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蒋碧勇:以工业革命为例
蒋碧勇老师:步入近代学
李稚勇:评我国中学历史
蒋碧勇:鸦片战争问题的
蒋碧勇:高中历史教材中
蒋碧勇:高中历史新教材
健康的学术争鸣:蒋碧勇
李稚勇:中美日中学历史
傅勇:对初中历史课程改
邓志勇:新课程与历史教
最新热门    
 
蒋碧勇:鸦片战争可否称为商业战争

时间:2009-10-18 17:24:15  来源:蒋碧勇
 

蒋碧勇:鸦片战争可否称为商业战争——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及教学反思 
 
蒋碧勇
湖北省公安县车胤中学

    编者按:本刊2003年12期发表了张、蔡二位老师《鸦片战争也应有“维护商业”性质》一文,引起众多人士的关注,至今也没有平息。湖北公安县车胤中学蒋老师不仅以此为题搞了一堂研究性学习课,而且进一步提出了教材为“蓝本”还是“文本”的问题。实质上,一字之差体现出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一线教师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的办刊者、教材的编写者,是不是也应该认真思考?   
   
一、问题缘起
   
1.笔者所在的车胤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学校,人文底蕴丰厚,课程资源丰富,倡导教学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思维活跃。2004年10月中旬笔者在高三《鸦片战争》一课曾要求同学们讨论课后问题:“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对不对?为什么?”有学生提出疑问,从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源以及英国发动这次战争的根本目的来看,称它是“维护商业”的战争真的不对吗?笔者认为可以将此转化为一个研究性学习小课题:鸦片战争可否称为商业战争;要求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早在当年6月底曾拜读马执斌先生《驳〈鸦片战争也应有“维护商业”的性质〉》,笔者已萌生在教学实践中探讨这一问题的想法,笔者认为它不仅仅是关于“是否”问题的判断,而且也涉及命题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甚至涉及课程建设。因此,笔者不揣浅陋,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究此问题并与马先生商榷(见另文)。
   
二、教学准备
   
1.布置课题:鸦片战争可否称为商业战争?并将学生分为三组:正方组(不可以)、反方组(可以)、评论组。各组推选中心发言人,正反两方辩论30分钟后,由评论组学生简短评价,并统计双方的支持人数。
   
2.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和要求学生网上查阅资料(我校有电子阅览室,本教室有多媒体),并要求学生将各自的论据制成课件。
   

 

三、探究过程
   
今天我们开始复习《鸦片战争》,针对课后问答题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鸦片战争可否称为商业战争?下面请同学们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最后请评论组的同学进行小结。
   
正方1:我认为鸦片战争不能称为商业战争,理由如下:
   
(1)从战争爆发的背景来看,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急需海外资金、原料和市场,为打开中国大门绞尽脑汁,1825年英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资产阶级更是急于开拓海外市场,竭力怂恿政府采取强硬的对华政策,英国的炮舰和走私船出没在中国东南海域,进行骚扰和侵略,可见英国侵略野心由来已久。但早期中英贸易对英国不利,于是英国商人想到了对他们最有利的特殊商品——鸦片,把它作为掠夺中国财富,打开中国大门的“敲门砖”,从掌握的资料可说明,19世纪30年代英国在华的最大利益就是鸦片走私的利益。鸦片成了牵动英国上下的一根最敏感的神经。战争是政治的继续,鸦片战争是英国蓄谋已久的侵华政策的继续,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英国也必然会寻找别的借口发动侵华战争,何况这场战争就是按照鸦片贩子的旨意发动,正如马克思所说鸦片战争是“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鸦片战争”可谓名副其实,一针见血,如果将这场战争称为商业战争就掩盖了鸦片战争的本质。
   
(2)从战争的结果来看,《南京条约》就是英国为保护毒品走私,掠夺中国而发动的侵略战争的产物,是在炮口的威逼下订立的,是战胜者意志用条约形式的体现,特别是烟价的赔款,更暴露了英国政府庇护毒品贸易的本相,中国政府在自己的国土上禁烟是无可非议的正义之举,我想评论组的同学们也不会赞同那位西方学者说的什么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英国政府是举“自由贸易”之旗行贩毒战争之实。
   
反方1:我听了对方辩友的义正辞严的陈述后,我们同意这场鸦片战争是侵略战争,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方坚持认为鸦片战争可以称为商业战争。其理由如下:
   
(1)从对方辩友提供宏观背景来看,英国打开中国大门全面占领中国市场比单一的鸦片问题要广泛深远。
   

 

(2)从这次战争爆发的中观背景来看,当时英国社会中反对鸦片贸易的人数非常之多,正是他们在议会辩论时把政府的战争议案说成是发动“鸦片战争”。尽管如此,在最后表决中,政府的议案仅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才得以通过,在当时中、英、印三角贸易中,鸦片贸易给鸦片贩子、英国和印度政府带来滚滚财源,但自由贸易的声浪在英国呼声极高,1834年英国废除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垄断权,更是集中反映了英国制造商“自由贸易”的要求。难道这场战争不可以说是商业战争吗?
   
(3)从战争的结果来看,全面占领中国市场是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重要动因。诚然,《南京条约》确实包含中国向英国赔偿烟价的规定,并且英国企图鸦片贸易合法化,但从资料及我们的教材来看《南京条约》,英国对华的自由贸易的要求是主要的——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等。因此我方认为这场战争是商业战争,也丝毫没有掩盖英国的侵略性,正如当今的伊拉克战争,虽然有推翻萨达姆暴政的一面,但也改变不了英美联军具有单边主义,侵略伊拉克主权的一面。
   
(4)我们经过查阅,该题中的“西方学者”以英国历史学家马士为代表,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说(大屏幕显示):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维持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呢?
   
众生: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
   
反方1:对!马士的认识,既是他主观意志的要求,也是当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否则,就没有以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但这改变不了英国要侵略和掠夺中国的本质。因此我们仅以对否来判断该观点,实在勉为其难,有点像回答哈姆雷特的问题——To be or not to be?(众笑)
   
正方2:我看了大屏幕的材料,注意到了这段话——中英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在英国殖民者看来有一定的道理——只要鸦片贸易上遭受损失,英国政府必然会做出强烈的反应,这不仅是因为英国商人遭到损失,而且直接损害其政府的利益。这场战争之所以称为鸦片战争,其间鸦片就具有非常特殊意义,这种特殊性正是区别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正如你叫汪某某,而不叫汪通商一样(众大笑)。
   
 

 

师:暂停。刚才正方2同学的观点有人身攻击之嫌,但他的前提——“在英国殖民者看来”——概括有力,显然马士的观点是站在英国殖民者的立场上的,有他的片面性,对战争的评价,免不了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因素在里面。而对战争性质的评判,要看战争是由什么历史条件造成的,是由哪个阶级为什么而发动的,同时也要分析战争的影响和作用。请继续。
   
反方2:危机加剧的原因是英国坚持鸦片贸易,破坏中国的禁烟运动,这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但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也包括老师提到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这点我们从老师提供的资料可佐证(屏显):
   
……由于鸦片贸易至1839年的巨额增长,事态在纷扰和令人不安的状况下发展着,那一年的3月,呈现出更加严峻的局面。
   
……是年岁暮,帝国的钦差大臣颁发布告禁止一切英国货进口广州;但经义律上校(即第四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辩诉,中国钦差大臣允许英国(人)在虎门以外进行贸易……
   
然而……这导致事态扩大为争端。(①李丹阳(译注):《英国外交部档案中一件鸦片战争起因全译》,《历史档案》1997年第4期。)显然这场战争的根源为贸易,并且直接因素都与商业相关联,说这场战争为商业战争也未尝不可,若叫鸦片战争,容易使我们忽视战争的根源。请注意该命题是不是仅指对战争性质的判断?
   
正方3:但是假若不叫鸦片战争,也极容易使我们漠视战争的性质,再说商业战争太宽泛了,任何战争都与商业有关,如一战、二战、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反方3:我方反复强调,我们没有漠视战争的性质,而且这场战争将中国大门打开了,中国卷入了世界市场的大潮,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通商,虽然是痛苦的,但我们认为是值得的,如果说商业战争太宽泛了,那么我们变通一下,叫中英第一次商业战争,可以吗?不要言必称性质。这顶帽子我们戴不起。
   
正方4:我们不是给你们戴帽子,还没有到冬天,而是因为命名无小事,如果是羊毛能够打开中国的大门,那么我们叫它羊毛战争,试问羊毛能打开中国的大门吗?而当时只有鸦片,也正因为鸦片,说明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无所不用其极,从而说明英国殖民者的贪婪和无耻。
   

 

师:因时间有限,请评论组的同学在课后写二份评价报告(支持正反双方各一份)。请评论组现场表决。
   
调查——总计18人,支持正方9人,支持反方7人;弃权2人,主要理由:该命题不宜作二难选择。
   
总结: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很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准备得比较充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际上双方有很多共识,关于这一点,弃权的同学最有发言权(二人笑)。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有不同的历史诠释,但关键的是我们要在正反双方寻求一个平衡点,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在回归前,香港中史科的教学并非完全不能提及“鸦片”两字,但这肯定不是经常被提及的重点,他们将鸦片战争称为“第一次中英战争”,1997年前后,香港历史教科书逐渐把这场战争称为“鸦片战争”。关于这场争论,还是让另外一个老师给我们作一个结论吧,请看大屏幕:
   
维护对华鸦片贸易利益的直接现实需要和为英国制成品打开中国市场的强烈愿望相结合,是英国对华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若只强调其中一面而忽视或否认另一方面,就不能对这次战争的动因作出全面、充分、有说服力的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将这次战争称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固可,概括为商业贸易战争亦无不可。不过这个商业贸易战争包括强行推销鸦片和英国机器制成品的双重目标,前者是伤天害理的贩毒罪行,后者虽说是为了通商,但英国政府为了实现上述双重目标,采取了完全无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炮舰政策,悍然发动战争,到中国来攻城掠地,烧杀淫掠,强占中国领土,逼签不平等条约。因此,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动因虽有两重性,这丝毫也不能构成替这次战争肮脏侵略性和不义性进行辩护的理由。(刘存宽:《试论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双重动因》,《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附:从“蓝本”到“文本”的转变——兼与马执斌先生商榷
   

 

这次《鸦片战争可否称为商业战争?》研究性学习课结束了,但笔者的思考没有止步。我真正体会到了在教学中对话的必要,敢于与专家对话,与教材对话,与学生对话,尤其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怎样实践对话式教育呢?最重要的是更新教育理念,其中包括教材观,实现从“蓝本”到“文本”的转变。
   
“蓝本”和“文本”是对教材的两种不同的定位,也是课程意识的不同反映。“蓝本”强调“独断型”解释、“位移式”传递,将教材视为“惟一”;而“文本”注重“理解型”解释、“生成式”发展,将教材视为“一种”。任何历史著作都是人写的,因此史家的主观性不可避免地参与其中。同一时代的史家,由于经世的环境(如阅历、素养、地位等)不同,对同一历史事实进行的解释可能有所不同;不同时代的史家,对某个历史事实的价值判断更是悬殊。史家们与其说是在进行历史素描,不如说是在进行历史重构。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就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利用各种相关文本来解读历史事件,尽可能地达于历史的客观性,以期培养学生的置疑能力和创新思维。我们如果以“蓝本”的观念使用教材,显然要排斥其他解释,即使允许讨论,也要回归到“蓝本”。如果以“文本”的观念对待,允许“误读”,倡导“创读”,学生的思维就可以顺畅地展开,这才是因材施教,才符合人文主义教育。
   
我们在《鸦片战争》这一节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与张蔡二位老师同样的困惑[1]。研究性学习始于问题,对问题深入地探讨才有可能导致“创读”,思维的提高便在过程中形成;然而读马执斌先生的《驳〈鸦片战争也应有“维护商业”的性质〉》(下称《马文》)[2]则不难看出,其强烈的道德批评色彩,姑且不论《张文》使马先生如何义愤填膺(可能质疑之论触到了“蓝本”的观念),终不至于就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呵斥批判吧?特别是文末的“比方”,更是气势昂昂使人噤若寒蝉,对话研究的意趣和勇气顿失。文中还提及《历史教学》的“政治思想导向同样十分鲜明,与教材形成对立”。面对如此“权威”,我们反复思考:对教材中问题的解读是不是错了?允不允许我们误读甚至创读?笔者从教时间颇短,学识浅陋,但考虑事关和笔者一样广大青年教师成长中的“烦恼”,以及历史学科课程改革怎样进行的问题,故不揣冒昧,提三点浅见与马先生商榷。
   
首先,笔者坚持认为这一课后练习题是希望同学们研究探讨的。马先生认为,这一命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批评西方学者的谬论,深化对鸦片战争的认识”[2];我认为要达到“深化对鸦片战争的认识”的目的,就应该突出理解者的主体性,给他们辩难探究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不是定位于真理在此一劳永逸的批判。1991年高考题(马士观点说明题)类此,如“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强调从马士和“你”的角度去说明,而不是仅仅以“对不对”来判断。如果将这一命题移植到课后,应该允许学生说“对”或“不对”,教师著文探讨这一问题又有何不可?怎么就扯到“政治思想导向”上去了呢?
   

 

其次,马先生的解释也有一定的局限。马先生在驳文中强调战争的性质、说明鸦片的危害、批判英国的罪恶,这些固然重要(大家也没有异义),但此不足以论证鸦片战争为什么没有“维护商业”的性质。《马文》引了许多马克思《鸦片贸易史》中的例证,却忽视了该文最后一段话“英国政府公开宣传自由买卖毒品,暗中却保持自己对于毒品生产的垄断权。只要我们注意考察英国的自由贸易的性质,我们几乎可以处处看到,它的‘自由’的基础就是垄断。”笔者认为这正是全篇的主旨。但遗憾的是马先生一厢情愿地认为“‘买卖不成仁义在’,这里根本不需要战争”。试问:在殖民主义时代,仁义的买卖能走多远,平等的国际贸易存在吗?近年,有学者作出了这样的结论:
   
英国大量靠其他贸易挣来的白银就会无情地被中国吸走,其宏观结果就是造成英国国内的通货紧缩;其微观结果就是剥夺了对大机器工业的投资。英国也就不具备“经济发展”的货币条件和资本条件。在这时,鸦片就具有战略意义。撇去道德考虑,鸦片的生产特性是无需复杂的技术,它的消费特性是,一旦成了它的消费者,就会持续成为它的消费者。于是鸦片贸易既一本万利,又有着稳定的且不断扩张的市场。不是随便什么商品都能担此“大任”。然而鸦片作为一种毒品,无论是当时(包括英国国内)还是现在,又是被排除在贸易之外的“非法物品”。“战略性的商品”和“非法物品”的冲突,英国国内表现为国会就要不要打鸦片战争的辩论;在无政府的国际上,就是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使英国在中国贩卖鸦片完全合法化,鸦片作为英国向中国出口的第一大宗“商品”的纪录一直保持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这战略性地扭转了白银的流向。中国为进口鸦片每年流出三千至四千万两白银,而据马克思说,鸦片收入提供了英国岁入的六分之一。鸦片从中国的货币体系中抽血的同时,为英国的崛起提供了货币条件和资本条件。[3](p.29)
   
从这个视角去辩驳比仅从道德角度去批判是不是要深刻些呢?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正方同学说,鸦片战争是英国政府举所谓“自由贸易”之旗,行贩毒战争之实,可以说是较快地透过现象抓住了本质。“文本”式的解读,需要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去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上述所引学者的分析,是否在说鸦片战争维护了英国的商业利益,我不敢妄下结论,仅提供马先生参考。
   
历史教学长期以来,“以本为本”影响至深,总是假定自己对历史的解释具有终极性,它要求学习者只能作照本宣科的复述。这种“蓝本”观念实际上构成一种“话语霸权”,否定了理解的开放性,从而扼杀了学习者的创造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化,为师生创造性的教与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强调“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在新课改的实践中,要落实这种要求,尤其不能封杀不同看法,在学习者中间不能人为地划出“我们”、“你们”,在场的学习者的关系应是“和而不同”,而不是“同而不和”。要允许不同认识有充分的话语权。无论地位如何,都应当互相尊重。更何况教材的某些结论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如果将人教社的不同版本相比较,不也是修改了很多结论了吗?
   

 

再次,笔者认为马先生在捍卫真理、鞭挞英国殖民主义罪恶的时候,淡化或者遮蔽了从宏观层面上探究英国政府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这样容易使我们陷入在中西二元对立的泥潭里,看到的只是高扬着民族自尊心的虚幻大旗。《马文》说“这些西方学者为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辩护的手法是抽去鸦片走私的实质,借用‘维护商业’的空壳立论,看来这种伎俩有迷惑性。”试问“维护商业”真的是“空壳”吗?史学首先是史料学,笔者在组织这次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有关鸦片战争的资料,反方同学在杂志《历史档案》中研读材料时,发现其直接原因纷繁复杂,不是仅仅一个鸦片问题所导致的(见例案)。为了说明“维护商业”是否为“空壳”,现列举以下材料(有些史料呈现出与“蓝本”完全相反的画面):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里,英国最大的工业部门是棉毛纺织工业,输华制造品中最大的项目也是棉毛纺织品,因此,怎样向中国推销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等于是怎样向中国推销棉毛纺织品的问题。所以这一批侵略者中制造、航运、银行等等资本家都是围绕着棉毛纺织品利益,特别是棉纺织利益在活动着的,我们可以称之为纺织利益集团。当然,纺织集团和鸦片集团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存有着血肉般的联系。[4](p.521)
   
女王陛下政府绝不怀疑中国政府有权禁止将鸦片输入中国,并且有权查获和没收那些外国人或中国臣民不顾适当制订的禁令而输入中国领土内的任何鸦片。[5](巴麦尊发给义律的指示)
   
在一八三九年那个炎热的夏季,中英双方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的认识反差终于变得尖锐起来,构成了双方冲突的主要来源。这一事实本身说明了不同价值观念在双方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却一直未被重视。[5]
   
英国之所以能率先打开中国的大门,是因为它在印度拥有强大的基地,并控制着海洋。英国强行挑起争端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通路上的无数障碍。[6](p.465)
   
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7](p.348)
   
沃勒斯坦认为,霸权国家之所以力促自由贸易理念,是因为“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场将有助于确保霸权国家的……最大利润”。犤8犦(笔者认为沃勒斯坦的“霸权论”与马克思的自由贸易“垄断”论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强调鸦片战争的实质有当时的语境。)
   
“和其他历史事件一样,鸦片战争并不是某一个因素造成的,它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从理论上或概念上说,这是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使英国人同中国人相接触的是商业,鸦片战争爆发前十年,商业最重要的一环是鸦片贸易,而中国人竭力想取消这一贸易,这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译本)”,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英国的鸦片商人和政府借封锁商馆一事大做文章,挑起对中国战争,他们使用的是殖民主义的标准和帝国主义的逻辑。[9](p.111)
   
实际上,在鸦片战争前,中西之间有交流,并有所谓的礼仪之争(以至有人称鸦片战争为“叩头战争”),虽然其实质是“两种中世纪文化意识之争,而不是传统与近代化之争”,但“中国方面始终不曾丝毫意识到当时的世界(首先是西方)已经由中世纪大步踏上了近代化的征途。十八世纪乾隆皇帝赐给英国遣华使臣马戛尔尼的那纸诏书,就充分反映了中国方面(皇帝、朝廷、士大夫、知识分子及至广大的群氓)那种出于愚昧无知的傲慢与偏见。他们不知道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正在上升为当时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中国行将沦于半殖民地的屈辱地位”犤10犦。清朝为什么不能主动地汇入这股时代浪潮,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如果我们解构“西方中心主义”、“西方霸权”,只是将“西方”作为我们一切问题的罪魁祸首加以批判,而忽略了对本土问题的深入分析,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恰恰是在掩盖问题,甚至有可能制造新的“文化中心主义”,从而导致我们普遍的失语,这正常吗?这样能有利于我们课程文化建设吗?
   

 

笔者无意“翻案”,只是希望学习者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从“蓝本”转变到“文本”进行对话交流,维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文明的任何真正进步都以知识理解的个体性为前提,而不是以知识理解的一致化为前提。因此,教育如果要有助于文明的进步,就必须肯定并鼓励学生对知识的个体性理解”犤11犦。从“蓝本”到“文本”的转变,不仅是对教材看法的转变,而且还是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更新。历史这门学科受“左”的思想影响太深,用革命史的范式书写的教科书使用的时间太长,所以改变起来也难。但我相信在这一转变的历程中,我们失去的将是井底之蛙困守的意识,而获得的将是广阔的舞台。
【作者简介】蒋碧勇(1968-),男,湖北公安县车胤高级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王公悫】
参考文献:
[1]张宏伟、蔡中坚.鸦片战争也应有“维护商业”的性质[J].历史教学,2003,(12).
[2]马执斌.驳鸦片战争也应有“维护商业”的性质[J].中学历史教学,2004,(6).
[3]盛洪.一个划时代的谎言[J].读书,2002,(12).
[4]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上)[C].中国近代经济史论文选集(二),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内部资料),1979,(4).
[5]樊美平.天朝的崩溃与意识的困守——简评“天朝的崩溃”[J].书屋,2001,(3).
[6](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吴家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C].
[8]舒建中.沃勒斯坦的“霸权理论”[J].史学理论研究,2002,(4).
[9]茅海建.天朝的崩溃[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4).
[10]何兆武.传统与近代化——读“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J].读书,2003,(12).
[11]郭晓明.课程知识供应制度与个体精神自由犤J犦.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