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2010年高三历史复习:专
2010年高考历史复习单元
2010年高考历史复习单元
马守信:回望我的2009年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
李翰:盘点我的2009年
梁明:2009年,初生牛犊
贝贝:盘点我的2009
宝宝:盘点我的2009
最新热门    
 
2010年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二

时间:2010-2-24 13:12:34  来源:cersp

 


2010届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

 

 

第7讲  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


知识梳理

一、土地政策(制度)

1.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源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时期。周天子把土地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实质上是周王土地所有制。


2.封建社会


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始于北魏,隋、唐沿用,唐朝中后期崩溃。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于战国时期,建国初的土改中消灭,是封建社会占主体地位的土地所有制。


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形成于战国时期,在封建社会不占主要地位,但却长期存在。1669年清康熙帝实行的“更名田”(宣布原明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实际上承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


(1)农民阶级: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人间天国”。


(2)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和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的民生主义


内容: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1924年增加“节制资本”的内容。


(3)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封建债务(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未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但限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③解放战争时期: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4.新中国(现代)


(1)1950——1952年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未改变土地私有制)。


(2)1953——1956年:通过兴办互助组、发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兴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农业合作化运动或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8年:合并和扩大农业生产合作社,提高公有化程度(人民公社化运动,未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


(4)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土地的承包经营。改变了经营管理方式、分配方式。


二、赋税政策

1.春秋时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纳税。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2.两汉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和兵役,此外国家还向人民征收人头税、更赋。其特点是田租轻而人头税重。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役制度正式形成。


3.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和政府的赋税收入。(“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者,十一之税也。调者,调发兵车井田之赋也。庸者,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资。”)


4.唐朝中后期推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标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夏输无过六日,秋收无过十一月”。)


5.北宋王安石进行改革实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募役法规定包括官僚地主在内,应服役而不去服役的要交纳免役钱;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田亩,按土地多少和好坏收税。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6.明朝中期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来分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7.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人头税,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

重点解读

一、古代赋税演变的规律

1.从征税依据看:经历了一个转化和简化的过程。编户农民下的征税依据多样化,有人丁、资产和土地,但以人丁为主;租庸调制下的征税依据主要是受田的丁男丁女;两税法的征税依据是土地和资产(未废人丁);一条鞭法的征税依据是土地和人丁;地丁银则完全实现了征税依据土地化。总的来看,征税依据由多标准到单标准,从以人丁为本到以土地为本,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直至不再成为征税的依据。


2.从纳税形式看:编户齐民制度有劳役、实物,以劳役最为沉重;租庸调制和两税法以缴纳实物(谷物、布帛)为主;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则实现了货币化。总的发展趋势由实物向货币转变。这一过程是封建经济,特别是商品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从纳税手续看:纳税手续日趋简化。编户齐民制度种类多、手续繁、不定时;租庸调制手续也比较繁琐;两税法种类减少,并固定了时间;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则实现了纳税手续的最终简化。


[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银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转变,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喜事……”
材料二  17世纪初期杭州府钱塘县赋税51900.5丁;1826年保宁府赋税15232.6894664丁。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是什么?
(2)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推行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两个“丁”的含义不同。根据材料情境推测这两个“丁”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二、对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土地政策的认识

1.建国前:历次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从根本上看,都是为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服务的。实践证明,民主革命时期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2.建国后:历次调整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有成功,也遇到过挫折。
[例2]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措施中,适应现实要求的经济内容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废除封建债务
C.限制富农经济                D.减轻封建剥削

 


第8讲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知识梳理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春秋战国:(1)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同时,人们开始用牛犁耕并逐渐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2)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灌溉工具桔槔出现,水利工程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六朝时期:江南农业得到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3.隋唐时期: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农田灌溉(大运河)发展和农具(曲辕犁和筒车)改进;农产品(茶)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4.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面积扩大;高产作物玉米、甘薯引种;某些经济作物已形成专业生产区域;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二、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春秋战国:主要体现为技术上的进步(创造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早于欧洲1700多年;金银错技术;夹纻技术;用曲造酒技术;《考工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手工业技术专著)。


2.隋唐: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产地分布广(纺织业);生产规模大(造船业);分工细,品种繁多(陶瓷业);技艺水平高,融入外来风格(丝织业)。


3.明清:手工业的进步表现在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纺织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增加了产品种类(印刷,双色套印技术);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江南地区);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冶铁业);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江南地区)。


三、古代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1.春秋战国:许多城市,特别是诸侯国都城,成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2.两汉时期: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传到中亚、西亚、南亚地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和南亚地区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


3.隋唐时期:商业比前代更为繁荣,开元通宝的发行,城市中固定交易所——市的出现,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及各大都会。当时,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而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和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唐朝丝绸、瓷器大量输往外国。


4.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大的商贸城市众多,江淅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郑和下西洋时与亚非当地居民进行和平贸易,但其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且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因此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

重点解读

一、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1.转移的过程:

 

(1)从春秋战国到两汉,经济重心在北方,其中关中地区一度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2)从魏晋时期开始,江南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3)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经济重心彻底转移到了南方;

 

(5)明清时期,江淅一带成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


2.转移的原因: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则相对安定;

 

(2)北方农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3)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

 

(4)都城南迁,政治中心南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

 

(5)南方自然环境优越,海上交通便利。


[例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缓慢发展的原因


1.从经济层面看,缺资金(资金流向土地)、缺政策(国家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缺市场(国内自然经济、农民贫困、市场狭小、国际市场封闭);


2.从政治层面看,封建专制政府对工商业的诸多限制和征收重税,如关卡林立等。


3.从思想文化层面看,传统儒家思想重义轻利,读书做官考科举方是正业,受工商业是末业的守旧观念的制约等;


4.从科技层面看,传统科技趋于停滞,缺乏科技创新动力;


5.从对外政策看,主要是闭关政策错失了和西方交流的机遇,加剧了自身的衰退。


[例2]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旭,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大量棉花纺织品涌入市场
C.有些城市发展为棉纺织业中心               D.商品经济渗入到浙江农村

 

第9讲  世界经济近代化的历程

知识梳理

世界经济的近代化,其本质是在生产力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以及工业化向纵深方向的发展。它包含着多元的含义。从内容上看,至少包括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从模式上看,至少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近代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革命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环。

以三次工业革命为依据,我们可以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分为六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工场手工业时期。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一时期——经济近代化的酝酿、启动时期。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

2.第二阶段为蒸汽时代。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二时期——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8世纪末开始向其他地区扩展。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的领头羊。19世纪中期伴随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率先完成,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3.第三阶段为电气化时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电气化的起步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在全世界扩张的时期。

4.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20世纪40年代中期,是电气化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一方面出现社会主义经济的近代化,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以调整和震荡为特征。

5.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着垄断经济进一步调整——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稳定发展时期。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的近代化进展缓慢。美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的领头羊。“二战”后,纽约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6.第三次科技革命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新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迅速加强——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化出现了新趋势。其时,知识经济兴起,可持续发展观念得以形成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近代化快速发展。

重点解读

一、三次工业革命及其以世界经济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18世纪末扩展到欧美各国,19世纪70年代完成。生产技术的革新,大机器的蒸汽机的使用,工作制度的推行,空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同时,工业革命还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


1870年前后,许多科学业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期基本完成。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它以重工业为重点,具有极强的经济改造和社会改造能力,使主要资本主义为重工业为主导,由农业为主导转变为工业为主导。工业人口和城市人口也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人口,工人阶级人数空前增加。到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近代化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新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和能源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而且对钢铁、汽车等已有的工业部门进行了技术改造,增加了这些工业部门中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它使科技发展加速,并呈现出高度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它促使生产力三要素发生巨大变化,使生产率显著提高;引起了产业结构和阶级状况的变化,使世界经济结构出现新的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按时完成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例1]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促成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D.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二、世界各类型国家的经济近代化历程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影响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化历程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影响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化过程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也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和完成,然后扩展到欧美各国,英国在世界经济近化化过程中最先掌握主动权,因此在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世界霸主地位。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革命或改革,先后实现了政治经济的近代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美德迅速崛起,一战后,德国战败,英国进一步衰落,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西欧、日本和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逐渐向多极化发展。

2.社会主义经济的近代化建设

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历程。一战后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代替,到20世纪30年代,又被斯大林模式所取代。二战以后,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的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一段时期内,使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随着近代化的深入发展,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末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都进行了改革,大都以失败告终。

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近代化道路

二战后,在亚、非、拉美地区广大国家获得了独立,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尤其是亚洲一些国家的近代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抓住有利的机遇,结合国情,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其中的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新四小龙”(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都是发展中国家近代化比较成功的典型。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逐渐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当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在南亚和非洲,集中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另外,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在拉大。


[例2]促进日本与韩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主要有
①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②受到局部战争刺激   ③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④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10讲   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

知识梳理

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


1.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的中国出现。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中国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企业,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和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对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2.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启——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应对时代的挑战,通过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的大机器生产,为中国创建了近代的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曲折发展


1.产生:


在洋务派创办新式工业之际,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和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等商办企业也开始出现,这就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端。


2.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到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短暂的春天”(进一步发展):


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的机会,出现了“黄金时代”。


4.调整和恢复:


建国后,中共中央合理地调整了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5.改制:


1953—1956年,国家通过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利用“赎买”的政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三、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历程


1.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建国后,人民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通过一系列措施,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1956年底,我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使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1978年我国工业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1956—1966年的十年,虽然出现了失误,但成就仍是主导方面,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和骨干力量及其工作经验。但是,长达十年的“文革”,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当然它也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


4.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先后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1992年中共十四大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重点解读

一、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具体特征: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例1]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②工业体系比较完备 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 ④张謇成为民族工业的楷模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1.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超越生产力水平,不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等。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例2]下图所示票证曾经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质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质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第11讲    世界经济全球化

知识梳理

一、产生阶段(15—18世纪中期)


1.新航路开辟。世界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往来开始扩大。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了,并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各地区的新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2.早期殖民扩张。西欧殖民者从殖民地,特别是从美洲掠夺和开采的大量贵重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使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特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产生。


二、发展阶段(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获得极大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大增强,为列强扩张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原料有着更大更多的需求。


2.资本主义列强扩张,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在世界各地抢占商口市场和原料产地,把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


3.1857年始于英国的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表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特点: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三、进一步发展阶段(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推动列强展开对世界的瓜分;同时,新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文化的联系。


2.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各国进一步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开拓国外市场,世界基本被瓜分。


特点:囊括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四、困境阶段(一战后——二战后)


1.苏联(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苏俄成立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其进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斯大林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同时,为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各国设置关税壁垒。


3.世界大战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生产为战争服务;国际贸易几乎停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消耗和破坏。


特点: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因素。
五、制度化阶段(二战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


1.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建立了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1945年联合国成立:“经济与社会”是联合国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联合国的一些专门组织,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粮农组织,以及联合国制定的一些原则,对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3.1947年启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协定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总协定通过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限制非关税壁垒,奠定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


4.“欧共体”成立与发展。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欧洲经济方面的合作与联合,是欧洲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它对战后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点: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的组织,经济交往制度化。


六、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1.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各国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推动着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2.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更快,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也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3.经济区域化:区域性经济组织大量建立,促进了集团内部的贸易增长、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特点:多种形式的全球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

重点解读


一、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1.经济全球化


(1)迅速发展的原因


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其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科技革命是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2)迅速发展的表现


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金融和投资全球化,④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⑤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国际化。
(3)迅速发展的意义


把世界紧密联合起来;使世界资源得以最有效的配置,提高了世界经济效益;有助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际关系以协调为主;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


(4)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从机遇看,它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挑战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起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5﹚我国的政策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2.经济区域化


﹙1﹚形成原因:①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为经济区域化奠定基础。②各国之间围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③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竞争加剧。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发展过程:经济区域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90年代以来呈迅速发展之势。


﹙3﹚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


﹙4﹚影响:正面影响:①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②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以各个区域经济组织为主体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负面影响:①具有排他性,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流动。②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例1】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A.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基本消失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美国被排斥在区域集团化之外
D.全球贫富差距明显缩小
【变式题】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
①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③冷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少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欧共体成立的背景、性质以及作用


﹙1﹚背景


必要性:①战后西欧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保证自身的安全,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作到这一点;②西欧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各国人民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以尽快发展经济;③西欧各国大多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相对贫乏,随着战后它们所属的殖民地相继独立,其原料与市场发生危机,这使西欧各国认识到要尽快发展经济,必须打破国家贸易壁垒,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现一体化。


可能性:①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②西欧各国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③各国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思形态相同或相近;④西欧各国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的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2﹚性质:欧共体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3﹚作用:①促进和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②增强了西欧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的能力,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③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的关系。西欧出于自身的需要同第三世界保持密切联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与广大的市场。④保持了西欧各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的稳定局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组织—欧盟。


【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
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材料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


【变式题】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德国人”或“我是法国人”等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说明欧洲                                                      (     )
①国家间交流更加深入广泛②市场货币一体化是此观念形成的基础③对两次世界大战反思深刻④政治一体化能为此观念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