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刘桂英等:高三历史教学
何大灿:高三历史教学中
“大历史观”在高三复习
周长森:高三历史教学的
高三历史评讲课重在“五
庞友海:高三历史复习教
兴化一中历史组:高三历
对高三历史教学的反思
深圳中学高三阶段历史模
最新热门    
 
扬中高三第二次质量历史调研

时间:2009-10-18 17:50:19  来源:佚名
 

扬中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

历史试卷

200510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

①在电脑答题卡规定的地方用钢笔或圆珠笔写上姓名、考试号,并在电脑答题卡规定的地方用2 B铅笔准确填涂考试号、试题科目,以便电脑阅卷顺利进行,避免搞错或丢失考生成绩。

②将学校、班级、考试号、姓名准确填写在非选择题答卷纸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以免搞错或丢失考生成绩。

2.选择题每道试题的答案请用2 B铅笔填涂在电脑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否则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每道试题的答案请做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否则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只须将电脑答题卡和答卷纸交回,试题卷一律不要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朝的统治中心在A陕西关中地区B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C山东西部和河北东部D湖北武汉附近

2.商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农作物品种增多,后来习称的“五谷”在商周时期都已种植②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青铜器③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肥和绿肥④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3.公元前四世纪中期,在中原地区长期交战的两个诸侯国是A晋、齐B秦、魏C齐、魏D韩、魏

4.按因果关系排列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史实的先后顺序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②私田数量急剧增加③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出现④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5.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行,说明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D生产关系一定要和生产力相适应

6.(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鞅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说惠王”之“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

7.在四川出土的文物是A曾侯乙墓青铜编钟B秦始皇陵兵马俑C嵌错赏功宴乐铜壶D《妇女凤鸟图》《御龙图》

8.秦朝兼理国家监察事务的官员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九卿

9.下列事件先后顺序是①设置西域都护②卫青、霍去病最后打败匈奴③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④昭君出塞

A④③②① B③①②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10.对张骞通西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B使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C使汉朝终于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D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11.对汉朝海上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汉武帝以后开通的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B它的两端是汉朝与大秦 C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D西亚的安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丝绸转手贸易,大获其利。

12.《史记》和《汉书》都有记载的是A长平之战B昭君出塞C班超经营西域D文景之治

13.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民族融合,中原农耕规模扩大B边疆开发成就可喜C畜牧业因少数民族内迁有所扩展D北方农业总体上是恢复和发展

14.《水经注》的特点不包括A全面B系统C综合D精确

15.关于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隋朝改革府兵制有益于民族融合B唐太宗调整和健全府兵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武则天时府兵制崩溃,开始实行募兵制D唐玄宗时募兵制弊端充分暴露

16.1987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的唐代地宫里,发掘出16件越窑瓷器,同时在记录当年法门寺塔皇室供奉器物的帐单上,记载为“秘色瓷”。秘色瓷应属于A白瓷B青瓷C唐三彩D彩陶

17.开元通宝是唐朝的通用货币,促进了唐朝商业发展。它始铸于A唐高祖时期B玄宗开元年间C贞观年间D武则天统治时期

18.贞观后期,回纥各部请求开辟一条“参天可汗道”,即从唐朝通往回纥的大道,唐太宗应允,并在沿途设立驿站几十处。“参天可汗道”的历史作用有①为民族间商旅贸易提供了方便②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③加强了与西域各国和中亚地区的往来④有利于边疆开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中央政权在两广一带设郡进行管理,始于A战国B秦朝C汉朝D唐朝

 

 

20.中国的哪一数学成就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A《九章算术》B圆周率的推算方法C十进位记数法D《缀术》

21.宋朝时在各州设立的通判一职,其职责是A协助知州B掌管司法C掌管军事D监督知州

22.史载:“(北宋时期)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这表明A北宋时期土地买卖频繁,政府没有明确限制土地的兼并B北宋时期农民对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松弛,成为自耕农C北宋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D北宋时期商品经济渗透到农村

23.庆历新政的核心内容是A增加财政收入B减轻赋役,缓和阶级矛盾C增加军事力量D整顿吏治

24.元朝宣政院的主要职权是A负责对外交往B最高监察机关C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D负责传达中央政令

25.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形成与“改土归流”开始的时间分别是A元朝、明永乐年间B明朝、清康熙年间C元朝、清康熙年间D明初、明永乐年间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共计37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材料一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百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断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二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回答:(1)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的看法有何不同?(4分)

(2)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从制度角度说明你的认识。(5分)

27.读下图:(宋金对峙形势图,待扫描)

 

 

 

 

 

 

 

回答:(1)该图反映了我国哪一时期的什么政治形势?(2分)

(2)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4分)

(3)从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一局面的形成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通鉴选·杨炎与刘晏》

材料二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白居易《重赋》

材料三  雍正二年,世宗宪皇帝(即雍正皇帝),轸念人丁贫富不一,按丁输银,恐累男丁,遂摊丁银于地,计亩均派,使富豪兼并之家不得避匿,迄今永为定例,百姓咸便。……惟州县行之不公,以至力役之征,竟成虐民之政。        ——《清朝经世文编》卷三十三  张杰《均徭文》

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是古代哪两次著名的税制改革?(2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税制改革在征税标准和作用上有何相似之处?(4分)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这两次税制改革有哪些相似的弊端?(4分)

(4)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一次成功的税制改革应该具备哪些要素?(2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2分,第30题14分,第31题12分,共计38分。

29.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繁荣时期,孕育了中华文化的许多渊源。其中人本思想(重视人、肯定人的权利、价值),就是春秋战国文化的闪亮明珠。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当时的主要思想家在治国方略、人际关系、教育、用人方面的人本主张,并分析产生这些人本思想的历史背景。

30.西汉和隋唐时期,封建统治者通过怎样的制度选拔官员并防止官员滥用职权的?这些制度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1.自康熙(1661—1721)经雍正(1722—1734)至乾隆(1735—1796)的130多年,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个辉煌盛世,史称康乾盛世。但1840年的鸦片战争却以中国战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而告终,这恐怕不是康乾所能预料的。

康乾盛世前后100多年魔术般的变化,令全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有识之士们大为震惊。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1/3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一种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16页)

现在,许多专家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辉煌”。

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解释为什么人们称康乾盛世是辉煌,(4分)又凭什么称之为“悲歌”“落日”?(4分)在当今,我们应从康乾盛世“悲歌”中汲取怎样的教训?(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 BCCAD  6—10 ACBDD  11—15 BDADC  16—20 BACBC

21—25 DADCA

 

第26题13分:

(1)唐太宗认为应该加强宰相制度,以避免决策失误。(2分)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是政治混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2分)

(2)唐太宗:皇帝决断和集体讨论应结合起来。(2分)明太祖:中央政府各部门只管办事,皇帝一人决策即可。(2分)

(3)从根本上说并不矛盾。(1分)因为二者都坚持专制制度,(2分)但唐太宗要求将君主专制与宰相制统一起来,明太祖将宰相制与君主专制绝对对立起来看待,(2分)因此得出不同的结论。

 

第27题12分:

(1)宋金对峙(2分)

(2)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2分)宋金和议。(2分)

(3)有利于社会的稳定,(2分)促进南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分)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2分)

 

第28题12分:

(1)两税法;(1分)摊丁入亩。(1分)

(2)人头税减少直至取消,(1分)富人多交税。(1分)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1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1分)

(3)地方政府和贪官污吏横征暴敛,(2分)农民负担没有减轻。(2分)

(4)减轻农民负担;税收从繁到简;改革坚决彻底长效;地方政府要贯彻落实等。(答出1点即给1分,言之有理也给分,但第(4)问不超过2分)

 

第29题12分:

(1)主张:A治国方略:如老子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宽刑薄税;墨子:非攻。B人际关系:孔子:以爱人之心协调社会人际关系(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兼爱。C教育:孔子主张有教无类。D用人:墨子尚贤。(每方面举一例即给2分,共8分)。

(2)背景:A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提高和生产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B社会大变革时期,没落的奴隶主和新兴地主为维护其统治都需要争取民众支持。C人民反抗斗争也使统治者认识到人民力量的重要性。D频繁的争霸战争也突出了民众的作用。E广大平民等小生产者反对战争,渴望安定。(任答2点,每点2分,即得4分。但该问不超过4分。)

 

第30题14分:

选拔官员:西汉发展了察举制度,(1分)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1分)隋唐时期发展了科举制度,(1分)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1分)

作用:西汉察举制,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或答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西汉的统治基础。(1分)隋唐科举制,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②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③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④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满分2分。每点1分,任答2点即给满分)

防止官员滥用职权:汉武帝时期在全国设立13个州,作为监察区。(1分)每州设刺史一名,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1分)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官制,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1分)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1分)

作用:西汉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分)隋唐科举制,①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同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每点1分,共2分)

 

第31题12分:

盛世:A康乾时期,通过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镇压少数民族贵族叛乱,多民族统一国家进一步巩固;B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C封建文化和科技进一步发展;D反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每点1分,共4分)

悲歌:A空前强化封建专制统治;B经济上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文化专制,阻碍科技文化进步;D对外闭关自守。(每点1分,共4分)

避免覆辙:A与时俱进,锐意改革。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场经济。C科教兴国,大力推进科技进步。D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每点1分,共4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