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刘桂英等:高三历史教学
何大灿:高三历史教学中
“大历史观”在高三复习
周长森:高三历史教学的
高三历史评讲课重在“五
联系•渗透•
庞友海:高三历史复习教
兴化一中历史组:高三历
对高三历史教学的反思
最新热门    
 
高三文科历史高考综合模拟练习

时间:2009-10-18 17:51:24  来源:佚名
 

高三文科历史综合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们从商代甲骨文中可以看到
(A)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确切纪年 (B)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C)中国文字最初的起源状态 (D)关于划分节气的最早记载
2. 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其反映的现象是
(A)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B)教育开始普及民间 (C)各国推行儒、墨思想 (D)私人办学现象出现
3. 东汉建立后,对东汉专制政权威胁最大的是
(A)地方豪强 (B)权臣悍将 (C)宦官势力 (D)外戚势力
4. 张骞与班超出使西域,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
①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②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促进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友好往来 ④为统一的我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贡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 两宋时期,风俗画的出现和日益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A)古代绘画艺术有了新的追求 (B)受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影响
(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人们审美观念改变,认为风俗画更能反映现实生活
6. 元杂剧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主要是因为
(A)戏曲到了元代空前发达,形式和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B)《窦娥冤》在当时反响很大,并长演不衰
(C)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 (D)它把音乐、说唱、歌舞、念白熔于一炉
7.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统治者为消除民族隔阂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采用汉族封建化经济、政治制度 (B)任用汉族官吏 (C)和汉族杂居相处 (D)不会说汉话的人不许在朝中做官
8. 隋朝于鸦片战争前,统治阶级为调节官僚机构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科举制度 (B)限制地方政权 (C)调节或废除相权 (D)惩治贪官污吏,任人为贤
9. 司马富在《赫德与中国早期近代化》一文中说:“这一事件预示着中国与外国列强之间十年合作和相对协调时期的来临。”你认为司马富所说的“这一事年”是指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清政府决定向英法等“借师助剿” (D)总理衙门的建立
10. “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然则将士真善战者,岂必力争洋枪洋药乎?”以上这段摘自《曾国藩全集·秦稿二》的资料应如何理解?
(A)说明曾国藩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式武器
(B)曾国藩提出了洋枪这类新式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器”
(C)说明曾国落不没有萌发近代化意识 (D)曾国落这一观点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相悖
1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和鸦片战争后初期的新思潮的思想主要不同是
(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道路
12. 在下列早期著名的中国资本主义企业中,其地址相距最近的是
(A)发昌机器厂、陈联泰机器厂 (B)陈联泰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
(C)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D)发昌机器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13.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的含义,最重要的一点是
(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时期 (B)受到外商企业的刺激
(C)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14. 20世纪20年代国民政府进行两次北伐的最根本区别在于
(A)目的不同 (B)性质不同 (C)领导者不同 (D)作用不同
15.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红军签订《抗日停战协定》的客观因素是
(A)国民党内部爱国力量一致抗日反蒋 (B)蒋介石勾结日军进攻人民革命政府
(C)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国民党政府连连退让 (D)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6. 中共中央在抗战期间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和抗战胜利后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两个口号的共同点是
(A)为了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为了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护国共合作
(C)为了尽力争取国内和平 (D)为了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17.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民主同盟已和蒋介石集团彻底决裂 (B)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C)发动人民战争打败蒋介石 (D)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18.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主要是因为
(A)全国大陆已基本解放 (B)党的工作重心需要转移
(C)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 (D)资产阶级准备向党进攻
19. 1957年,中共发出《关于整风运动》指示前夕,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B)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C)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0.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义们的方向,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们社会的基层单位。这反映出当时
(A)党中央忽视客观规律,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党和政府加快改造步伐,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C)党和政府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 (D)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急需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1. 下列关于吉伦特派统治和雅各宾派专政的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个政权在掌权期间,都面临过投机盛行,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
(B)前者包庇国王,后者主张处死国王
(C)人民群众对待两者的态度不同 (D)两个政权在统治期间,外国侵略军都曾攻入到法国境内
22.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为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之间成立政府,当任何一种形势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就是我们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却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政府体制的原因。”引文的出处及理论依据分别是
(A)《人权宣言》、《社会契约论》(B)《权利法案》、《论法的精神》
(C)《人权宣言》、《论法的精神》(D)《独立宣言》、《社会契约论》
23. 欧洲早期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已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而登上了历史舞台。这“独立”的含义是
(A)工人运动中提出的要求已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B)有自己的组织,不再依附别的阶级
(C)在主张上和行动上都是独立的,不依附别的阶级
(D)工人运动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24. 19世纪晚期,美国两党差别消失,英国两党政策接近,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阶级矛盾趋向缓和 (B)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
(C)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级 (D)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5. 印度国大党领导的1905年反英运动和1919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共同点是
①总罢工、上街游行 ②总罢业、绝食褥告
③抵制英货、罢工罢市 ④要求“自治”不要求独立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6. 俄国二月革命和德国十一月革命,其革命成果落入资产阶级手中的相似原因是
(A)革命政党领导人未能直接领导革命(B)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C)工人士兵缺乏政治觉悟和斗争经验(D)外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27.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数国家走上民族独立的道路是
(A)通过长期武装斗争取得的 (B)通过长期政治斗争取得的
(C)在苏联的帮助下取得的 (D)通过民族民主革命取得的
28. 下列各项能说明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的是
(A)非洲有37个国家独立 (B)印度支那实现停战
(C)美国政府大量削减驻亚太地区的部队
(D)苏联丧失了对外扩张的势头

二、、材料解析题

44.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难二》载:齐恒公之时,晋客至,有司请礼,桓公曰“告促仲父者三。”(桓公一再让他“去问我的仲父。”)而优(俳优,桓公臣)笑曰“易哉为君,一曰仲父,二曰仲父。”桓公曰“吾闻君人者劳于索人,佚(佚,同逸)于使人。吾得仲父已难矣,得仲父之后,何为不易乎哉!”

材料二 据《吕氏春秋·贵公》载:管仲病甚,桓公往问之谁可为相。管仲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管仲,名夷吾,字仲)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句意是:清正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名意是:清正廉洁,但不肯接近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一闻人之过(过,过错),终身不忘。”“勿已(如不然,要么),则隰朋其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惭愧)不若黄帝,而哀(怜悯,关怀)不已若者,其于国(国,国务)也,有不闻(了解)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意思是:对于人的识别也不总是恰当的)。匆已乎,则隰朋可也。”

材料三 《吕氏春秋贵公》载:桓公后来“行私阿所爱,用竖刁虫(早:蠹曰)出于户(户:指棺材)。”
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齐桓公认为君主要用心费力去做的大事是什么?(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②据材料二,管仲通过对鲍叔牙和隰朋二人性情的比较,他认为作为一个大政治家应当必备的品质是什么?
③材料一、二和材料三相比较,可以看出,齐桓公在用人问题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4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5年,为纪念二战结束50周年,德国政府建立了一座战争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名为“恐怖之地”。座落在柏林市中心的凯特尼德基希纳大街,这里将和年展出纳粹德国卫军和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犯罪历史。该馆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有关纳粹罪 行的主要档案,供青年人了解德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德国建设部长托普费尔称这一纪念设施为“裸露的伤口”,他说,“我们需要这个经常作痛的裸露的伤口,以便时刻警惕我们”。

材料二 日本政府也在1995年建立了纪念馆。纪念馆座落在靖国神社旁边,神社里供奉着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许多战犯遗骸。纪念馆里最主要的展品是日军官兵用过的靴子和衣服,其他展品”最多也不会超出鞋带和袜子的范围“,至于展示日军罪行的展品则一件也没有。日本退武军人联合会主席崛江正夫解释说:修纪念馆的初衷是通过展出战争期间军人们用过的物品,悼念战争期间列亡的灵魂。这样,他们的子孙就能以此为荣。”

材料三 在我们中国,也有一座关于二战的纪念馆,那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日本前驻华大使中江要介在他的《中国的走向》一书中谈了他参观后的感受:……只要进门环视四周,即可看到整整齐齐排放着日中战争时期的新闻照片、各种物证等。大部分是控诉受到日本军国主义的残害而牺牲了的中国人民的情况。被日本军残杀的市民、失去父母而哭喊着的孩子,遭到奸污的妇女的惨状等,不断呈现在眼前。……而且还附贴了含有下列意义的说明:“我们日中两国人民经受了眼前所看到的不幸的历史,但以1972年的日中邦交正常化为转机,我们两国已发誓今后要子子孙孙友好下去。”
材料四 据美联社东京1995年9月30日报道: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的自由民主党将要求内阁大臣参拜靖国神社。……自民党竞选纲领要求日本首相及其内阁成员每年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以表达对保卫祖国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战争死难者的感激之情。

材料五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军费就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1990年,达300亿美元,……1994年日本军费开支为46835亿日元,约合46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据日本经济中心预测,2000年日本军费开支将达到529亿美元。
以上材料均摘自李正堂著《为什么日本不认帐》
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二、三,用一句话简要说明德、日、中三国建立纪念馆的各自目的。
②据材料二、四指出,靖国神社供奉战犯意味着什么?你对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有何评价?
③据材料二、四、五,略谈你的看法。(限100字以内)

4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美)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会是互相有利的。双方自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这种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
……
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摘自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
材料二 (中美)双方决心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为继续发展中美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共同作出重大努力。
摘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材料三 应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克林顿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于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六日至十一月三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就国际形势、中美关系以及两国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富有成果的会谈。双方同意中美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分歧;双方有重在原共同利益,决心共同本着合作和坦诚的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取得具体进展。中美……在加强双边经济发展、贸易、法律、环保、能源、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与合作友及两国军队往来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
两国元首决定,中美两国通过增进合作,对付国际上的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双方同意,从长远的观点出发,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基础上处理两国关系。
……
中美两国同意两国元首定期访问对方首都。
两国同意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建立元首间通迅联络,以便利直接联系。
两国还同意,两国内阁和次内阁级别官员定期互访,就政治、军事、安全和军控问题进行磋商。
摘自1997年《中美联合声明》

请回答:
①据以上材料,中美双方在合作领域方面有何变化?
②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中美双方在规定继续保持对话和磋商方面有何变化?>不得照抄原句)。
③你认为江泽民主席房美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

 
四、问答题

47. 江泽民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在会上的报告》指出:“一个世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请回答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分别指什么?三位伟大人物的主要贡献各是什么?

48.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巴黎公社前后国际工人运动的特点及导致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 .B 5.C 6.C 7.C 8.A 9.B 10.B
11.C 12.B 13.C 14.B 15.C 16. B 17.C 18.C 19.D
20. C 21.B 22.D 23.C 24.C 25.C 2 6.C 27.B 28.C
二、材料解析题
44. 答:
(1)挑选好可以的长付国家命运的大牙,只要找到了这样的大臣,就应当大胆放心地让他去治理国家,施展才干。
(2)谦逊与宽容。
(3)齐桓公在用人问题上,先前能秉公行事,不记私仇;后来私心偏袒,任用奸臣。说明了知人善任的重要性。
45. 答:
(1)德国:展示罪行,警戒后人;日本:悼念战争期间死亡的灵魂;中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靖国神社供奉战犯,意味着日本否定远东国际法庭的判决,站在肯定的立场上为战犯翻案。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表明他们对过去 军国主义的罪恶不但没有真正的认识和反省,反而把战犯当“英雄”进行崇拜,这是对人类的挑战!是否参拜靖国神社,成了检验日本政要对待那场侵略战争态度的试金石。
(3)日本对其罪恶的历史缺乏深刻的认识与反省,甚至进行百般抵赖和否认。
目前,日本是个经济强国,并正在向军事在历和政治大国迈进。
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尽快增强综合国力;牢记历史教训,时刻警惕军国主义复活。
46.答:
(1)材料一中只是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领域进行讨论,并只限制在人民之间进行联系和交流材料二中,合作领域扩大到经济等方面,并扩大到政府之间的联系;材料三中,合作领域十分广阔,又扩大到高层对话和磋商、法律、环何、能源、以及政治、军事、安全和军控等领域。
(2)材料一中,同意通过不同渠道,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材料三明确规定:两国元首定期访问对方首都;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建立元首间通讯联络;两国内阁和次内阁级别官员定期互访。
(3)取得最重要的成果是:共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意味着以驻谇同了必须增进合作,共同对付国际上的挑战、共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献力;也意味着美国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世界和平发展中具有不可轻视的作用。
四、问答题
47. 答:
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1)推翻统治中国几各年的君主志制制度;(2)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主要贡献:(1)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动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前,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那一时代最具有进步必珠思想。(2)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二址世纪最宝贵的精神财富。(3)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48. 答: 巴黎公社之前,工人运动基本上是自发性的,而且绝大多数属于政治斗争,并以暴力手段为主。
巴黎公社之后,组织程度提高,并以合法斗争、经济斗争为主。
造成这种不同特点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仍以剥削绝对剩余价值为主,采用加重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压低工资,雇佣童工、女工等残暴手段。在政治上,统治方式以高压政策为主。新诞生的工人阶级没有民主权利,非常困苦,生计无着,求告无门,怒极而起,因此常带有自发性、暴力性和政治性。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看到,效率才是最好的生财之道。与其以残暴手段压榨工人,还要担当激起工潮、蒙受损失的风险,不如投资科技,改进装备,靠质量和效率在市场上称雄,既可稳住工人,又能获得取更大利润。但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也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文化知识,提高素质。这就不能不给工人提供较前要好些的生活条件。在政治上,由于议会制民主的发展,工人全部或大部享有了选举权等公民权利,甚至有的国家还规定了罢工权利。工人政党和工会组织也佥地建立起来。因此,这一阶段的工人运动便演变为以经济斗争、合法斗争为主,并加强了组织性。

摘自http://www.laoluo.net/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