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张荣锁:将历史人物“立
张荣锁:新教材重大缺陷
张荣锁:历史教学如何使
张荣锁:新课改后历史课
任鹏杰、张荣锁:“闻闻
张荣锁:学生评价宜采取
最新热门    
 
张荣锁:精神统率下的知识

时间:2009-10-18 17:17:35  来源:张荣锁
 

 

精神统率下的知识

张荣锁

——历史知识与精神等的关系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没有丰富的知识,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知识的塔基越扎实、宽广,塔就垒得越高。学者汤一介在接受中央十台记者采访时说:我还不敢称哲学家,因为我很难将自己的思想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没有前一辈哲学家那样深厚的功底。由此可见丰厚知识的重要性。房龙在《宽容》一书的序言里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在宁静的无知的山谷里”,有一群保守愚昧的“山民”因缺乏外界知识而又拒绝了解外界知识,几乎导致灭亡的故事。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西方国家的知识了解太少。只有熟悉古今中外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物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开阔眼界,使我们不至于成为井底之蛙(《新课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如它将古今中外的政治知识合为一本)。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讲,假如不了解古代雅典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成员的组成及各自的职能,不了解古代雅典在选举、讨论、决策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情况而去空谈民主,很可能产生对民主理解的偏差,也很难反过头来看清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特点。对于一个西方人来说,如果不具备一点中国哲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道家、禅宗),他可能永远看不懂中国的山水画,听不懂中国的《高山流水》。对于现代人来说,不熟悉唐诗宋词,则永远不懂古人的精神境界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不去看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对话,则无法明白古代雅典哲学家的思想达到了怎样的深度。

 

我国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在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因此我想重点谈下面一个问题:在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注意不能将全部精力用在机械地堆积知识上。我们一定要在某种精神统率下去学习掌握知识。(所谓死知识,就是无灵之肉,就是没有精神贯注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这样一条规律性才开始起作用: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去获取新的知识就越容易。”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常人穷毕生经历也难熟其千万分之一。过去有人说:一事不知乃书生之耻。现在看来,这话说得太过。历史知识多如宇宙中的繁星、大地上的沙石,就算学富五车之士,恐怕也要因不知太多而羞耻千百万次了。

 

 

 

    因“生有涯,而知无涯”,所以,我们不必让学生把百分之百的精力用在丰富知识上。我们必须明确,掌握知识是为了提高解决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学会过有意义、有情趣、有价值的生活。单纯、机械地堆积知识是非常有害的。例如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极为不利。而适当留有空白,不让知识堆满大脑,有的时候可能反而更有利于发挥创造力。当我们进入一个房间,如果房内堆满了杂乱无序的东西,那么我们的活动范围就会受到限制。同理,如果我们只一味地往脑袋里灌满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反而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发挥的余地和创造力。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话没错,但如果只知道堆积知识,那么知识的力量就会大打折扣了。现在,我们的教育给学生灌满了知识,但我们的学生却丧失了创造力。有不少给人类做出巨大创造性贡献的人,其知识在某一段时间内,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欠缺的,如果按我们现在的考试排名法,名次一定很差劲。但正是这些“缺少”知识的人却因少受知识的束缚,余留的创造空间大,反而可以做出惊人的创举。例如爱迪生、瓦特、莱特兄弟、牛顿、爱因斯坦等等,都是在某段时间内被公认的知识欠缺的人。有的学历低得可以忽略不计,象瓦特、梵高、史蒂芬孙、罗丹、齐白石、胡如雷、傅抱石等等。象爱迪生、爱因斯坦这样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曾被老师劝说退学。

 

面对浩瀚的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解决轻重缓急、取舍增删的问题。(例如,当今中国急需法律和民主建设,近几年,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以法治国;在广大农村已经开始进行直选村官等伟大的民主建设工作。民主和法律知识是我们急需的,因此,《新课标》增加了多年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一直没有的古代雅典的民主、古代罗马的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弥补了一个巨大的缺憾,将会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就要用精致美丽的精神之线去穿起知识的玉珠,使知识与精神水乳交融,使知识的一砖一瓦自然地成为精美建筑的一部分。不要让知识成为仓库中堆积如山的废料。没有知识的砖瓦,盖不起高楼大厦;但只有砖瓦而没有先进的建筑理念,没有颇具新意的设计,没有钢筋水泥之类的贯穿,也不会有伟大的建筑艺术。

 

如何理解用精神之线去贯穿知识呢?近代学者胡适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有两件事说明胡适可能不是知识特别丰富的人。曾有一位学者在和胡适交谈后惊叹:这样一位鼎鼎大名研究哲学的人竟不知“太级”等为“何物”;另外一件事是胡适刚刚登上“北大”讲坛时,有不少学生要罢他的课,一位学者去听了胡适的课后对学生说:胡适先生虽然书读得不多,但他的思想、方法都是新的,你们跟着他会学到东西。一个知识并不比别的学者丰富的人为什么却确立了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不可动摇的地位呢?根本原因是他用当时先进的精神之线穿起了他所拥有的知识。

 

 

 

如果单从知识的丰富性来说,我国明清时期的一些学者可能并不比但丁、拉斐尔、莎士比亚等人差多少,也不比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逊色。但是但丁等大师们的知识都因灌注了人文精神或启蒙思想而伟大,他们的名字也因此成为夜空中最耀眼的星星,而同时代我们明清时期的很多饱学之士却显得暗淡无光。

有不少大学生在写文章时都感到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精神和他们掌握的知识是分离的、脱节的。

 

最后要说明一点的是,有的时候要分清哪些知识是首要的或有用的,哪些是次要的或没用的,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面对同样一则史料,因时间和角度的变化,你对它的价值的认识都会有所不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