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期末
初三(上)世界历史期末复
九年级世界历史期末基础
初三世界历史期末创新模
八年级世界历史期末跟踪
八年级世界历史期末跟踪
九年级上学期末世界历史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达
初三世界现代史期末总检
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综合
最新热门    
 
世界近现代史开放性试题精编一

时间:2009-10-18 17:50:11  来源:佚名
 

           历史开放题(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


一、 多种评价型
1、 读下列四幅美术作品后回答:
                   
     图一 中世纪宗教画(中为耶稣)            图二 西斯廷圣母(意大利)
       约创作于6世纪初                           拉斐尔(1483~1520)
             图一                                    图二

          
    图三  自由引导人民(法国)               图四  格尔尼卡(西班牙)
      德拉克洛瓦(1798~1863)                    毕加索(1881~1973)

             图三                                     图四
这四幅美术作品分别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请你鉴赏这四幅作品,试从某一个角度进行评述,如从历史角度谈艺术;或从艺术角度谈历史。
答题思路:学生可选择任一角度入手,在论述中注意史论结合即可。


参考答案一:从历史角度谈艺术
四幅图创作于不同时期,所以反映的内容、创作手法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图一创作于中世纪封建时代,图二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图三创作于工业革命以后的法国七月革命,图四创作于二战前夕的西班牙内战,所以创作的内容由最初的完全宗教题材到宗教人物与现实人物交错,再到反映社会重大事件;构图由最初的严格对称到自由奔放,创作手法越来越多样等。


参考答案二:从艺术角度谈历史
四幅图无论从题材,还是创作手法、构图、色彩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特点,反映了一定的时代:图一以宗教为题材,人物形象呆板,构图严格对称,当时的艺术是为宗教服务的;图二虽然也以宗教为题,但人物形象生动自然,充满人性,色彩绚丽,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宗教束缚的愿望;图三人物形象更加人性化,构图生动,富于变化,空间立体效果明显,这一作品反映的是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这一历史事件,说明这一时期艺术作品反映历史重大事件;图四用立体主义的绘画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进行创作,反映的是二战前夕,法西斯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轰炸,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野蛮行径的愤怒。

 

二、 续问题干型
1、19世纪50年代,正值清朝后期,鸦片战起,太平天国、捻军遍及全国。话说两个20岁左右青年书生,本是湖北武昌人士,祖业颇丰,但由于太平天国与清军在这里征战不休,家产遭到很大损失,便准备携带剩余家资离开。
兄长:“我们不如北上,天子脚下,总要安稳些,可以一心一意做学问!”
弟弟:“我们不如沿江而下,去上海闯荡,也许可以发更大的财!”
续写下列小故事:做哥哥的可能做出学问;做弟弟的可能发了大财。
要求:至少写出一个小故事。


答题思路:对哥弟的人生可自由设计。做哥哥的可能成为顽固守旧的学者、可能成为严复式的学者、可能成为章太炎式的学者、可能成为王国维式的学者……做弟的可能因成为买办而发财、可能因成为民族资本家而发财、可能成为封建地主而发财……(若续写出的小故事中哥弟既未成为学者也未发财而是一无所成,或走上其它道路亦可)

 

三、同类特性型
1、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情况。通过这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由这一历史事件你能够联想到哪些历史事件?为什么?你认为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请举出两件以上。
参考答案一:因果关系类,如英国工业革命与中国的鸦片战争等。
参考答案二:同类比较类,如工业革命与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等。
参考答案三:同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如同一时期中国的康乾盛世。
其他事件。

2、某高二政治教师在讲述哲学因果关系中一因多果、一果多因时分别举了这样两个例子:20世纪初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壮大了无产阶级,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等;20世纪初,辛亥革命和一战促使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请你运用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史实再各举一例加以印证。
参考答案要点:一因多果: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产生了一系列后果:思想上出现了文艺复兴,政治上出现了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对外方面新航路开辟……
一果多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共同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现代史的下限在不断地延伸,研究的内容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中学历史教科书必须不断客观全面地反映世界形势的较新发展,不断地充实,在教科书中增加新的内容。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中学世界历史教科书的下限只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90年代初世界历史的下限定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5年,新出版的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根据新的试验大纲,其下限一直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初。如果你作为下一届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你会选择近十年来(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哪些事件写进教材?为什么?
参考答案:政治大事类:如科索沃战争、“9•11”事件等;经济大事类: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欧元正式启动等;科技大事类:如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等;国际关系类:如巴以冲突升级、伊拉克战争、朝核危机等……

4、1958年落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当年,在中国科学院现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下,研究浮雕画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渡江战役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惊天动地的革命史实。
建国以来,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如果今天我们再竖立一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话,你认为可以通过一组什么样的浮雕来体现这些“英雄群像”?
要求:不少于6幅。
参考答案要点:第一类:重大的革命运动,如抗美援朝等;第二类:“人民的好公仆”,如焦裕禄等;第三类:科技精英,如钱学森等;第四类:人民英雄,如雷锋等……

 

四、角色体验型
1、1847年,年仅19岁的容闳赴美留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留学生,回国后,他积极倡导留学教育。随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的陆续展开,出国留学成为了当时的一大潮流。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你也有这样一次出国留学的机会,你会选择哪个国家?你选择该国的理由是什么?学成后,你是否会选择回国?如果回国,你又会怎样学以致用?
请用第一人称写一篇短文。
要求:1、题目自拟。
      2、选定一具体时间。
      3、文章尽量包含以上内容
      4、想象合理,历史背景正确无误
答题思路及评分建议:
学生可任选一国,或全景式概述,或围绕某一人物、事件展开均可。如在文章中体现了学生知识面广,在某一方面的专长或对某一国家或历史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可酌情加分。
参考答案:
美国:美国是当时世界上工业最发达、政治民主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希望中国能像美国一样由殖民地发展壮大的人士会向美国学习。
英国: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历史悠久,在鸦片战争中首先对中国发动侵略,有识之士抱
法国:法国的理由有传统资本主义强国,艺术氛围浓郁,吸引了艺术人才前去学习。
日本:日本的理由有日本历史与中国相似,但明治维新后发展飞速,引发爱国之士学习的强列愿望,并且文化接近,交通便利,花费较少等原因使这一时期赴日留学人数最多。
德国:选择德国的原因是自然科学发达,严谨细致的治学风气。
俄国:选择俄国的学生多是十月革命之后,在苏俄的帮助下赴俄学习社会主义理论。
其它国家……
    如选择回国,可参加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也可从事科学研究、医学、教育、文学创作,启迪民众等合理选择皆可。

 

2、阅读以下有关东京审判的材料:
   材料一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规定,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于1946年2月18日任命澳大利亚的韦伯为首席法官,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菲律宾、加拿大、新西兰和印度10国各1名代表为法官,美国的约瑟夫•B•凯南为首席检察官。
    1946年4月29日,对东条英机等28名被告正式起诉。
经过历时两年的审判,是最终判处广田弘毅、松井石根、东条英机等7人绞刑;判处梅津美治郎等16人无期徒刑;判处东乡茂德有期徒刑20年;判处重光葵有期徒刑7年。
    材料二  在1945年12月6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美国小组一行16人离美赴东京之前,凯南(首席检察官,美国人)对美国报界表示,他认为裕仁天皇显然应该受到审判。登上飞机后,凯南收到杜鲁门总统的一封信。信中指示凯南不得对裕仁和任何皇室成员起诉。
    日本侵华部队的司令官朝香宫未被列入被告名单;为中国人民所深恶痛绝的侵华战犯冈村宁茨也逍遥法外;在中国进行了种种骇人听闻的残酷试验的日本"731细菌部队"司令官石井也不在被告之列。
    1948年4月16日,法庭宣布休庭,以进行讨论,做出最后判决。在讨论过程中,法官们在对东条英机等战犯是否应该判处绞刑的问题上发生了较大分歧。庭长韦伯主张流放,美国法官主张只将发动太平洋战争和虐待美军战俘的战犯判处死刑。中国法官要求严惩土肥原贤二和松井石根。最后法庭以6票对5票的微弱多数做出死刑判决。
    1950年11月,重光葵获释,后在日本政府内供职。这期间,其他日本在押战犯也纷纷"宣誓出狱"。
    材料三  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正式宣布,由右翼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导编写的日本2002年开始使用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
文部科学省审定“合格”的这一教科书故意不提南京大屠杀,却在远东国际军事审判部分这样写道:“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中认定,日军在1937年日中战争中,在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但是,关于这一事件,资料上有很多疑点,事实究竟如何,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见解,有关争论至今仍在继续。”有关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教科书说:“战争开始的时候,日军打败盟军,使长期在欧美殖民统治下的亚洲人增加了勇气……”关于建立伪满洲国,教科书称:“由于日本重工业的进入,满洲国在五族协和、建设王道乐土的口号下,经济得到了发展,入境的中国人等明显增多。”审定教科书中宣传战争观的章节更令人吃惊。审定版本中称:“在有核武器之前各国很容易诉诸战争。战争是外交的手段,是政治的延伸。失败的一方赔款割地,但不应该由全体国民承担道义责任。这就是这本教科书宣传的战争观和战争思想。”
根据材料一、二,如果你是一名当时记者,在东京审判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你会向谁提出什么问题?以你当年的问题为中心,结合材料三写一篇评论。
要求:1、可以是各国记者;
      2、评论要有理有据。
答题思路:
    学生可自由选择各国记者,也可自由选择提问对象,不同国籍的记者所持观点会不同,不同的提问对象,评论的中心也会不同。
参考答案一:作为美国记者,当年认为审判是公正的,保留天皇尊重了日本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感情。但根据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的所作所为,特别是日本教科书事件,有些记者可能会反思当年的审判,认为对日本军国主义处置不彻底,未让日本形成深刻的反省意识等。
参考答案二:作为中国记者,当年就认为东京审判在美国的操纵下,对日本的战争罪行清算的极不彻底,对中国人民极为不公平。近年来日本的所作所为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参考答案三:作为日本记者,当年认为东京审判清算日本的战争罪行是对的,但不清算美国投放原子弹,杀害日本无辜老百姓是不公平的,针对日本政府与右翼势力的做法,以及战后的核军备竞赛和当今核扩散使世界人民所面临的威胁,目光长远的记者可能会意识到东京审判远远未完成它的历史任务。
其他国家记者,其他中心问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