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蒋碧勇老师:步入近代学
李稚勇:评我国中学历史
蒋碧勇:鸦片战争可否称
蒋碧勇:鸦片战争问题的
蒋碧勇:高中历史教材中
蒋碧勇:高中历史新教材
健康的学术争鸣:蒋碧勇
李稚勇:中美日中学历史
傅勇:对初中历史课程改
邓志勇:新课程与历史教
最新热门    
 
蒋碧勇:以工业革命为例简议历史对话教学策略

时间:2009-10-18 17:53:26  来源:蒋碧勇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101/archives/2007/606745.shtml

          以工业革命为例简议历史对话教学策略
          公安县车胤中学教科室       蒋碧勇

    为了推动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的有效开展,充分释放学习中研究性的内在功能,我们必须重视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改革中突出学习情境的合作性,互动方式的多边性,价值取向的个体性,双方交流的的有效性,在其间教师的作用不能忽视,时代赋予教育以新的使命,教师应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这就要求教师要由知识学习指导者转变为创新生活者,由文化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体系建设者,由课程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研究者,并且通过设置一定的教学场境,以教育性历史话题为核心,形成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新性的历史教学活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扮演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呢?笔者参照弗莱雷提出的教育具有对话性的教育思想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感受颇深。下面笔者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中的第一节《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例浅谈历史对话教学策略的运用。

    第一、活化信息策略。这种主体性的学习过程是以发展学习者思维能力为宗旨的,其学习过程至少具有以下三个阶段:组织信息(围绕课题中心主动地收集相关资料)→发散思维(根据资料活用信息,提出各种假设或观点或发现有规律的东西)→迁移能力(将知识用于新情境处理新问题的能力)以上三步都涉及到教师组织并活用信息策略。这种活化信息策略实际上是对历史文本的对话,在高中历史对话式教学中,让学生解读历史文本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过程是问题生成和思维能力形成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的过程。历史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倾听学生解读历史文本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并鼓励学生打破文本的权威和教师的权威。对于本节内容笔者就组织了以下相关资料和问题。

    关于“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产生”这一问题,笔者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选择问题解决的突破口,采取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原则活化信息,帮助学生有效地探索新知识,增强认识能力。对此,笔者设计如下二图(图略),通过图一要求学生充实各要素内涵,探究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必然性因素,有的学生注意到教材所出示的一段《共产党宣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气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为了说明市场因素是其必然性因素,笔者建议学生再利用教材第二目“工业革命的扩展”并设计第二图。这样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以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和市场因素作为问题的切入点进一步探究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和历史启示(如利用有利的地理优势抓住历史机遇)。本章节内容还有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即“工业革命的影响”,由于是复习课,如果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那么教师将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历史对话教学策略的运用还需考虑动机驱动策略。

    第二、动机驱动策略。我们在学习中要强调学习者运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新知识,也不能忽视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兴趣、情感等非认知心理因素的激发和培养。因此历史对话教学策略中的动机驱动策略是学习过程重要一环。这里的动机是学习者的内驱力,从学习本身中发现学习动力也需要教师去组织、去激励,接通学生的兴趣点。布鲁纳强调“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识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笔者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从两个方面来驱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一是对信息进行重组或再构。笔者在课前准备了有关信息,例如刘宗绪的《十九世纪的终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等文章(见《中学历史教学》1999年第4期,第3期),马克斯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的经典论述,如: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反杜林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刚刚真正确立了大工业,而德国简直就成了一个头等工业国,——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可见,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①

    笔者在出示以上资料时确立了两个意识,方向意识:即解决什么中心问题(以上材料主要是分化教材的观点: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移情意识:即教师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控制问题的难度,使学生保持不断被激发求知欲的良好心理状态,并能调节和控制整个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新品质的提高。因此,怎样设置问题情境是一个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例如就上述1895年恩格斯的一段反思可放在第四节“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段革命和改革”之后较适宜,但由于是复习课,笔者在此出示该材料提出了如下问题:恩格斯自己认为以前什么“想法”不对?是什么“历史表明”该想法不对?恩格斯在1895年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恩格斯这种自我反思,不断探索,甚至公开否定自己以前看法的行为,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就这样一系列问题,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性学习不仅仅使知识得到了深化,更是一种情感的体悟,人格的升华。从而更深地理解了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

 

 

    动机驱动策略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教师在先行组织时,不仅要考虑教材的难度,教师的态度等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也要考虑持久性的动机因素,例如认识的动机、审美的动机(如对名画《自由引导人民》的审美)、交往的动机(如在探索学习问题时学生进行合作)、取得成就的动机等因素。

    第三、激励创新策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并活用信息,对学生学习动机予以驱动,就是对学生创新的激励,但是我们在进行对话教学时,还将激励创新单列为一项重要的策略进行考虑。当前学科课程的改革与构建着眼于人的发展,课程水准就有层次之分,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在研究性学习风行的今天,教师首先是研究者——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方法等。鉴于此,笔者就工业革命的影响准备了一些材料以备学生创新之需。如工业革命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在教材中就没有涉及,笔者就组织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著的《人类与大地母亲》,其中有些话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和表达的愿望。如:“苏格兰教授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了一本有影响和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该书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自由追逐自己的经济利益,结果将带来全社会最大的经济繁荣。亚当·斯密提出这个观点的前提却为人们所忽视,而无论如何,这个观点本身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通过更为自由地满足贪欲来促进生产将会伴随浪费与混乱的竞争,而在无政府状态下的经济竞争中,成功者只是少数,而牺牲者却是多数。直到工业革命爆发200年之后,人类才省悟到:机械化所带来的影响正在对生物圈造成威胁,使它不仅在局部地区而且在全球范围正在成为不可生存之地,不仅不适于所有生物的生存,尤其不适于人类的生存,因为,人类须臾不可离开而又无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正在被消耗殆尽。”

    通过提供材料,反思历史,学生创新思维发挥也就有一个支点,并且对环保也有了新的领悟。再如有的学生就工业革命的影响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进行比较发现并提出了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之一:工业资产阶段与工业无产阶段是否长期对立?两者之间是否还有中间阶级即既又被剥削又剥削别人的阶级呢?如现在的知本者(拥有知识,技术的人),针对这个可贵的创新思维,笔者一方面鼓励他们,另一方面笔者不断地查阅资料并提供给这些学生进一步探索,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如《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特征及其三个代表性成果》一文中就专门介绍了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②最后笔者就“工业革命的影响”(新大纲中将此作为一个课题)要求学生分组选择一个角度组织材料进行探索并行成文。

    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这是我们当前不能回避的问题。历史对话教学策略的应用,其间教师不仅是引导者、组织者,更是学生和知识的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进行学前的精心设计,学中的随机应变,也要进行学后的综合小结,从而为学生继续学习进行先行组织。这样通过活化信息,驱动动机,激励创新的不断综合,教师既能体验创造力释放的愉悦,也能体现自身价值的提升,更能使学生学习渐入佳境,乐在其中,具有很强的自主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①恩格斯《卡·马克思〈19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P512。

②段忠桥《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特征及其三个代表性成果》《教学与研究》2001.12,P42—P4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