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
傅元根:点评《中国民族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专题Ⅲ专题二第3课 《中
专题Ⅲ专题二第2课 《中
赵德祥:评华师版《中国
刘伟:评高中教材《中国
最新热门    
 
《中史参》:新年向读者诉心声

时间:2009-10-18 17:12:42  来源:《中史参…
 

 

喜忧自知 热切企盼

——新年向读者诉心声

 

任鹏杰 张艳云

(原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1~2期卷首)

 

 

 春节来临,我们代表《中史参》全体编职人员,向各位读者朋友鞠躬拜年!

 

  鼠年之喜,早已洋溢于《中史参》的里里外外。瞧!丰子恺先生的漫画《爆竹一声除旧》跃然于封面就足以叫人喜上眉梢,封二的一组鼠相漫画也出自丰子恺先生手笔,仔细琢磨《解放》《哀鸣》《拾遗》《老鼠做亲》《鼠救缢妇》《群鼠应声》《鼠母救子》画意,发现这“鼠性”竟个个心地善良“人性”十足,你内心也许会惊呼:何喜胜过人性之喜?!

 

  除旧迎新,“猪”走“鼠”来,说及人性一语,我们感慨万端。或许因为我们都是学历史的,俱知历史是研究人性或者“人”的学问,而历史教育则是通过“历史”教学,帮助学生“长大成人”的艺术,亦即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的艺术。历史教育在本质上说,其实就是一种引导学生领悟生活的艺术。这一艺术的“北斗星”,毫无疑问地是人性之真善美。可以说,聂幼犁等先生为修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所做的努力,无非就是要进一步诠释历史教育究竟需要怎样的课程。

 

  有效历史教育大讨论的突出功绩,就在于探讨了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探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认识到了学习的原动力来自学生等问题,殊可称道。不过,讨论也有一些缺陷令人担忧,那就是对“历史”内容本身的关注过少,似有空转的风磨之感,这便是赵亚夫先生在另一方面为什么要强调历史学的原动力来自历史学、而冯一下等先生也呼吁更新历史知识和史观的原因所在了。历史教育应以“内容为王”,课改在某地方出现了或多或少淡化历史知识、单纯追求方法的做法,无疑是危险的,必须加以警惕。

 

  本刊新近推出“有效评价”新课题,希望能够与“有效教学”的深入讨论并步进行,也是因为“有效教学”与“有效评价”本来就是有效教育研究的一体两面。吴磊老师的系列文章已经为此开了一个好头,参与研究的老师愈来愈多,这是好兆头。与此同时,本期推出的新选题《高中历史教学与高考模块重点问题探索》,便是教学和考试研究的创新,旨在选取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与考试的重要问题加以深入探索,显然这是一个在理念、知识、史观上富有极大挑战性的新课题,今年只是尝试,只做个“引子”,希望同仁们就什么才是重要“问题”、如何“探索”这些问题,继续献计献策。

 

  我们以为,探索历史,需要同时用三种镜头:一是“显微镜”的镜头,用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观察历史与人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细节;二是“多棱镜”的镜头,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认识和理解历史的多样性;三是“望远镜”的镜头,从远处观察人类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在整体上把握历史走向。其实,这是把历史教育升华为引领人们领悟生活的艺术的精髓所在,本刊“征题精选”栏目主题词已经改为“显微镜、多棱镜、望远镜”,“三种镜头”其实反映了我们的办刊眼光,我们必然会用这眼光看待所有栏目。

 

  显然,观察历史的三种镜头,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敏锐的思想和眼光,由此亦不难发现,阅读与思考,便是我们每天须臾不可或缺的事。本刊从本期起开辟“走近名师”新栏目,将陆续刊登李惠军、李晓风、全仁经、王雄、李建红等名师近乎自传性质的佳作,各自介绍自己如何因为阅读与思考丰富了历史知识、改变了史观、改变了课堂甚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能够成为很多人心目中大师级的中学教师,自然少不了可感可叹的酸甜苦辣,希望这些文字能够给年轻的老师们一定启发。顺便提及,为了读者朋友能够借助阅读以更新知识,本刊也将增加“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内容的分量,欢迎读者朋友积极撰稿投稿,或推介历史名著中的具体精彩内容。

 

  能够不断阅读与思考,研究才会有突破。一些读者朋友往往埋怨投稿屡投不中,我们感觉其主要原因是稿件选题太大、内容太空,没有“生活”。殊不知,教育即生活,师生共同生活的课堂才是选题的真正源泉所在,抓住课堂就不愁没有好选题,抓住课堂就不愁没有精彩内容,关键是要善于观察、记录、归纳、整理、研究日常课堂尤其学生在不同课堂上的各种表现。教学文章的基本准据是真实可信,能够生动地反映师生教学生活的状况及其转变,文中涉及的学生最好能准确地报出他们的真名实姓,以示对学生的尊重,而不是一味地称“学生一,学生二,学生三……”或“学生甲,学生乙,学生丙……”。

 

  我们还特别设想,在近两三年里加大力度,进一步建设好三支作者队伍——中学一线老师作者队伍、各地专职教研员作者队伍、高校(包括各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史学专家和教学论专家作者队伍。我们将正式启动教研员专栏,高校作者队伍将由赵亚夫、黄牧航等专家与本刊编辑部共同组织建立,并逐步用课题研究的方式,让三支作者队伍加强互动交流。企盼各路豪杰踊跃参与新课程研究,积极推动课程改革。

 

  猪年的喜忧已退居身后,成为过去。不过,这过去了的有些事,无论喜忧,将变为“历史”留在鼠年,也许更久,供我们思索并借此热切企盼历史教育美好的未来……

 

  但愿,因为一个个历史老师,因为老师你的照耀,中国历史教育升起一圈圈迷人的光华;也愿你记得,这光华的背后,有一个为你分担过忧苦的朋友叫《中史参》……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