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海南05年初中毕业考试试
吉林省实验区05年中考历
2005学年济宁市中考历史
2005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
绍兴市05年初中升学考试
05-06学年上八年级历史
中考创新试题选之05年福
05年山东课改实验区中考
新课标四川省2005中考历
中华读书报评出2005年度
最新热门    
 
05-06学年度高三历史期末模拟题

时间:2009-10-18 17:51:51  来源:佚名
 

高三历史期末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和亲”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汉与匈奴、唐与吐蕃的“和亲”所产生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缓和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紧张关系

   B.促进了中原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C.加强了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联系

   D.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

3.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A.突厥            B.回纥            C.黑水靺鞨        D.吐蕃

4.以下诗句能反映出外来文化对我国古代建筑有重要影响的是

A.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D.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5.“鼻香茶热后,腰暖日阳中”,“桃根知酒渴,晚送一杯茶”,这几句诗反映作者所处时代饮茶风气盛行,茶叶已成为生活必需品,以此推测该诗人是:

   A. 屈原        B.陶渊明         C.曹操         D.白居易

6.“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起嘉峪,绵亘万里,分地防御”材料所指的防御对象是

A.匈奴            B.倭寇            C.蒙古            D.女真

7.《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其中“救荒”一门几乎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这表明

①我国传统科技注重实用   ②作者关心民间疾苦   ③当时灾荒的严重和政局的衰败  ④封建统治者对救荒工作的重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体现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局限性的是

A.提出了《资政新篇》                B.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利用宗教发动和组织起义            D.有严密的组织和明确的纲领

9. 早期维新思想与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想的主要不同是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C.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

10.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11.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与旧民主主义时期农民运动的本质区别是

A.采用暴力斗争的形式                 B.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斗争目标

C.斗争逐步走向统一领导               D.有先进阶级的组织领导

12.“八七会议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这里所说的“新的出路”是指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发动工人运动和城市武装暴动         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3.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党的自身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是

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②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④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局面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C.过渡时期总路线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5.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建立国家工业化初步基础的目标,主要措施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迅速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风建设的最大贡献在于 

A.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实现了党在组织问题上的拨乱反正

C.作出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决策

D.确定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7.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比较,中国在下列哪些问题上超越了当时的改革水平

①所有制形式   ②市场经济的地位   ③分配形式   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A.①③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18.对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及运作方式产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狄德罗

19.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特点包括                                        

①同封建势力进行坚决斗争     ②带有宗教色彩  

③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④开始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③④

2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在于

    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

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C.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D.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

21.比较美国的共和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正确的表述是

A.前者进步,后者落后           B.都是资产阶级专政形式

C.前者民主程度高,后者民主程度低     D.都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22.《宅地法》的实施,对美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A.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加速了西部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

C.小农经济比重越来越大         D.种植园经济不断扩大

23.1940年12月,罗斯福“炉边谈话”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国家史实,最能证实罗斯福这一论断的是

    A.英国          B.波兰            C.法国            D.西班牙

24.“完全毁灭纳粹的一切形式和制度,悼使和平与民主的敌人不致卷土重来。”这句话的最初出处应为

    A.《开罗宣言》                            B.德黑兰会议决议

    C.雅尔塔会议决议                         D.波茨坦会议决议

  25.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在战后经济发展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主要原因是

①没有建立民主化的政治模式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③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贫乏  ④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共计24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今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盖皆本也。

——黄宗羲《财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指出商鞅和黄宗羲的不同经济主张。(2分)

   (2)结合他们所处的时代分析评论两人的观点。(8分)

   (3)从商鞅到黄宗羲主张的变化给我们什么重要启示?(2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

年份

出口

进口

出超(+)或入超(-)

1913

3384088

11094775

-7706687

1918

10080756

947420

+9133336

1922

663290

18059756

-11427466

  

    材料二  1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道路梗阻,节节为后,行之愈远,则商品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另一资本家写道: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使用;我之丰实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具有怎样的发展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归纳出1922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不得摘抄原文,3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出怎样的认识?(3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计26分。

28.概况指出1960—1962年与1978年,中国共产党两次纠正自身错误采取的措施,并指出两次纠错产生了什么不同的结果。(10分)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29.结合史实概括二战后至90年代初北太平洋沿岸主要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及所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10分)指出该地区多数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D

B

D

A

C

C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D

A

B

D

D

B

B

C

C

D

 

二、材料解析题(24分)

26.(12分)

(1)不同主张: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2分)

(2)评价:商鞅在战国时期提出该主张是正确的。因为在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刚刚起步,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诸侯争霸激烈,物资特别是粮食十分缺乏,利用一切力量从事农业生产,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的地主阶级政权是十分必要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增强了秦国的力量,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4分)

黄宗羲在明清时期提出该主张也是正确的。因为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国家贫穷落后。(4分)

(3)启示: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形态也应不断发展;我们在不同时期应该有与社会相适应的主张,制定与社会相适应的政策法令。(2分)

27.(12分)

(1)特征:一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一战后又衰落。(2分)

      影响:①新文化运动兴起。②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4分)

(2)障碍:①军阀割据、关卡林立、税收沉重。②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资金、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竞争。(3分)

(3)认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缺陷: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排挤下,举步维艰,日渐萎缩,证明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3分)

三、问答题(26分)

28.(12分)

措施:

第一次:1960年党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4分)

第二次:1978年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分)

结果:

第一次:根本指导思想没有变,致使“左”倾错误发展,导致“文革”。

第二次:彻底改变指导思想,清除了“左”倾错误及根源,从而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2分)

    认识:

       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事业胜利的保障。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经济建设是中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分)

 

29.(14分)

形势:

①50—70年代,美日经济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日本位居第二。苏联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综合国力增长。70年代,韩国、新加坡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迅速实现工业化。(4分)

②70年代到80年代,美日经济进入“滞胀”阶段,两国展开激烈竞争,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8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异军突起。(4分)

③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先后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2分)

趋势:

太平洋地区将成为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世界经济多极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2分)

经验:

        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重视教育,善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2分)(G)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