵分校07届高三月考历
山东2007年课改高考文综
最新热门    
 
07年南海中学高二历史期末测试

时间:2009-10-18 17:33:04  来源:佚名
 

南海中学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历史科试卷

考试时间:2007.07.21

命题者:蔡文镜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25道共75 分)

 

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3分,共7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哪些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的应用?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为了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

   C.皇帝要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     D.“奉天承运”是诏书的常用语

2.他——有着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思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他——生前两次遭放逐,死后长久被纪念;他——成为中国人景仰敬慕的楷模和世界和平理事会认可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他”是

A.孔子        B.屈原           C.商鞅           D.王安石

3.“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买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①均田制     ②三长制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4.“自贡举法行,学者皆以摘经拟题为志。……余者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此文反映的是

A.进士科成为取士的重要手段     B.书院注重封建伦理观念的培养

C.八股取士导致读书人的愚昧     D.清初文字狱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5.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对此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①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转》、《红楼梦》等佳作   ②地方戏剧繁盛,京剧形成      ③作品多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   ④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其繁荣提供了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开始实行“以小驭大”、“以内制外”的地方监察制度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7.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见面时可能谈及的话题是

①轮船招商局未来发展宏图 ②北洋海军训练情况  ③中日海军在黄海战事进展 ④京师大学堂已经开设哪些科目   ⑤外务部筹备情况 

A.②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⑤

8.下列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侵略要求的是

A.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B.自后凡有传授习学(天主教)者,一体保护,其安分无过,中国官员不得刻(苛)待禁阻。

C.英国人民在各口并各地方意欲租地盖屋设立栈房、礼拜堂、医院、坟基,均按民价照给,公平定议,不得互相勒扌肯  。

D.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9.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B.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完成革命任务,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10.“二大”的召开,标志中共基本上完成了创建工作,其主要依据是

  A.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B.提出了党的中心工作

 C.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D.规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1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建立的根据地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建立的根据地则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造成这两种明显不同的原因是     

A、日本侵华地区的转移               B、共产国际指示转移

  C、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D、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

12.下图为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所作漫画《“七七”与“切切”》。图中两人为日本人。对这幅漫画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表明了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   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确立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权利确立
     C、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14.新中国在70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的关键事件是

A.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日建交   D.中美建交

 

 

15.《十二铜表法》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
    A.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B.平民利益的保护伞  

C.最早限制贵族特权的法律        D.内容最全面的法律
16、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B.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C.灵魂得救取决于表面礼仪        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

17.《权利法案》规定:“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聚会。”其含义是                                 

A.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B.议员有在议会活动的自由

C.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D.议会有限制国王的权利

18.史学家认为,1640年~1688年的英国革命与1789年~1830年的法国革命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就其本质来讲,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都建立过资产阶级共和国        B.都处死了反对革命的国王

C.人民群众都积极参加革命      D.经过反复才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19.林肯在美国南北战争初期说:“我在这一斗争中的首要目标就是原料和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够不解放任何奴隶而拯救联邦,我愿意这样做;…… 假如我对奴隶制度或有色人种做什么事情的话,我之所以做,是因为我相信它有助于拯救联邦。而假如我忍耐着不作什么事情的话,是因为我不相信它有助于拯救联邦.”对林肯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是

    ①林肯把美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②林肯对奴隶制不持反对态度   ③林肯的态度对战

局产生了不利影响               ④表明林肯资产阶级政治家的本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德意志帝国      D.意大利王国

 

 

21.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共同点是 

    ①国王(皇帝)可以世袭  ②国王(皇帝)为国家元首   ③内阁总理(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  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下列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B.议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议会拥有立法权              D.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23、《共产党宣言》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原因是

A.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提出了阶级斗争的社会促进功能

C.指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客观规律

24、“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是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

A、美苏两大军事集团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  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的根源

C、以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美国蓄意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

25、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A.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B.强大的军事力量

C.发达的科技和教育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II卷(非选择题6道共7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尚书省,尚书令一人,正二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部尚书…。中书省。中书令一人,正二品,掌佐天子执大政,而统判省事,就王言之制……皆宣署申覆,然后行焉。                     

——《新唐书 百官志》

材料二:中书省,中书令一员,典领百官,会决庶务。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正一品,银印,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领省事,佐天子,理万机。……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郡,与都省力表里。

——《元史  百官志》

材料三:罢宰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皇帝顾问,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  职官志》

结合上述材料对官制的变化情况、反映的问题、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加以评述。

要求:表述成文,言之成理,限200字以内。  (11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材料二: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维新领导人大久保利通

材料三:最迫切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做准备,主要以朝廷之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港。

                       ——明治维新领导人木户孝允1869年初的一封信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含义是什么?实质是什么?(2分)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为此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材料三说明了明治维新存在什么局限性?(2分)

(4)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也有人说明治维新应该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你同意哪种观点,说明理由。(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1911年~1921年中国历史大事记

1911年,辛亥革命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7年,护法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回答:1911年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和实质是什么?1911年到1921年,中国革命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哪些?(12分)

 

 

 

 

 

 

 

 

 

29、以下摘自1977年、1978年两年中国报刊标题和副标题

(1)美报刊登芒罗报道《中国人排队买毛选五卷》——1977年4月17日《参考消息》

(2)《各地选派代表瞻仰毛泽东遗容》:前来瞻仰的十六万人表示要高举毛主席的旗帜,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最紧密地团结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1977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3)美《新闻周刊》评论《邓的复职》——1977年7月27日《参考消息》

(4)外电评述王震同志纪念贺龙同志的文章《忠诚的战士  光辉的一生》——1977年7月30日《参考消息》

(5)邓小平副主席会见牛满江教授夫人——1977年8月17日《人民日报》

(6)外电评述我明春召开全国科学大会——1977年9月23日《参考消息》

(7)就今年高等学校招生问题,教育部负责人答记者问——1977年10月22日

(8)《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评论。

(9)时事社述评《为实现“四个现代化”重整阵容》指出,三中全会对毛泽东的评价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极大划时代意义的决定——1978年12月25日《参考消息》

回答: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分析1977年、1978年两年中国社会情况的变化。(13分)

 

 

 

 

 

 

 

30.现代化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某种程度的人的解放。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的前夕,人的解放工作就开始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它的所有社会机制概括起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束缚人。等级分封制度束缚着人的身体,强制的宗教信仰束缚着人们的精神,僵化的神学教义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蒙昧的社会规范束缚着人民的行动,整个封建社会如同巨大的鸟笼,把人禁闭在静态的社会环境中。

材料二: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和生产力都是停顿的,社会不鼓励创造,相反扼杀探求和发明。中世纪意大利是手工业发达最早的地区,但许多发明家因发明了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器具而被逐出家园,甚至被处死。

    ——以上材料均摘自南京大学出版社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指出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制度是如何束缚人的?(6分)

    (2)封建统治者通过各种手段束缚人的目的是什么?(2分)

    (3)十四至十六世纪,为了解放人,人们进行了哪些斗争?(6分)

 

 

 

 

 

 

3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摘自《美国的历程》上册

回答:

(1)为什么人们普遍认为“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4分)

(2)所谓独立战争后“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存在着哪些弊端?(4分)

(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6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