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二:国
诸种国家的政体名称简介
近代有哪些国家迁移了首
西方国家有多少搞三权分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单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单
俄罗斯不满独联体部分国
刘艳:从美国历史科国家
人民版学生用书(必修一
“奥斯曼帝国、封建制度
最新热门    
 
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单元评估

时间:2009-10-18 17:33:11  来源:紫依
 

第三单元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单元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总共50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得到发展。据此回答1──6题。

1、我国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在( )

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南朝时期

2、(2005江苏历史)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3、(2004广东高考)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C.江南越族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发展状况,总的趋势是( )

A.环境状况恶化    B.环境状况良好

C.环境破坏缓解    D.环境破坏加剧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A.三吴地区        B.洞庭湖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成都平原

6、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中原,在经济上起到的积极作用是:( )

1、北方环境状况有所缓解  2、民族文化交流加强  3、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得到开发  4、畜牧业技术提高

A. 1、2、3、4    B. 2、3、4    C. 1、3、4    D. 1、2、4

 

    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发展。据此回答7──11题

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手工业技术有所进步,主要表现在 ( )

1、吴培育出八辈之蚕,暑盛产暑帛、2、发明和推广低温炼钢技术、3、我国已经开始利用石油、天然气、4、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A. 1、2、3、4    B. 2、3、4    C. 1、3、4    D. 1、2、4

8、魏晋时期,冶炼技术的进步的表现是( )

A.灌钢法        B.铸铁柔化技术

C.百炼钢技术    D.淬火技术

9、魏晋时期,为我国制瓷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是因为 ( )

A.彩陶的制造      B.白陶的制造

C.秘色瓷的出现    D.白瓷的产生

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造纸中心是(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建业

11、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状况是 ( )

A.因战争频繁,商业发展回落

B.南方商品经济较北方活跃

C.南北交流频繁,商品经济均有较大发展

D.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医药学和地理学等科学技术,都取得了新的成果,据此回答12──14题

12、最早运用极限原理,提出计算圆周率正确方法的是 ( )

A.祖冲之   B.刘徽   C.张衡   D.郦道元

13、北纬贾思勰编著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6世纪以前下列哪一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 )

A.黄河以北    B.长城以北    C.长江以北    D.黄河中下游

14、下列著作中,既具有历史价值,又有地理和文学价值的作品是 ( )

A.《两都赋》   B.《缀术》   C.《禹贡地域图》   D.《水经注》

 

   两汉时期,佛教从西域开始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广泛传播,道教发展,出现儒、佛、道汇流的文化现象。据此回答15──19题。

15、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是 ( )

1、佛教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2、佛教教义的中国化、3、社会长期动荡,易于被大众接受 、4佛教盛行能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A.1、2、3    B. 1、3、4    C. 2、3、4   D.1、2、3、4

16、(1999年高考全国卷)关于范缜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比较系统的批判了神学迷信

B.人的精神与形体相互分离,人死精神不灭

C.形体好比刀刃、精神好比锋利,二者互相结合

D.人的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人死精神不灭

17、北周武帝时,“自废以来(指毁佛寺)以来,民意稍希(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北齐)……岂非有益”。此材料表明周武帝灭佛的主要原因是 ( )

A.寺院经济过盛与国家争夺人力、财力

B.崇佛威胁皇权的权威

C.佛教的兴盛削弱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兵源扩大为兼并北齐做了准备

18、(2005全国文综3历史)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其中吸收了( )

A.佛教教义   B.法家思想   C.墨子学说   D.《神灭论》的观点

19、范缜的思想与王充相比,一个重要的发展是( )

A.强调自然规律,反对天降灾祸

B.更深刻认识并阐述精神和肉体的关系

C.对迷信鬼神思想进行坚决的批判

D.科学地奠定了无神论思想的理论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社会长期战乱,我国的科技文化、艺术还是得到重大发展,回答20──25题

20、(2005全国文综卷1)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是( )

A.慷慨苍凉    B.朴实恬淡    C.缠绵婉转    D浮艳华丽

21、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的书法家是 ( )

A.东汉的蔡邕   B.东晋的王羲之   C.曹魏的钟繇   D.南朝的王献之

22、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 ( )

A.恬淡舒适    B.战乱不断    C.民族融合    D.政治黑暗

2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其中,我国佛画像的始祖是 ( )

A.东汉的蔡邕    B.三国的曹不兴

C.曹魏的钟繇    D.东晋的顾恺之

24、下列哪篇作品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 )

A.《七哀诗》    B.《悲愤诗》    C.《嵩里行》   D.《采桑度》

25、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文学艺术的发展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这一观点的作品是( )

A.王羲之作《兰亭序》   B.顾恺之画《洛神赋图》

C.陶潜作《桃花源诗》   D.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二、材料题(26题10分,27题15分,总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周武帝)“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寺之下”。

                                                                        ──引自《广弘明集》

材料二(灭齐后,周武帝下令禁齐境内佛教):“现成寺庙,出四十千,并赐王公,充为第宅。五众释门,减三百万,皆复军兵,还归编户。融扩佛像,焚烧经教,三宝福财,薄录入官,登即赏赐,分散荡尽。”

                                                                        ──引自《广弘明集》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概括周武帝灭佛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二,归纳周武帝灭佛的社会原因及其具体措施。(6分)

 

27、(2004武汉市检测题)阅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南北朝时期佛寺、僧尼人数表

朝代
 朝代
 类别
 
僧尼(人数)
 佛寺(处所)
 
南朝
 宋
 36,000
 1900
 

 32,000
 2000
 

 82,000
 2800
 

 32,000
 1200
 
北朝
 北魏中
 77,000
 6400
 
北魏末
 2000,000
 30,000
 
北齐
 2000,000
 30,000
 
北周
 约1000,000
 10,000
 
请回答:

(1)南北朝时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信奉佛教?(3分)

 

(2)南朝时谁是披袈裟的皇帝?为什么?(3分)

 

(3)北周为什么比北齐、北魏佛寺少两万多所,僧尼少100多万人?你怎样看待这一变化。(5分)

 

(4)你知道当时反佛教斗争的情况吗?(4分)

 

 

三、问答题(28题15分,29题10分,总共25分。)

28、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这种趋势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格局有何影响? (15分)

 

 

 

29、 唐代诗人杜牧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反映了南朝是的什么社会现象?简述这种现象在当时造成了那些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
 
DDBCACCCDDBBD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DABAABACDBDC
 
 
二、材料题

26、(1)为了战争需要,扩充兵源,同时也是为了遏制寺院经济的膨胀。

(2)灭佛的原因:寺院经济过度发展,与官府争夺人力与税收,影响了国家兵源和财政收入,根本原因是为了加强统治。

周武帝的措施:把寺庙赐为王公宅第,把僧民转为士民或农民,烧毁佛经、摧毁佛像,没收寺院财产。

 

27、(1)国家分裂、战乱频繁,使许多人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控制着人的命运,在无以寄托的情况下投向了佛门。

(2)梁武帝。意图是利用佛教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3)北周时禁止佛教。北周统治者禁佛是正确的,也是佛教过盛影响了统治基础而必须采取的行动。

(4)南朝时齐、梁间著名的无神论者范缜著《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的进行的欺骗,指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的,人死后根本不存在鬼神。

 

三、问答题

28、趋势:北方社会经济屡遭破坏,但总体上还是呈现恢复和发展的特征;南方地区逐步开发,经济发展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原因:北方割据战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统治者推行改革或采取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北方大量劳动力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较好以及各民族的共同开发等。

作用: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和隋唐的统一繁荣打下了物质基础。

29、现象:反映了佛教盛行、佛寺大量增多的社会现象。

影响:(1)佛教的传播,使西域、印度的文化不断传入,对我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2)佛教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3)引起了广泛的反佛教斗争,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通过《神灭论》从理论上给佛学以沉重打击。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从加强统治出发,曾先后大规模灭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