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认识和体会
一、需要转变教育观念。
课程改革提倡的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是发展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兼顾共性与个性,更注重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因此,我们都应该不断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可以这么说,推进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是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否则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口号。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未来世界对教育的要求,教师应具有运用自己的知识能力为更高的社会目标服务的价值观念,应该是学识渊博和见解深刻的人,应具有继续学习的要求、能力、习惯,应能够独立思考、有创造性、有独立与协作工作教研的能力,应能够创造氛围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应愿意并善于与自己的学生接触、对话、交流,应对改革充满热情,把握方向、选择道路,把变革和创新、继承和发展、原则性和灵活性等恰当结合起来。可以断言,那些死教书、教死书的“教书匠”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面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一定要有适应新世纪高素质要求的“教育家”队伍。
二、改革传统的封闭的旧课程观,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
课程体制是由课程观决定的,有怎样的课程观就有怎样的课程体制。因此要实现课程体系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课程观念的现代化。实验课程改革是在树立真正的素质教育的观念下,对《课程标准》、新的教材的验证。课堂教学是验证素质教育理论、新教材的使用的主要途径。
我国传统的教学法认为,中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就是学习历史知识和理论的方法,而忽视中学历史教育的基础性,甚至缩小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功能。所以应该还中学历史教育的本来面目,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方法,除了有利于掌握历史知识之外,还要能够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应该是当前历史基础教育的原则。
三、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尤其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求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和人生观,并最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绝不仅仅是我们以前教改中认为的“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教师安排的情感价值和人生观来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的学习,在探索中激发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在学生所掌握的感性材料上去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引导学生树立有益于社会的情感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作为课程改革实验的主体之一的教师,首先就要转变以前的观念,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变“掌握知识为主”为“注重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先验主体性(学生因父母而非自己所决定先天因素)、个体主体性(学生有别于他人的学习或生活体验)以及社会主体性(社会对学生本人未来的参与社会活动所需要能力),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以谆谆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引导学生培养各方面能力为主,使学生摆脱学习的被动性;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康的人格。
作为推进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目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注重激励性自主学习,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无疑是其最鲜明的特征之一。
采取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实验、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访问、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等。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应多层次、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提供多种辅助性教学材料,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结合时事热点如关于台湾问题、中国加入WTO的利弊等问题进行讨论、辩论。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讲演会,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与访谈;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仿制古代钱币、兵器、农具、服饰等历史文物。鉴赏历史文物,如中国古代陶瓷等。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教学中学习手段应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