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论历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趋势

时间:2009-10-18 17:20:02  来源:康长运等
 

    新世纪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随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实验稿)的颁布,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课程改革将在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化趋势前提下,随着历史教学实践的不断的深入,呈现出更加富有学科个性的综合化特色。

  我们认为,所谓历史课程的综合化,即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克服传统历史课程内容的狭窄封闭性,扩大“历史”的内涵和外延,注重历史与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多领域的联系与贯通。历史学习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不仅仅是“历史”的学习,也是增强对现实生活的了解和认知。这种学习,有助于改变历史课程“学问化”、专业化及过于学科本位的弊端,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从课程目标上来看,也是一种综合的结果,即有助于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拓宽历史教育的功能。从效果来看,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加了,思维能力提高了,人文素养积累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鉴于此,笔得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趋势做一初步分析。 

  一、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与社会功能的综合 

  本次历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育的目标,从《历史课程改革》中的规定可以看出来,即通过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问题分析方法,并最终树立正确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的具体的要求,基本反映了历史课程的全部功能。

  如果做一个历史的考察,那么就很容易发现、历史课程目标走过了一个在曲折中蜿蜒发展的历程。早期的历史课程目标,特别强调历史教育的思想教育功能,这种功能充满着非常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强烈说教灌输的口吻;接着是20世纪80年代,历史课程目标之“政治教育”改为“思想政治教育”;21世纪初的历史课程改革目标提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可以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概念的提出,更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更加全面、科学和务实。后者在逻辑上不周延,涵盖不了历史教育的功能,而且政治色彩过强,有政治泛化之嫌,容易导致成“灌输教育”和“强制教育”。 

  实际上,从人本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本主义心理学不仅关注人的认知发展,还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多的是人的“精神”和“心智”的发展。认知的发展仅仅是人的全面中的一部分,忽视人的人格或者品质的发展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建立在人文学科基础上的历史课程,应该将塑造和健全学生的人格置于显要的位置。 

  在我们看来,这其实标志着历史教育在向传统的回归,这种“传统”,是历史教育之本来面目的传统,是历史教育作为一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但更多地体现其丰富的人文教育,比如人格教育、道德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国民教育的“大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回归传统,要求历史教学要善于挖掘历史资源(包括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的教材体系、学校图书馆、社区课程资源、音像资料、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和网络资源等)中丰富浩大的人文资源。历史教育中的民族意识、开放意识、人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与和谐意识等,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历史课程设计中没有给予格外的关注。以人文主义理念所支撑的生活观、社会观、科技观和价值观等的教育,都蕴涵丰富的人文色彩。……总之历史中的丰富人文资源,都需要我们的历史教师去潜心发掘和探索。 

  对历史课程功能的探索,与对历史学发展趋势和功能的探讨和跟踪有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史学发展趋势,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借鉴融合其它学科研究方法,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其中在史学功能方面,由于“历史研究已经呈现出学术下移的趋势,历史学家从主要关注政治经济的发展,到更多地关注民间、关注普通百姓的社会生活。这个在历史研究领域中开始的静悄悄的变化,在21世纪将会蕴为一种史学主潮”,史学研究的大众化和社会化特色的加强,学院式封闭性的弊端的淡化,史学功能在“资治通鉴”的基础上,也注重人格完善、人文教育、心理愉悦,陶冶情操的功能。 

  进入21世纪以后,国民素质和文化素养被提到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极大重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之一,历史学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和素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历史学在新的发展时期,将会充分展现其应有的人文价值。而人文价值又具体体现在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上。现做具体的分析。 

  一是教育功能。历史学要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就必须以历史教育为中介和桥梁,通过历史知识的科学普及,达到扩大人们的视野,提高人的思辨能力,培养历史的智慧,体验历史的愉悦,陶冶情操等目的。历史教育不仅仅表现在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给人以人格的熏陶,小的方面如树立正确的公民观,大的方面比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我们觉得,这比死记硬背一些僵化的知识更有力量。所以,历史基础知识很重要,但绝对不能将此作为历史教育的全部,必须将历史基础知识内化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感受、体验及感悟。同时,由于历史基础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也不能把历史教育的目的局限在爱国主义的政治教育上,它还应该包括德育、智育和美育等一系列的内容。历史学的教育功能,最终应该实现全面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这是历史学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主要功能。 

  二是社会功能。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具体又可分为:第一,伦理教育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从历史传统文化中,以扬弃的方法论,吸取和借鉴值得今天学习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从而实现历史教育“教化”的功能;第二,经验借鉴,以实现丰富和繁荣文化的目的;第三,文化积累和传播的功能;第四,总结历史经验,阐发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获取对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即所谓的“资治通鉴”功能。 

  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21世纪的历史学研究,将克服传统历史学研究中的种种弊端和不足,走出自我设定的封闭圈子,开始以积极的态度和眼光更加关注中国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将更加明确为推进中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服务,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当前的历史运动中提出的问题,比如人口、流民、妇女、家庭、犯罪、城市、乡村、交通、西部开发、文化、资源、环境、边疆、民族、反贪倡廉、治国安邦等,以及涉及中国国际战略的有关问题,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关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有关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关于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及其经验教训的问题,关于世界区域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融等问题,关于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历史学的走向问题,以及中外历史与史学的比较研究问题等,将在较长的时期内受到关注。鉴于此,我们认为,历史学在新时期的社会功能必将得到极大的挖掘和丰富。 

  总之,历史学在新时期的不断发展和史学功能的不断丰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会拓宽历史课程的功能。

  二、课程内容多样化与时代性的综合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尤其是历史学的发展来看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为历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趋势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首先,从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面貌和发展角度看,出现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间在研究水平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了综合化的趋势。 

  20世纪下半叶,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发展的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从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转换为以综合发展为主导倾向。这种综合化的现象,在20世纪下半叶,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即,跨学科、跨部类、跨文化的综合学科成批涌现。其中,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诸多领域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促进发展。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上,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自下而上”来探讨人的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受到格外关注。除了历史学以外,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都从各自的领域对此予以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而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存为前提的,强调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宽容、理解和互补,强调多元文化教育。

  另外,历史学研究本身呈现出了趋向于学科知识之间的综合。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历史学知识为主,并重视相关人文学科知识的渗透、沟通和融合,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的“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趋势”思想。实际上早在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新史学》,详细地阐释了他心中的新史学的体系。他在《新史学》中专门论述了“史学与他学之关系”,也是“新史学”的特点之一。他认为:“地理学也,地质学也,人种学也,言语学也,群学也,政治学也,宗教学也,法律学也,平准学也(即经济学),皆与史学有直接之关系。其他如哲学范围所属之伦理学、心理学、论理学、文章学及天然科学范围所属之天文学、物质学、化学、生理学,其理论亦常与史学有间接之关系,何一而非主观所当凭藉者!取诸学之公理公例,而参伍钩距之,虽未尽适用,而所得又必多矣。” 他在《中国史叙论》中,讨论了地理学、人种学、年代学、考古学与撰述中国史的关系。很明显,梁启超新史学的研究范畴,无疑是一种大历史观的反映。其实百年以来的历史学发展趋势,就是一个不断“放宽历史的视野”的过程。笔者认为,史学研究发展的新变化,已经初步体现在了历史课程内容改革上。 

  可以这么说,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必然伴随着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多样性是课程内容改革的表象,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则是课程内容改革较为本质的内在属性。历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趋势在课程内容上,将会更加体现时代性与多样化的综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知识体系避免专业化、学术化以及学科性过强的倾向,不刻意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点的面面俱到,课程的内容的选择要具有精选性和教育性,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避免成人化的倾向;课程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 

  (2)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坚持三个“面向”,二个“体现”,一个“展示”,一个“服务”。即要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体现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以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精神,要体现历史知识基础性的导向;要充分展示历史学研究的最新的比较成熟的成果,同时在思想性的原则下适当将一些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引入历史课程,丰富历史课程的活力和吸引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要在根本上服务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3)课程的内容应有一个统一性。其次在坚持统一性的前提下,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比如要适时反映伴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与主流文化相对的大众文化,与汉族文化相对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男性文化相对的女性文化等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这一事实。 

  (4)课程内容的时代性问题。改革历史课程的内容,离不开对史学研究动态的了解。历史课程要迅速吸收那些反映史学界比较前沿的,并且得到公认的研究成果。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内容的“新陈代谢”应成为课程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更新”又不能简单理解为赶潮流。增加课程内容,必须谨慎。必须重视政治史,因为政治史是历史发展的灵魂,反映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脉搏。通过对政治史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知识结构上,要处理好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知识的内容比例。 

  比如在新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选修课程“探索历史的奥秘”学习内容中,研制者独具匠心设计了带有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前沿成果互相渗透交叉的“人类起源之谜”内容。撇开属于民俗学研究领域的神话传说不谈,人类起源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诸多科学研究领域,除了历史学,还有动物学、自然学、考古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诸多的研究成果,已经突破,甚至是超越了传统的马克思经典作家的“劳动创造人”的观点。而且,这样一个长期困扰人类的难题,绝对不是一个学科可以完满地予以解决,所以该课程的设计,实际上倡导的是一种在问题解决上寻求诸多领域研究方法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方法论,体现了“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和“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理念。 

  又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还设计了“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和“二里头文化的探索”内容;开设“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尤其是“山西平遥古城、安徽古村落”和“昆曲”的内容,都体现了历史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与时代性。 

  三、历史课程的全球意识与开放意识的综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中指出:教育的使命就是使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到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而且相互依存。 

  多元文化教育实际上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国内多元文化,二是国际多元文化。从全球视野来看,由于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并存,各种文化都有其内在的独特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强调尊重异质文化,鼓励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以促进世界和平。另一方面,全球性环境破坏、臭氧层问题、生态失衡、核毁灭的威胁、贫富差距加大导致的贫穷和疾病问题,爱滋病问题,国际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重大国际问题,迫使世界各国从考虑人类生存的全球角度进行合作。全人类必须携起手来保护共同享有的生存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谋求人类社会的稳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各国人民之间的偏见、失信和敌意的心理因素需要教育来消除,要求各国教育从狭隘的民族情感中解脱出来,共同推动国际理解教育。而这种合作就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理解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就迫切需要学校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来完成,需要学生能够听到并理解不同的声音。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性的合作,而这种合作的前提是大力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在国际理解教育尚未成为一门独立课程的前提下,其功能应该主要由历史教育来承担,而且历史教育本身是有条件来完成基础教育赋予它的任务的。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报告,题为《我们共同的前途》,报告中设计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通过一个“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可持续发展”一词已风靡全球,成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和各行各业专家学者研讨的焦点。 

  1989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学会关心”的口号,教育青年一代关心全球性的问题,从局限于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国家中走出来,放眼未来,从可持续的角度关心人类的发展和前途,形成“全球合作精神”。会议还提出希望在联合国的资助下,建立通用的国际标准课程,尤其是编写出一套通用的标准教科书来。虽然我们目前尚未见到这个通用的国际标准课程和新的教科书,但是这一理念,却一直被世界各国课程研制者所接受,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贯彻。应该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除了在地理课程中贯彻外,历史课程也要善于从自身挖掘丰富博大的内容,去充实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以及外延。 

  又如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要求教育应为受教育者进入国际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与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等方面的互动,进入WTO对这种互动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未来人口素质也有了新的内容与要求,要求未来人口能够了解国际知识,并具备良好的国际性技能。在历史教育中进行开放意识(当然也包括平等意识、互惠互利意识等)不仅是全球经济化的要求,也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要求。

  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来看,研制者对上述问题已经有所关注,指出历史课程应该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遗憾的是在“学习内容”里给人的感觉是重视和贯彻不足。据释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在即,我们相信其中之不足必将得到改观。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 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康长运 何成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