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郭湖海:对中国古代经济
罗巍:对转型期历史教学
刘向荣:对“启发式教学
傅元根:对“一课一个中
陈康衡:对高中历史新课
马晓丽:对于新课程历史
佚名:对中学历史课堂教
张俊海:对一篇文章的质
白月桥:对历史教科书改
叶小兵:对历史教科书作
最新热门    
 
郭弘:对山东历史课改考察的思考

时间:2009-10-18 17:19:59  来源:郭弘
 

调研报告——对山东历史课改考察的思考


随着初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对我们来说早已不是新名词和新问题,面对着即将来临的高中课改,对课改的思考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2004年11月5日~11月12日,高中部在蓝主任的带领下,对课改先行省份——山东省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通过考察使我们对高中课改有了新的认识,使我们对未来课改的实际操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虽然因为参加大连市高评委的评职入围的工作使我没能全程跟踪本次考察,但通过三天的交流、观摩使我依然感觉此行收获颇丰。现将本次考察听到的、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总结如下。

一、关于教材的使用情况:
目前高中历史学科课改教材已有四个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岳麓出版社、大象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在目前课改先行四省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各省市教材的选用,都是由当地教育局按照人选比例成立一个专门的审阅教材机构,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操作选定教材版本,这种操作基本排除了来自于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或出版社的独断意见。从教材的使用情况看,使用岳麓出版社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两版本教材的学校相对较多,个别学校有用大象社和人民社教材。从选用教材的原因看:使用人教社教材的主要原因是人教社教材的知识体系较强,便于教师使用;使用岳麓社教材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模块性比较突出,内容丰富、形式活泼,适于高中生的情趣需要和认知特点。从两个版本教材使用的反应看:各校的感觉是两个版本教材使用起来各有利弊,但共同的感受是知识内容多、课时量少,师生负担重,教学任务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变化:
历史学科课改后的教学内容较课改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史学科共有三个必修模块和个选修模块。从知识内容看,相对近几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课改后教材的知识内容有了很大增加:一是增加了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这部分内容1993年以后就已从高中教材中删除,不做考试要求;二是增加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我省已有三年没有列入高考范围,各校基本不开课。从编写形式看:依据新课标,课改后的教材编写打破了旧教材的编写体例,不再按照编年体的方式编写,而是以专题模块的形式呈现。从深度广度看:由于课标的编写有很大宽泛性,因而为教材的编写留有很大的空间,使得课改后的教材呈现知识覆盖面更广、深度更深,难度更大达到的特点,并且各版本教材在具体知识要求上又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关于教学方式的变化:
在山东考察期间,山东省济南教研室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政治文明历程”这一专题的两节历史课,一节是只有两年教龄的山东师大附中青年教师上的《五四爱国运动》一课,另一节是有着十二年教龄的骨干教师山东省实验中学的老师上的《美洲大陆的新体制》一课。看得出来这两节课师生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老师按照历史教学的三段论将课堂教学划分为三个环节:走进历史探究原因,图说历史再现过程,评说历史感悟思考。在三个环节中,通过老师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学生讲述史实、讨论交流,达到新课程理念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得目的。
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探究学习,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上师生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表现在课前准备和课后延展上,师生充分地运用网上资源,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和学生的课后学习方式。

四、目前课改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刚刚进行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许多不曾预料的新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使得课改先行省市的师生感到课程改革的艰难。汇总课改出现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知识、能力储备出现危机:通过济南市两节展示课的情况看,无论是刚刚科班毕业的青年教师,还是有着十几年教龄的骨干教师,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课堂教学能力欠缺、知识面不宽广的现象,特别是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对课堂教学的知识、方法不熟悉,因而教学中感到力不从心 ;特别是课堂教学的经验不足、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欠佳,不能及时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因此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发挥。
2、课堂教学对双基要求把握程度的疑惑:由于制定的课标为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留有很大的空间和余地,因此教学中出现了教师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追求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在规定的课时内两者不能同时兼顾,因而教师在双基要求的把握上感到无所适从,加之多种教材版本内容上的差异,因而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把握出现了不一致性。
3、评价体系改革方向的不明朗增加了教学的难度:长期以来以高考成绩评价一所学校、一位老师和学生的方式业已形成,而在新的课改开始后,新的高考方案却迟迟不能出台,这也无形当中增加了教师们的教学难度,影响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深度、宽度和难度的把握。
4、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之间的矛盾:目前参与课改的各地、各校教师普遍感到课时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依据课标制定的教学内容量大,而课时数相对减少,按照山东省实验中学制定的新课程实施方案,在高一年级完成必修的三个模块(即三本必修教材)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5、高一学生认知水平与课改知识要求产生矛盾:由于中考制度的制约,升入高中的学生历史知识出现空白和盲区,而新课标依据模块呈现的知识内容又有较大的难度,许多知识的专业性极强,因此在课时少、内容多、知识难度大的情况下为高一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6、课改教材、教辅材料配备不齐、不全:试验区课改开始后,新教材在开学一个多月内迟迟不能到位,即便是到位以后的教材仍缺乏连续性,教师难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难以做出整体计划。加之新教材使用后,没有相应的教辅材料与之相匹配,既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也不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7、展示课与平时课堂教学存在很大差异:济南市的两节历史观摩课,是经过师生精心准备的,看得出课前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这两节课上,教师关注的对象依然集中在个别学生身上较多,对全体学生的关注面还很小。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每一节课学生都能像展示课一样与教师密切配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的,倘若课前准备不足,能否收到像展示课一样的效果,则很值得怀疑。

五、对考察引发的思考 :
通过考察,我们对高中课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课改如何实施有了更明确的认识。由于初中课改的先期进行 ,我市的历史老师对课改新理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很多次教研活动中,我们针对2001年通识培训的内容做过全面的传达和培训,在历次课堂教学的观摩活动中,我们又尝试将课改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目前高中的老师们不仅对许多理论层面的东西并不陌生,而且在这种先进的理论指导之下,课堂教学方式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与山东省课改的课堂教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使用原始资料(文字、图片等)再现历史的原貌,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采用多种手段途径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取信息、分析归纳)等。但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寻求课改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我们目前的教学与课改究竟还有多大的差距?面对教学内容的变化、呈现方式的变化和教学方式的改变,面对即将到来的新课改,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这不能不引发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思考一: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依据新课标编写的课改教材在知识内容上有大量增加,课改后课堂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化,都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知识和很强的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这就意味着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目前已不仅仅是教研员个人的事情,也需要一部分骨干教师的先期介入。学习中不单单立足于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的解决,更要对必修、选修做好宏观上的分步到位的计划。
思考二:完善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研究是对教材研究的具体细化。研究中以具体课例的方式进行。因此需要我们拟定出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引领老师的研究,使这种研究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以便使课改后的教师培训更具实效性。
思考三:培养教师骨干和典型,带动学科课改的深入:在研究教材和研究课堂教学的进程中,教研员要善于发现、培养骨干和典型,通过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典型教师的示范、影响作用,使得课改的培训和如期进入得以顺利展开。

随着先行省市课改的不断深入,随着我们对课改的更加关注,随着我们对课改认识的日益成熟,相信我们在课改到来之时能够作好充分的准备,在课改开始之后我们能全力投入、自如应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