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成长沙龙:关注历史教学
深圳中学:经济成长历程
蒲涛历史沙龙:必修专项
杜苇:新课程下我的专业
王叶军:高中历史教师迅
吴萌等我们和新课程一起
周明学:导师制:青年教
陈德康:长沙历史教学年
本网:祝贺“成长沙龙”
本网:历史教学名师成长
最新热门    
 
成长沙龙:“文艺复兴”讨论记要

时间:2009-10-18 17:11:38  来源:成长沙龙
 

 

本成长沙龙是一个由青年教师为主要成员构成、追求教学业务精进的团队,属于一般性质的民间社团。它始建于2005年,发起人为首都师范大学杨朝晖老师。沙龙是这些历史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舞台。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成长”。活动方式是座谈研讨、聚会交流、集体听课备课等形式。2007年11月,本沙龙在历史课程网建立博客群,以广交各路同道,督促成员奋进。


记录人:袁岂凡

(本次活动参加成员:杨朝晖老师、陈亚东、李鹏、赵博、张清利、常志伟、宋小亮、王小俊、黄晨、翟涛)

赵 博:先表示感谢。(第13课 文艺复兴的人文风采  丰台试验学校 赵博)学校接的一个课题,受命要做一节课。原本计划将本课作为沙龙活动的一部分,后来杨老师建议上个层次,形成北京市级的课程。由于时间原因,文件发送比较迟缓,没有及时把资料发给大家,十分抱歉。

杨老师:今天大家给赵博帮个忙,他要在北京市做一节课:《第13课 文艺复兴的人文风采》。今天新增加一个伙伴——宋小亮(山东)。

赵 博:大致的设计思路是:

【教材分析】这套教材强调文化历程。主流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凸显出来。强调欧洲的精神文明流程。针对这节课而言,“文艺复兴”还是采取了比较传统的分析和认识。另外一个思考就是,如何体现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释。文艺复兴的践行,尤其可资借鉴。教材的结构还是比较完整的。教材也比较体现人文学科的特点。岳麓书社的教材处理得很好。呈现了历史学科的时空。教材结构比较科学和合理。

【学情分析】这里我也不说太多了。学生,高二的,都不是特别能被调动。如何挖掘他们的能动性是值得思考的。要提出有梯度的问题来创设情景。知识储备来看,很表面、很肤浅。尤其对“人文主义”概念性的理解,很欠缺。如何由情入里、由浅入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本人尝试通过,“趣味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直观欣赏与理性评析相结合,个人感受与协作体会相结合” ,来达成设计意图。力图避免陷入美术欣赏或文学赏析的学科窠臼……。

【重点】人文主义的含义。【难点】由学习文艺复兴而引发的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知识与能力】分析归纳。【情感态度价值观】略。【教学过程】导入卡通图片。老鼠——鼠疫——黑死病。难道仅仅一场鼠疫就能导致文艺复兴吗?

精神鼠疫——中世纪宗教束缚对人们思想意识的专职压迫无以复加,人们不能怀疑上帝,不能违背天主教会……。

意大利的兴起。

为什么一千年的宗教束缚能够在14世纪取得突破?第六天第10个故事。抨击教会的虚伪。比德拉克的作品更多地描写关于爱情的事情。

“艺坛三杰”创作的与中世纪同类题材的区别。请你说说他们各自作品的特点。

文艺复兴扩展期的巨匠代表——莎士比亚(16世纪)。要体现不同模块之间的衔接。

请概括文艺复兴巨匠们的思想主张。反对什么、主张什么,体现“人文主义”的思潮。

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有什么联系?人文主义与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有什么联系?说是复古,其实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萌生新的思想?如何对传统文化做出新的解释。

结合自己的知识谈谈文艺复兴的历史贡献。康天意《文明的狂飙急进时代》

“文艺复兴”的意义:加入“推动文明进程”。

回顾:为何会发生鼠疫?猫被大量地杀害。可以导“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观点。火的战车,体现那个时代的热情,激烈的时代。

“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释。

杨老师点评:李鹏也上过这一课。我们现在有四个成员认识过这一课。原有的课的套路和立意是什么,我们怎样突破。如果要突破的话,要欲破哪些概念、哪些思想、哪些方法。我们目前的立意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李 鹏:我的立意是以人为本。达芬奇的画用了《蒙娜丽莎》,学生分析得比较多。围绕人性的复苏和理性。导入也是从反复的对比来实现的。中世纪的哪些东西值得讴歌。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然后文艺复兴是以“人”为中心。通过作品突出人性。得出结论:这是一个需要知识,需要理性的时代。“以前……,现在……”背后隐含的文艺复兴的价值观。

杨老师点评:李鹏当初最大的亮点是导入。文艺复兴和现代孩子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当我们学完了这节课后,我们要让孩子学到什么?我从一个角度切入,立意的角度很多,取舍的标准是学生、是学生的发展,我们要从对学生发展影响最深的角度去立意。我们的历史课是教育,要从教育的角度立意。

到底什么是人性?如何认识文艺复兴?现在有现成的方法和结论,我们怎么去看。如果它是思想解放,那解放的是什么?如果从教育的角度立意,那么这节课与学生现实生活最紧密的联系是什么?如果学生学完了之后,历史是历史,他是他,那这节课就和他没有关系。我们怎样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我们的设问、设置的几个“台阶”。我们的“过程与方法”应该是学生认知的“过程”。赵博的设计很好,他注重整体立意去看这节课。要整体地去看这节课能够给孩子们的思考。这节课的风格,高二的和高一的是不同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这节课的风格也是可以思考的。这么多那容,如何不落窠臼,也是一个取舍的问题。我们设计的不同的架构、方式,和我们最后要孩子们达到的认识是有联系的。我觉得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我想今天核心的概念是“立意”。我们如何从我们擅长的角度立意。

翟 涛:我觉得大家从知识和对事情的理解上看,感觉大家都比较成熟。赵博刚才的设计来看,水平很高了。关于文艺复兴,我脑子里想的不是首先是立意,而是技巧等等。我们思考的主要是创设情景。有人以逻辑来思考历史的比较多。我的思路可能是,从具体的事情来,具体对具体,不追求上升到高度。我总会留一些具体的鲜活的东西。任何人只见的沟通,可理解性在于“我说的东西,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具体对具体”可能比较好。中世纪一半都是40多岁才开始结婚,反人性的东西太多。把中国的现实移情到西方,可能更容易理解。赵老师设计的耗子、猫都是很具体的,挺完整的。一节课容量这么大的情况下,能完成这么多教学目标,是很不容易。必须要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尽量的给些鲜活的东西。操作起来,我的建议是,尽量具体些,找些感同身受的东西。把很多极端的例子一摆,结论就很好得出来。【杨老师点评:不要空洞地说教,而是要让学生悟出来。如何跟孩子沟通起来,这是让教育发生影响的最今本条件。……如何让孩子的思维打开,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如何通俗地把一节课讲清楚。历史出现了文艺复兴这么一个运动。就一定有它的理由。文艺复兴。】【李鹏点评:发散性并不强,但是最后要收回来。……同样选择《十日谈》,你选择什么故事?人性、理性我们用很简单的概念去归纳,也不是很容易。人性太复杂了。……“文艺复兴”,“复”的是表面的东西,“兴”的是新的东西。】我强调的就是对比。“中世纪被压了一千年”这句话本身是不对的,它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其实有很多的暗流涌动的。真正推敲起来,教科书上有很多不合适的结论。比德拉克的言论不见得是反对教会的,可能要强调他伸张的是什么。

古希腊的文艺是什么?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人是万物的尺度。

黄 晨:我的理解就是文艺复兴是人在解放自己;启蒙运动是人在规范自己、约束自己。

杨老师点评:到了文艺复兴的时候,是对人的再反思。如何由理性走向科学时代。人类不断地去思考。我觉得应该抓住“黑死病”。因为这个东西促使人们去思考生死的问题。如果没有这样的灾难,可能没有人思考自身的生死问题,大家都麻木地生活。灾难谁也不可避免,·恰恰是这种灾难引发了人们对自身的重新思考。人们会去想,我到底应该怎样的活?人说没了就没了。对黑死病的挖掘,恰恰可以和教育的思考密切相关。比如汶川地震,都能引起学生对生死的思考。人类面对的这样的不可抗拒的灾害面前,引发再思考。灾难面前生死平等。如何去活着?这样就和孩子们的生活紧密的相连了。这样就可以不必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传统地联系起来。这样把人性和孩子的生活更密切地联系起来了。到底应该怎样去生?如何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这是要带给孩子一辈子的思考。中世纪的欧洲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我觉得这节课挖掘、渲染得不够。我们如果做足了文章,就不用我们解释太多,学生就能够自然理解。立意可以有主有辅,但是不宜太多。

陈亚东:人文主义一定要说好。赵师兄以前的设计,内容太多。这里应该说得更充分一点。

袁岂凡:我有一个问题: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在“人的发现”这个问题上,究竟谁的作用更大一点?我没有深入挖掘过“文艺复兴”这个课题,一直很迷惑两者的地位。而我看过的书中,似乎对宗教改革的影响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都更加肯定,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否正确或者合适。

李 鹏:我的理解是,文艺复兴是对人的发现;宗教改革是对宗教的再发现。

杨老师点评:我们在讲宗教的“禁欲”等等内容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注意度的问题。

常志伟:宗教改革是针对教皇、教会。不反圣经。

翟 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不是反基督教,而是反教皇教会。文艺复兴有一个重要因素,基督教在发展中,基督教是一个知识性的宗教,是一个理性的宗教,是一个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宗教。文艺复兴是复兴了古希腊罗马的思维习惯。宗教改革恰恰相反,它是反理性的。

宋小亮:我们常常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去谈。文艺复兴除了在精神上还在艺术和文化上,都复兴到古希腊最高的水平。中世纪近千年的时间里,文学、美学方面的创新不足,甚至倒退。罗马教皇对诗歌如何写,都是有约束的。文艺复兴并不是公然对抗,而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对人的影响,是我们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在中世纪很长的时间内,教皇是不允许人们画像的。因为他们不搞偶像崇拜。中世纪的画相当呆板,是一种平面效果。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则出现了立体效果。

李  静:让学生学会思考人生,思考生存、生命和生活。让学生懂得文艺复兴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影响很大。

陈亚东:核心还是如何看待人生。但是关于“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释”这个立意就不要考虑了。

李 鹏:我更侧重的是教师的引导,不是把材料等内容都摆出来。“背景”有时间的话还是可以引出来,“原因”是比较传统的东西。

杨老师点评:原因还是要归纳式地呈现。今天回去之后,要做好“立意”,然后就是做好几个关键式的“设问”。拿出学情分析反而证据来。

翟 涛:文艺复兴从“人性”的角度来切入,也有风险。学生可能因此质疑为什么要让我们穿校服?为什么不让我们谈恋爱?为什么要听你的?【杨老师点评:这里还有一个立意就是西方人有西方人的传统文化,东方人有东方人的文化传统。】这里还存在一个立意就是,东方人为什么要学习文艺复兴。

 

 

 

 

历史课程网历史博客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历史教研互动社区

http://eblog.cersp.com/eblog.asp?usertype=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