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绍兴市05年初中升学考试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创新
元培中学历史与社会寒假
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专
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转折专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专题单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专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专题单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初探专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专
最新热门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单元评估

时间:2009-10-18 17:33:11  来源:紫依
 

     第四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单元评估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其制度的创建不仅为其繁荣奠定基础而且影响深远。据此回答1-4题

1.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

A.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B.士族制度被摧垮

C.体现了唯贤的原则                  D.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2.隋朝开创科举制,从本质上说是

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            B.发展教育文化的需要

C.网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D.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

3.唐朝的府兵制和募兵制共同处是

A.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B.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

C.导致了军阀的形成          D.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

4.隋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其作用表现在

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②轻徭薄赋有利于荒地开垦,保障政府的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③稳定的赋税④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依据所学内容,回答5-8题

5.唐朝时,江南的稻米已经大量运往洛阳等地,反映了①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②江南经济地位上升③大运河的历史作用④南北经济交流加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唐朝手工业中,较明显吸收外来技术的是

A.造船业        B.丝织业        C.冶铸业        D.陶瓷业

7.唐贞观年间,扬州商人的经商活动可能有:①将茶叶装船运销日本②用丝绸换取波斯商人的宝石③将岭南运来的荔枝拿到夜市上卖④用“开元通宝”向农民收购土特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8.“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一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商人地位高        B.商人众多        C.商店众多        D.集市众多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依据所学内容,回答9-12题

9.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唐朝所做的努力是

A.设置旅馆,修筑驿站                B.派玄奘西游,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C.加强同欧洲之间的使节往来          D.征服高昌,大败西突厥,设立机构进行管理

10.“开元盛世”,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①骨力裴罗接受唐朝册封②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③皮罗阁被封为云南王④唐朝皇帝被各族尊为“天可汗”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吐蕃与唐盟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B.使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C.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D.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12.以下对唐朝时少数民族政治、经济状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许多回纥商人到中原经商        B.渤海的水稻产量高、质量好

C.南诏引进了中原的复种制        D.吐蕃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

 

    唐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依据所学内容,回答13-16题

13.唐朝的对外政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盛况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线

D.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吸纳先进文化

14.能反映唐朝“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的史实有:①“海上霸王”抵达波斯湾②唐高僧到天竺研究佛学③扬州城内,波斯、大食商人聚集④莫高窟壁画带有波斯特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15.亚洲各国文化深受唐文化的影响。下列能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是①新罗设立国学,教授儒学②日本在服饰、姓氏、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③十进位记数法传至印度④铸铁术、井渠法传至西域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16.唐朝时,中国和非洲也有来往。下列有关这方面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中国史书上有这方面记载

B.唐朝人杜环在非洲留下行踪

C.唐太宗时东非索马里使者来到中国,受到很好的接待

D.当代考古中,在非洲发现了中国陶瓷残片包括唐三彩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依据所学内容,回答17-20题

17.隋唐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基础是

A.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        B.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C.民族交流和对外交流频繁        D.继承发扬历代传统文化

18.隋唐时期,我国科技进一步发展:①发明了活字印刷术②火药已经用于军事③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④出现世界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9.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思想进步最主要表现在

A.科技发明        B.天文学领域        C.医学方面        D.建筑学领域

20.隋唐文化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融合特色的是

A.天文历法        B.医学        C.诗歌        D.艺术

 

 

二、材料解析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1分,共25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开元以后)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凡富人多丁者,率为官为僧,以求免役;贫人无所入则丁存,故课免于上而赋增于下。是以天下残率,荡为浮人(流民);乡居地著者,百不四五……(杨炎)恳言其,乃诸作两税法,……德宗善而行之……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

                                                                         ──引自《旧唐书》

    材料二 令就畿之内,每田一亩官税五升,而私家收租殆有亩至一石者,是二十倍于官税也。降到中等,租犹半之,是十倍于官税也。

                                                                         ──引自《陆宣公秦汉》

    材料三 (贞观元年十二月)上(唐德宗)畋于新店,入民赵光奇家,问:“百姓乐乎?”对曰:“不乐”。上曰:“今岁颇稔,何为不乐?”对曰:“诏令不信,前云两税之外无它徭,今非税而殊求殆过于税。”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四 元和末年(约820年左右),渭南县天源乡本有四百余户;今才有一千户;阌乡县本有三千户,今才有一千户;其他州县大略相似。

                                                                         ──摘自《旧唐书》

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征收丁税的弊端。(2分)

(2)材料二的“官税”指什么?“私家收租”指什么?(2分)

(3)材料三“今非税而殊求殆过于税”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材料四户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4分)

(5)根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唐朝赋税改革的认识。(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德九年26年,唐太宗即位不久对侍臣们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

    材料二(贞观二年28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唐·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三(贞观六年32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回答说:“臣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唐·吴兢《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认为君主、国家和人民三者之间是何关系?他是怎样认识君主个人欲望所造成的影响的?(3分)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这一思想会导致采取哪些措施?(4分)

 

(3)从唐太宗和魏征的对话中看出君臣们是如何得出上述结论的?进而指出他们真正“可畏”的是什么?(4分)

 

 

三、问答题:第23题10分,24题15分,共25分。

23、汉朝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大发展和繁荣时期。试分析唐朝比汉朝更强大的原因,并指出两朝后来都衰落的共同原因。(10分)

 

 

 

24、举例说明隋唐时期对外友好交往有何特点?并分析其产生了哪些影响?(15分)

 

 

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隋唐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2345678910
 
答案
 DCACCBBBDA
 
题号
 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DCABADACBD
 


二、材料解析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1分,共25分

21.(14分)(1)收入多的富人免了丁税,没有收入的贫人担负丁税,使农民破产而成为流民。(2分)(2)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向政府所交的税叫官税;“私家收租”指地主向农民征收的田租。(2分)(3)地主阶级把新增加的“官税”转嫁于农民。(2分)(4)农民承受不了地主阶级转嫁的赋税。两税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唐代的阶级矛盾。(4分)(5)两税法的规定有利于政府增加收入和缓和阶级矛盾。但封建政府实行的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损害地主阶级利益。(4分)

22、(11分)(1)互相依存的关系。君主为所欲为将危及国家的存亡(3分)

(2)以民为本的思想。采取戒奢从简、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不误农时等措施。(4分)

(3)总结历史经验、吸取隋亡教训之后得出的。不与民安定将危及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4分)

 

三、问答题:第23题10分,24题15分,共25分。

23、(10分)更强的原因:①唐朝采用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②唐朝的科举制笼络了大批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③唐朝制定了更好的民族政策,边患问题不突出。④唐朝时江南大开发,经济基础更雄厚。⑤唐朝与边疆各民族以及外国经济、文化交流更频繁,促进了经济发展。

衰落的共同原因:①政治腐败。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宦官专权、朋党之争。②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

24、(15分)特点:①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也都有往来。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如日本连续十三次派出遣唐使。②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③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等。主要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④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特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⑤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影响:①促进了唐代经济进一步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如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②大大加强了中国同亚、欧、非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如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③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日本大化改新中向中国学习政治经济制度、中国的造纸术传入大食等等。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