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秋水斜阳博客:07年第一
秋水伊人:新课程改革的
秋水斜阳博客:感觉很悲
秋雨斜阳:导言课教学设
秋雨斜阳:人民版走向大
推荐:秋雨斜阳老师的历
斜阳残照徽州梦
最新热门    
 
秋水斜阳:感谢鸦片战争?案例点评

时间:2009-10-18 17:14:49  来源:秋水斜阳
 

《应该感谢鸦片战争吗?》案例点评阅读点滴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课前设计的问题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的案例,既有史实的回顾,又有理性的升华;既有正面的交锋,又有共同的深入;既有历史的评价,又有现实的思考……。研究性学习应当提倡这种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精心设计的费时少、“切口小”、深分析、求实效的方式。

 

 

    从“背景介绍”看到,该课题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偶然”、“顿受启发”得来的,其实,是“必然”通过“偶然”开辟了教学的思路。如果没有教师对自己学生的长期培养与了解,没有对“鸦片战争的影响”的深思熟虑,没有使学生得到最佳发展的追求,网上的这篇文章即使放在眼皮底下,也许不会成为这堂课的资源。

 

 

    如果以学生的有效发展为教学的最高宗旨,即使是同样的内容,由于学生不同,上法也应不同。所以,教学过程仍然是重要的课程开发过程。从教师方面看,是在思想上“以学生为主体”,在职能上以自己为主导的与学生共同开发的过程。据此,我们来看讨论的设计与进行情况,教师的智慧与创造主要有三:

 

 

一、     目标定位的探索。

 

面对已在初中学过“鸦片战争”,(——这让我想到我的课堂教学。的确高中历史教材很多内容都是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或课外阅读中早已接触过的东西。而我在日常教学中是怎么处理的呢?首先,对教材内容没有贯彻自始至终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区别对待。没能做到学生知道的少讲,或深讲。更多就是炒冷饭。这可能是学生对高中历史提不起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即使意识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后,没有在相同知识点的扩充提升上下功夫。这是备课不勤不充分的表现。)而且“基础较扎实,富有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探究学习动机”的高三(文科班)学生,本次再学的目标该如何定位?教师的定位是——让学生在对那场战争作“理性思考”中,“调动他们多渠道获取史料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史料评说历史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辨证史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既体现了对一般高中生的要求,又注意了特定的本班学生的需要。理性的思考不仅有助于他们重温和巩固已知的史实,而且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视野,深入对鸦片战争使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变化的认识,培养从史料到史实、观点的思辨与运用能力,形成面对“屈辱”“在抗争中崛起,在探索中振兴”的价值观。(——哦,对于学生已经接触过的史实,可以在提高认识和价值观方面下功夫了。)

 

 

二、     教学模式的选择。

 

与目标相适应,整堂课教师采用了“讲授”加“问题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非常务实。先讲授,有利于学生用较短的时间重温无需讨论的基本观点——鸦片战争打开了古老中国紧闭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不仅为探究问题留出了课堂讨论的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为进一步思考“还有什么客观影响”的讨论铺垫了前提。在此前提下,抛出“应该感谢鸦片战争”的材料,可以使“应该感谢鸦片战争吗”的讨论既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又有一个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对立的观点,在理性层面上引起学生的情感震荡和兴趣,使讨论有较高的起点。从而,使完成这两种“不同”评价观点相统一的讨论过程就自然地成为辩证思维的训练过程,感悟没有情感的历史不是历史,而只有情感的历史是非理性的历史。(——这种教学过程的设计值得深入学习啊。可以反思自己在过去的教学中有没有无意识的运用。以后在教学中该有意识的注意了。)

 

 

 

 

三、     讨论方向的把握。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有三次重要插话,可见其教学宗旨与策略。

 

 

生一、二、三的开头很激烈。生一认为不应该感谢鸦片战争,依据是“如果没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近代化也许会更快”。生二显然同意“感谢”,直指其要害,提出由于缺乏条件,中国自行进入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生三补充生二,“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给中国的猝然一击,……中国会被更远地抛在世界潮流之后”。这三位同学的优点是都能针对对方或己方的关键发言,并有用史实说明观点的意识。然而,都有急于敲定“应不应该感谢”的倾向,偏离了教师一开始提出的问题讨论的方向“我们除了感受到屈辱之外,还能得到哪些认识”?致使各自的论述或思想方法不同程度地有所偏执,并可能使问题越扯越远。此时,引导学生用“认识决定情感”的理性方法来克服用“情感决定认识”的非理性方法就非常重要。老师及时指出“能否转换一下角度”?使讨论重新回到“认识”鸦片战争的影响上来。不用“该不该感谢”的方式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奋,而不重“认识”,则不可能有理性的态度,看来,这两条教师都注意到了。(——“该不该感谢”材料的引入只是一个手段,真正的目的在理性认识的提升。“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趣味性与思维洗礼的完美结合。)

 

 

老师的第二、三次插话都以生四的发言为由头。一是生四指出“我们不能忘记那场战争,因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从这场战争中吸取教训。……避免中华民族悲剧的重演”,教师立即予以肯定。这样,既强调了应当讨论“认识”,又鼓励了生四的机敏;二是生四根据教师的要求,用中、外比较,分析史实的方法说明自己“明朝初期开始中国就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观点后,老师报以掌声,并作了画龙点睛式的评价,点明生四用的是比较法,然后要求继续讨论“刚才的话题”。将这两次插话合起来看可以发现,老师巧妙地利用了生四的发言,因势利导地向学生强调了应当讨论什么和怎样讨论。此举看起来信手拈来,却蕴含了老师多年的经验积累。(——不经意处却是高深功力的流露和展示。课堂应对机智的魅力和神韵。有待锤炼。)

 

 

对这场讨论教师作了反思,认为“困惑和存在的问题”是在教学中,“如何选定值得探究的题目,并把探究引向深入?对一些敏感问题,研究和探讨是否应该有一个‘度’”?在我看来,前一个问题老师已经用自己的实践作了回答——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巩固、激活和拓展知识,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的,符合实际教学条件、有较高“性价比”的题目,就是值得探究的题目。至于敏感问题及其“度”的问题,既然是“敏感”,就说明该问题相当复杂,并可能与主流说法有抵牾,可能“敏感”在史实本身,可能“敏感”在后人的评价,也可能两者皆有。学生不提,教师不必提,因为它远超出学生能思考的程度,不仅没有探究的价值,而且反倒有引起“混乱”的危险。学生提出来了,教师如何处理?一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也是一种教学,是以身作则的治史态度、学风的教育;二是告知确有不同的说法和问题的“敏感”所在。告知治史如断案,要学会重视与理解不同的观点,但不要盲从轻信。要大胆置疑,更要谨慎求证;三是告知史学问题多多,现在花很大功夫去探究“敏感”问题是否适时和符合学习策略——暂时放弃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高明的有效学习。如果还有极少数同学有条件并愿意探究,则可以告知他们去看哪些材料或从那些方向寻找材料,独立思考后再行个别讨论。

 

 

现在有许多情况是面对无法避免的总有滞后问题的教材,有些教师往往将已经不“敏感”的问题当作“敏感”问题,把可以“说清楚”的问题当成“说不清楚”的问题。时至去年,还有教师将农民起义的作用与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与作用,美国内战的原因、宗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助长因素,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地位变化及其面临的发展与危机,联合国的性质与作用,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的有关史实与评价,战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贸易逆差的原因,国家的职能,文学艺术的人性与阶级性,宗教的起源与作用等史学界甚至政界都早已明确的问题当作“敏感”的“说不清楚”的问题,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就有坐井观天、作茧自缚之嫌了。(——史学知识和认识要与时俱进。不能闭门造车。要丰富扩充阅读面,广泛猎取旧知新识、新知新识。工程巨大啊。时不我待。不能浪费时间。)史学领域是受极左思潮影响的重灾区,这不仅表现在对具体史实的理解、评价上,而且潜藏在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里。近几年,一方面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但另一方面,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成果也不断涌现。中学历史教师不能只凭教材、教参上课,应当时刻关心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及其新的进展。(——关心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这一点做得太不够了。现实条件的有限,周围风气也很不浓厚。要客服万难。锐意进取。研究一词远远谈不上啊。)有研究型教师(至少是关心研究的学习型教师),才可能有务实的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进行课程的再开发,有效而可靠地培养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学生。

 

 

 

 

本课讨论的“应该感谢鸦片战争吗”问题,其实质是如何认识鸦片战争的客观作用与影响的问题。讲“另一面”之所以会使人感到“敏感”,是因为极左思潮的长期干扰和教材出于多种原因只分析了一个方面。在史学上,即使在政治上,鸦片战争的客观作用与影响原本不属“敏感”问题。这只要读一读马克思在当时写的评论就知道了。马克思说:“中国皇帝为了制止臣民的自杀行为,既禁止外国人输入这种毒品,又禁止中国人吸食这种毒品,而东印度公司却迅速地把在印度种植鸦片以及向中国私卖鸦片变成自己财政系统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半野蛮人维护道德原则,而文明人却以发财的原则来对抗。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事,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卖贵卖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甚至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造出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26页)(——马恩选集,对于我,几于天书啊。一直未能阅读。粗略浏览也谈不上,更别提仔细研读,像教授这样信手拈来了。)显然,马克思是讲了两面的,如果用形而上学的逻辑去理解,几乎是不通的,只有用史实去检验,才能体会到这段话的真理性就在于其矛盾性——不仅准确地概述了鸦片战争双方的动机、性质、后果,评论了事件的正义性、道德性、进步性问题,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即在人类过去的文明史中,这些要素之间或原则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一致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如今,承认马克思的这个评论,丝毫不会有损于我们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也不会存在过去曾经有过的政治问题。

 

 

应当说,本次研究性学习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如果说还有什么可以商榷的话,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呵呵,如此完美的案例还能指出可待商榷之处几方面几小点。这需要什么样的判断力、识别力,还需要何等的耐心和细致啊。难怪宽老师说比较教授的点评,他的写按语就不算什么了。如此的长者不能不令人敬佩!)

 

 

一是目标的具体性不足。“研究背景中”用“意想不到的效果”来统领目标,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比用其他方式上这堂课有更好的效果;二是超出教师预想的效果。前者是可以课前具体设计的,后者需临场决策。目标的具体和策略性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如:“多渠道获取史料”,本课突出的是哪一种、什么特点的渠道?“灵活运用基本原理”,指哪一或几个基本原理?用在什么类型或复杂程度的问题中?用到什么程度?“辨证史观”,指哪一种辩证?辩证什么类型、何种情况的历史?“正确的价值观”,指认识什么问题、什么类型的价值观?“口语表达水平”指哪一类型?达到什么水平?(——所以这里是否有套话之嫌。能够说出这样的理论性语言也是一种水平了。想到上次片段设计比赛。在设计理论这一环节,很多人都是长篇大论,而我只有简单的两三句话。)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