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赵文龙:历史有效性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岳麓对话甘地赏
成长沙龙:关注历史教学
蒲涛历史沙龙:必修专项
赵文龙:历史选择题100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最新热门    
 
赵文龙: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时间:2009-10-18 17:20:14  来源:赵文龙
 

高中历史必修三备课札记9·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cangsangkanyun的博客

历史课程网  赵文龙老师的 历史博客

 

《二程全书·遗书22》中有一段程颐与他人的对话,“或问:‘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娶),如何?’伊川先生(程颐)曰:‘然!凡取(娶),以配身也。若取(娶)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又问:‘人或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这就是后世理学家极力颂扬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一的观点出处。从伊川先生的对话来看,虽然也承认贫穷无托者的寡妇再嫁是为了生存,但是紧接着“饿死事小,失节事极大”的主张表明了伊川先生的残酷。在他老人家看来,那些贫穷的寡妇,如果没有经济来源,自己不会谋生,也没有可依靠的人,断是不能再嫁的,宁可饿死也不能改嫁,改嫁就是失节啊!这一貌似平实,实则寒彻透骨的话不知制造了多少悲剧。

值得庆幸的是,程朱理学只是在宋代后期才逐渐受到官方的重视,至于完全成为官方的统治工具并在民间家喻户晓成为普通人的价值观念,则是更晚的事情。所以我们翻检两个宋朝故事,女子改嫁的事情并没有引起多少非议。范仲淹的母亲在他幼年时因为家贫曾改嫁朱氏,而范仲淹在其所订《义庄田约》中明文规定给再嫁的寡妇一定费用,他的儿子死后儿媳守寡,范大人就让儿媳改嫁自己的学生王陶,也没有什么不妥。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在赵明诚死后再嫁张汝舟,只是她自己遇人不淑,眼拙上当,晚年“凄凄惨惨戚戚”,但别人也没有对她的再嫁说三道四。甚至程颐自己,也曾经将自己的外甥女再嫁他人。可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也仅仅是一种舆论导向而已,连程先生都做不到言行一致,那么把它当真的人有多少,实在是令人怀疑。要不是南宋的朱熹先生一再提倡,并最终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妇女们的幸福的日子应该还要持续很久。

谁都明白,“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自古婚姻里有真挚动人的爱情,但谁也不能排除其中的物质因素。至于气节,大抵是不能用来换饭吃的。真到饿死之时,事小还是事大,实际上真不能一概而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主张成为主流价值观之后不知葬送了多少妇女的美丽青春,那些矗立到现在的古代贞节牌坊与守寡妇女的无奈人生相比哪个事大,不说自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经过明清时期的政府的提倡,终于成为束缚妇女的一道沉重的枷锁。

然而,如果不是从对妇女束缚的角度来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也并非一无是处。中国人文化中自古有一种轻生死,重大义的传统。从孔子“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从“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司马迁,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们的文化中始终流淌着一种舍小我成大我的精神。正是凭着这股精神,我们这个民族才能历经磨难,愈挫愈奋,在沉沦中崛起,不断完成新的跨越。也正是凭借这股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够战胜种种困难,不断地发展壮大。这种精神超越时空,跨越千古,成为一种文化的魂魄存在于中国历史之中,使中国的历史显得悲壮而生机勃勃。讲究气节,重视道德,将沉重的社会责任放在自己肩上,这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崇高精神追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也在历史中一再闪现,饿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体现了这种精神,北海牧羊的苏武体现了这样的精神,南宋的文天祥体现了这种精神。如果没有这股精神,抗战中得有多少汉奸,没有这股精神,共产党在艰苦斗争中会有多少叛徒。人只沉溺于物欲之中,实际上最终也难以成就人生的大业。

这么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气节还是应该提倡的,因为人总是有一点精神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个问题的提出尤其有意义,伊川先生提出这个问题的本意也在纠正当时的世风。问题是我们所极力提倡的气节有时却显得十分的荒诞:我是不随波逐流的,举世皆浊而我独醒的时候,独醒的人投了汨罗江,与之共亡的还有我心爱的楚国;我是忠于皇帝的,坚持抗元的,临死还要面向南方,向着我的王朝,但是我的死却没有挽救那个王朝的覆灭;我是愿意为变法而流血的,但是我的血并没有唤起我的国人去改变这个腐败的社会。历史上对于气节的提倡往往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为什么我们的历史多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为什么气节的坚持往往是以悲剧的结果来让后人去喟叹。这样的喟叹多了,人们还真的愿意去坚持那样的气节吗?或者说,这样的号召还有说服力吗?

在中学历史课堂上,讲到很多历史人物的时候,每每涉及到价值观的追问。比如怎样看待岳飞的忠君?怎样看待谭嗣同的死?怎样看待海瑞?怎样去看历史上那些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悲剧?学生们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最后把目光投向我的时候,我总是有些心虚,生怕自己的不慎污浊了那些弱小而纯洁的心灵。这个时候总是有一个问题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