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高中历史选修一1-4单元检测题

时间:2009-10-18 17:49:41  来源:刘秀珍
 

                    历史选修一1-4单元检测题
 
            山东省茌平县实验高中历史组 刘秀珍 25210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梭伦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

    A、政治地位    B、血缘关系    C、居住地域    D、财产多少

    2、梭伦改革后,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

    A、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    B、从各等级民众抽签产生

    C、由各等级国民轮流担任    D、由首席执政官随意指任

    3、在梭伦改革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陪审法庭    D、建立四百人会议

    4、梭伦颁布“解负令”的目的在于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促进雅典城邦发展    C、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D、实现公民真正平等

    5、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利

    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6、梭伦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是(1)公民财产越多,等级就越多(2)公民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3)公民等级越低,承担的义务越少(4)不同等级的公民虽然享受的权利不同,但所尽义务相同

    A、(1)(2)(3)(4)    B、(1)(2)(3)    C、(2)(3)(4)    D、(1)(3)(4)

    7、下列对梭伦改革后的雅典公民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权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    B、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C、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享有最高的司法裁判权

 

    8、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理。“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李悝    C、商鞅    D、王安石

    9、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是

    A、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    B、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C、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      D、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10、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垦荒地的第一个高峰到来,其最大后果是

    A、加速井田制瓦解        B、促进封建生产关系形成

    C、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    D、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11、“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直接作用是

    A、促进了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        B、导致土地所有制发生重大变化

    C、加快了新兴封建制度的确立过程    D、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12、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周王室的衰落    C、诸侯争霸    D、周朝统治腐朽

    13、《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B、春秋时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14、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的条件是

   (1)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代替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

   (2)新兴地主阶级形成及其经济实力增长

   (3)地主阶级要求发展封建经济,实行地主阶级专政

   (4)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国先后变法

    A、(1)(2)(3)    B、(3)(4)    C、(1)(2)(3)(4)    D、(2)(3)(4)

    15、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16、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制定连坐法

    17、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A、普遍推行县制    B、实行连坐法    C、按军功受爵    D、奖励耕战

    18、“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

    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

    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    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

 

 

    19、促使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融合的需要    B、汉族地主的建议

    C、巩固统治的需要    D、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

    20、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的封建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21、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2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措施    C、颁布均田令    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23、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24、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

    A、各民族间的战争        B、统治阶级的政治改革

    C、各族人民的长期交往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5、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贷盘剥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减轻农民负担

    26、“冗官、冗兵、冗费”是造成北宋长期“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这说明

    A、兵不在多在勇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政治改革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弊大于利

    27、下列涉及到封建生产关系调整的改革是(1)管仲改革(2)王安石变法(3)商鞅变法(4)梭伦改革

    A、(1)(2)    B、(2)    C、(3)(4)    D、(3)

    28、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29、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30、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加强军事力量    B、解决财政困难

    C、铲除割据基础    D、打击土地兼并

 

 

    二、非选择题(40分)

    31、南宋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強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一位史学家评论道:“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但是,如此曲解变法之目的和否定变法之作用,那就有失公允了。”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10分)

 

 

32、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两次主要变法运动,回答:

(1)两次变法有哪些相同点?(5分)

 

(2)两次变法有哪些不同点?(8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两次变法运动的认识。(7分)

 

 

33、韩非子指出,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历史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DBABA

6—10:BDCDB

11—15:BADCB

16—20:AADDC

21—25:BADCC

26—30:BBBB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解析】需要判断和论述的是史学家的观点。而该观点又是对朱熹观点的评论。所以既要论证史学家的观点,又要反驳朱熹的片面认识。基本思路是:一方面要以王安石变法结果中的有关事实肯定朱熹观点中的合理成分,这也是论证史学家认为的“有一定依据”的依据;另一方面要从变法的目的和积极作用指出朱熹观点的缺陷,也同时论证了朱熹“有失公允”的看法。

王安石变法确实存在用人不当、材质过急造成的一些弊端,但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培养和选拔人才。朱熹把“群奸肆虐,流毒四海”归结为变法为目的,显然有失公允。

变法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它使北宋财政情况有所改善,积贫积弱危机有所缓和。

32、提示:可以从变法背景、支持者、主持者、变法内容、变法过程、变法结果和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等方面分析回答。

33、措施: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废除旧贵族特权,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赐给田宅;建立县制,由国家统一派官吏治理。

影响:商鞅变法适应了时代潮流,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促进了先进生产方式的确立,使秦国迅速富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