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
傅元根:点评《中国民族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专题Ⅲ专题二第3课 《中
专题Ⅲ专题二第2课 《中
赵德祥:评华师版《中国
刘伟:评高中教材《中国
最新热门    
 
《中史参》博客:倾听心灵的声音

时间:2009-10-18 17:14:51  来源:徐赐成
 
 
徐赐成:倾听心灵的声音
[ 2007-4-12 8:35:00 | By: 中史参 ]
 

 

2007.4.10  西安  多云转晴  11℃26℃

 

 

倾听心灵的声音

 

徐赐成

 

今天早上在车上听广播主持人读报,其中一条是某地进行一项心理实验:将几位心理学家和参与实验人员,连续一个星期关在只有五六平方米的小房内,不能上网,也没有电话和手机,一日三餐是由工作人员送来的两菜一汤。每天的任务只有一项——认真反思三个问题:别人为我做了什么?我为别人做了什么?我给别人添了什么麻烦?实验结束后,参与实验的人都说感觉很好,真正体会到了“吾日三省吾身”的价值和魅力,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认识得更全面了,自己的幸福感大大增强了。主持人最后评论说:处在现代生活压力下的人们,每日为名利所累,内心开始荒芜起来,看来,这是一个好方法,提倡大家去试试。

 

中午,收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四期。首先被封面上《不期而至》的画面所震撼。画面反映的是“一位多年遭遇流放深受折磨的革命者突然回家的瞬间,他与家人互相引起惊愕的反应”。看到画面时我不禁担心起,我们会不会在某个突然惊醒的瞬间不认识自己了呢?如果我们一味顺从名利的驱使,最终将失去“我之为我”的凭据!封二泰戈尔的《我在,我迈步,我成长: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更是直陈对于我们的忠告:“不独心灵过度的享受,外界的奢侈品,灯红酒绿,也令我们麻木。外界的奢侈品稀少时,方能找回高洁的自我。”“你应与淡泊相伴!”

 

是啊,我们多么需要有人来不断提醒,因为我们往往身陷其中而不自知。昨晚一位同学打电话来述说与她的同事争端:某一“主科”的作业让学生用了两个半小时仍无法完成,作为班主任的她不得不去老师交涉,结果未能免于争执。这种现象比较普遍,造成的原因说复杂也简单,就是不把人当人。究竟为了什么?

 

生活是现实的,生存是重要的,但不是全部。圣人的作为我们难以企及,但可以作为参照:庄子是有着深刻思想的哲人和诗人,一生却过着贫困的生活,并始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有一次,他穿着有补丁的布衣和破鞋去访问魏王,魏王问他何以如此潦倒,庄子说,我是穷,却不是潦倒,是所谓生不逢时。他把自己比作落在荆棘丛里的猿猴,“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没有办法。《史记》中记载,楚威王听说庄子很有才能,派了两名使者,以厚币礼聘,请他作相。庄子说:“千金、相位确是重利尊位,但这好比祭祀用的牛,喂养多年便给它批上绣花衣裳送到太庙作祭品。我宁愿像条鱼,在污泥浊水中自得其乐。”

 

借用前面所提到的心理实验,我们或许应该也反省三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教?”“我们教给学生什么和怎样教?”“我们的教学中有没有反教育的行为?”

 

我们应该反省,“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

                

                                      (转自“学史通灵”博客)

 

 

 

 
阅读全文(71) | 回复(5) | 引用通告(0) | 鲜花() | 编辑
  • 上一篇:一则资料的启示
  • 下一篇:中史参:您说了,大家都高兴!
 
No.1 讨论:徐赐成:倾听心灵的声音
[ 2007-4-12 9:58:00 | By: 博雅  ]
 
说得太好了,我们往往忙碌来不及或懒得反思,经常重复低效的教学,大拿你的心灵有过反思么?,在行动中有无改变?,有没有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2 讨论:徐赐成:倾听心灵的声音
[ 2007-4-12 10:45:00 | By: 晚凉中的杜苇  ]
 
现在大家都在提“反思”,问题是我们在反思什么?思考了就等于反思了吗?在反思过程的同时,我们如何反思效果?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3 讨论:徐赐成:倾听心灵的声音
[ 2007-4-12 13:48:00 | By: 学史通灵(游客) ]
 
“反思”,是一个很热闹的字眼,所以,杜苇老师提出要反思“反思”。要说“反思”的效果,我觉得凡事要弄清楚“为什么这样做”和“做得怎样”。日积月累就有效果。其实,我更喜欢“反省”。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4 讨论:徐赐成:倾听心灵的声音
[ 2007-4-12 18:53:00 | By: 中史参/张艳云  ]
 
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学科本身就有反思性特征。只有不断地反思过去、反思现实,不断地追问过去、现实的生存方式、状态是否合理以及如何改善,才能保持一种求真、求美、求善的态度。
有了反思、反省,就有超越、创造的可能!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5 讨论:徐赐成:倾听心灵的声音
[ 2007-4-12 21:29:00 | By: 徐赐成(游客) ]
 

凡事我曾努力,成败主要在我。

 

 
欢迎访问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博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