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岳麓对话甘地赏
成长沙龙:关注历史教学
蒲涛历史沙龙:必修专项
赵文龙:历史选择题100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秦的统一和制度
最新热门    
 
赵文龙:历史有效性教学研究

时间:2009-10-18 17:53:23  来源:赵文龙
 

历史有效性教学方式研究

十一学校历史组

赵文龙 王秀青 贺千红

 

客观地说,每一位走上讲台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受到学生欢迎,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有所收获。然而并非所有的希望都能变成现实,从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看,现实中许多课堂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这不仅使学生失望、家长不满,甚至施教者也是十分的困惑。而适应现代化需求,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真正实现教学有效、使学生身心得到愉快的成长就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方式进行了一点研究,以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有所裨益。


一、什么是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虽然不少老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有效,在教学上也肯动脑筋,想办法。但是究竟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他们的回答往往是停留于经验的归纳阶段和直观感受阶段,缺乏理性的思考。例如有人认为,有效性就是考试特别是高考取得好成绩,有效性就是学生会解题,有效性就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完全实现,这样回答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也说明不少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还停留于自发自为的阶段,对教学有效性这样的问题尚缺乏理性的思考。对有效性认识的偏差和肤浅导致我们的教学难以保持一个从容的姿态,也使我们的教学行为缺乏理论的支持而往往顾此失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这样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思考就尤其重要,那么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呢?


有学者指出,“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① 也有学者认为,“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②以上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对教学的有效性做了界定,其共同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目标,正如高慎英、 刘良华在《有效教学论》所言,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是不是有效教学,其衡量标准应该是 “学生成长”,而这种成长将不单单用成绩高低来作为衡量标准。 实际上,“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以前教学太注重当下发展,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③我们现在许多教学活动活动为了实现学生的当下发展而影响甚至干扰了学生未来发展,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最终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从国家社会角度来说,这样的教学有效性的追求对整个民族国家来说是造成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缺乏。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学要放弃现在的高考制度,也不意味着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解题就不是教学的有效性,而是说解题也好,高考也罢,它仅仅是学生成长的一个环节,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教学真正有效性的追求是通过这些过程是学生得到发展。这也正是我们所强调的教学有效性必须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其他的主要原因。


以上是对教学有效性的解释。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来说,它与一般的教学有效性有其共同之处,又有其独特性。从目的上看,《中史参》主编任鹏杰先生指出: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在于用“整体”历史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简言之,就是“服务人生”。应该说,历史课程改革的取向也在于此。在谈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时,恐怕也要从根本上来看:历史教学应扎根于人性的沃土,紧密关切学生的人生,把“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从方法上看,我们必须明白“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不在教育学和心理学,而在历史学。以往凡是把历史讲得不熟不透的教师,都是因为学科功底不好的缘故。”④而现实中许多中学历史课堂,过多地受教育学心理学的影响,表面上热闹非凡,实际上缺乏历史学科的特点。学生在课堂表演课本剧,绘画,甚至说相声,用现在的不太丰富社会知识去歪解历史,主体性似乎发挥很好,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寥寥。即使有所收获,也可能是为他人作嫁。这样的奉献也未尝不可偶尔为之,只是长此以往,历史的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付之阙如。实际上老师们应该明白“基于历史学科原动力的有效教学,无论是教师教的功夫还是学生学的功夫,一定都不是从历史以外去借的。⑤”


怎样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将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从总体上说,要实行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有两个必须的要素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现实和思想。


历史作为一门古老而现代的学科存在,其主要的理由恐怕不仅仅在于对陈年旧事的叙述,更主要是通过历史学习汲取古老的智慧服务于现实的人生。所以,我们应该提倡PHP的教学思想 。PHP是“present-hisory-present”的英文缩写。简单地说,它是指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具体而言,它是指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现实问题,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入手,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历史课堂学习的主题内容,这就是“现实——历史”的过程。在学习中,教师再通过设计一些现实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检测和巩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就是“历史——现实”的过程。这种教学思想可以很好地向学生展现历史本身的学科特色,历史其实不仅仅是过去,它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有机统一,“通古今之变”也不仅仅是司马迁的追求,更应该成为现代人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式。


更重要的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PHP的特点极为鲜明。?它能够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知识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知识最终是在使用中获得其意义、效果和价值的。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教学中,教师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社会现实,让学生爱学、让学生乐学,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可以说,由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产生学习动机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依归,是目前转变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切入口。


比如,在必修一政治史专题中,单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但如果结合现实,效果便有明显不同了。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中,结合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设计导入词:布什和民主党方面马萨诸塞州资深参议员约翰?克里在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他们辛苦的要筹集资金,开动员会,与媒体建立联系,招募律师法学家以应对选举中出现的问题,要到处演讲拉选票,有时候选民还不买帐,可以说是吵吵闹闹,一方唱罢一方又粉墨登场,这与我们所学习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截然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呢?从而引入本课内容的学习。因为是公众关注度很高的现实问题,自然能够很好的创设情境,呈现矛盾。继之,师生从历史的角度共同探讨联邦政府的建立背景和内容。从历史中感悟美国政治制度的“分权与制衡”原则,了解美国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三权分立的原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问题的中心,设计现实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回答,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美国权力结构的认识。


关注现实、关注思想,将历史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使历史发挥其应有的现实功能应该是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最基本追求。这个目标的实现,尚需要借助于切实有效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方式。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将从问题教学和以人物为中心的两个基本角度探索具体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方式。


二、从两个角度探索具体的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方式


(一)以问题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方式;

 

新课程历史学科必修一讲述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发展进程。就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而言,也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张传玺先生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中将封建国家的特征概括为:皇帝”家天下”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官僚制度以及“多民族”和“大一统”。其中前三个即为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皇帝“家天下”制度的特点包括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制度和皇族特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分为中央、地方机构和监察制度;官僚制度中的选官制度也是保障中央集权的重要方面。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一卷也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特征之一是君主专制主义。表现有二:一是帝位终身制,体现皇权不可让渡性;二是皇统世袭制,体现皇权的不可外移性。特征之二是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特点在于: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可言,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政令。特征之三是官僚政治。官为君设,具有浓厚的人治色彩。新课程人教版教材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史有两条主线: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斗争;皇权与相权矛盾斗争。主要从三个方面阐释:地方机构的演变;中央官制的演变;选官制度的变化


本专题所谈问题牵涉面广,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有限原则。(教学中易犯的毛病与有限的关系)


方式一:“预读感知—合作研讨—巩固运用”

 

 

 


1.预读感知


①做读书卡片:教师提供相关历史材料。如指导学生阅读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 、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下)、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等论著的相关内容,获取有用的观点和资料。有什么用?


——例如提供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下)相关内容:


边镇掌兵的将官,从景云二年(711年)起称节度使,他们不仅统兵,而且逐渐掌握了当地的民政、财赋、刑法权力。他们成为“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地方割据势力。边镇军力强大,至“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中国无武备”。天宝元年,全国军队57万人,有49万驻于边地,京城内外驻兵仅及边军的1/6,这样就出现了外重内轻的形势。一旦中央虚弱,他们就可能发动叛乱……


安史之乱对唐朝影响极大。持续八年的叛乱,战争频繁,使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户口大减,战斗最激烈的河南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唐玄宗天空末年,全国有户约900万,至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仅剩130万,唐朝元气大伤。……


——又如提供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的相关材料。他对安史之乱有新的看法:书中写到:北方中国胡化程度高于汉化在同化过程未完成以前,杂居内地的胡人,往往既是唐帝国的兵源。唐代边将原是胡人后裔者,比比皆是。安史之乱的作战双方,不少将领都是胡人蕃裔。安禄山自己即是营州杂胡。甚至在安禄山未举兵反唐以前,卢龙、范阳两节度使的将领已全是蕃将。相对而言,政府将领如李光弼、仆固怀恩等也都是胡人。郭子仪的朔方军,得回纥兵马之助,方能平服安史之乱。安、史死后,河北诸镇拥兵割据,仍举安、史为“二圣”,河北居民甚至不知孔子为何人。由此可知,河北胡化程度甚深,虽然名义上奉唐正朔,文化上却有如异国。回溯过去,安史之乱的根本性质,其实不是强蕃反叛中央,毋宁与北魏六镇之乱相似,乃是胡化地区对汉人中央政府的反扑。……安史之乱后,不仅河北藩镇割据,内地也设了一些节镇,遂启五代的分崩离析。皇室又有由宦官指挥的神策军,这一支禁卫军,不断废置君主,宦官专擅朝政,军权的扩张,皇权的式微,唐终于因此灭亡。


②问题导读: 如唐朝是我国高度繁荣的王朝,从材料看,唐在治理地方问题上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能形成此问题?简述概况。它又何以能威胁撼动唐王朝?


2.合作研讨

①小组研讨(重点是预读思考题)


②典型发言(交流预读研讨的体会)


③示范释疑(分析材料解决疑问)


3.巩固运用

①归纳阅读提取材料的方法

②互相提问,巩固基础知识

③拓宽学习,以读促思:唐朝的兴盛是内部力量的延伸。它的衰落一定与自身机制出了问题相关。应该认识藩镇割据?唐朝灭亡给我们哪些启示?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如何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另一个是如何使北宋政权能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朝代。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担心宋朝短命,常彻夜难眠。


思考从唐灭亡的教训中能总结什么良策帮助宋太祖?

方式二:“创设情境—呈现矛盾—解决问题—反思升华”

如讲汉代政治制度时,人教版教材认为诸侯王执掌大权,王国势力强大导致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日益激化,并最终演变为兵戎相见。

1.创设情境:讲述西汉“七国之乱”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事物有重近疏远、易理解直接体验、难接受间接传递的特点,而历史本身具有的过去性、不能直接体验的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创设情境的核心不仅是兴趣性,更重要的是体验,师生一起走进历史,体验历史,体验历史人物的悲欢、历史事件的跌宕,融历史现实为一体。

2.呈现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并演变为兵戎相见的“七国之乱”。
 
3.解决矛盾:中央怎么办?不仅要有平叛的决心,还要有智慧谋略。设计的问题集中在

①正确描述历史现象或事件,正确定性其本质特征:如:说明西汉“七国之乱”的简要经过和叛乱实质?

②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如:七国实力为什么强大?
 
③呈现矛盾,置身其中,思考解决之道。如汉景帝和汉武帝面对王国问题应用怎么办?比较他们的举措?如武帝的部分举措,体会汉武大帝风采。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于是诸王“支庶毕侯”,西汉王朝“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公元前112 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一百零六个列侯的爵位。
此后,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其中支脉疏远的人,更是与一般富室无异了。

4.探索历史现象的规律及发展趋势:反思升华:地方为什么要分权?中央集权的利弊?你如何评价汉武帝?从探索制度文明的高度分析评价这些举措?
 
历史教育的功效主要取决于对历史问题综观的、理性的思考。如果读完一段历史,只满足于呈现而没有深刻反思,就只能是历史的“两脚书橱”,而不能从历史中得到真正的教益。


师生要共同总结反思: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在君权与相权这对矛盾中,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相权却处在不断被削弱的过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


要从探索制度文明的高度思考这段历史。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选官制度,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极为丰厚的内容。从技术和操作性上看,古代的这一制度体系,比较有效地维持了统治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在统治集团中吸纳社会精英,形成较高素质的官僚队伍,其中有些方法和措施,如政府机构的权力配置与相互制约、科举选官的操作方式等,已经达到了非常精致的程度,不乏可供现代参考借鉴的成分。 ……要实现现代化,可以借鉴古代制度体系中经过时间检验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措施,但需要本质上的制度转换。


专制和民主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专制曾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但到封建社会晚期,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民主代替专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二)以人物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方式


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展示历史画卷,不仅仅是纪传体体材,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在历史教学中开展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研讨的积极性。


此外,以人为本,进行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以人物为中心的教学,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和良好价值观的培养。以人物为中心,展开历史情境,从情感深处揭示各类人物的个性心理品质,进行深刻剖析,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性情秉性、性格特点、情感体验都最能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在历史长河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什么是在人类发展中经久不衰可万古流传的,什么是尽管无限辉煌,却注定只属于那个时代。新课程教学模块中,无论是政治史、文化史,还是战争史、改革回眸,还是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很多课题都可以采用此种教学方式。


社会历史是人物活动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师生通过分析探讨历史人物性格、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揭示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通过对人物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进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思想呢?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的有效教学方式


方式:“搜集资料—课堂研讨—人物评价—情感升华”


1.搜集资料


①查找资料:包括图书杂志,网络、影音、调查采访等多方面。搜集资料可以是教师行为,也可以是师生合作行为,它属于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安排,按照古今中外,或者古代史、近代史、现当代史,分别列举出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重要历史人物,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栏目,并选出小组长安排小组的具体分工与合作事项。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搜集资料时间充裕,责任到组,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直接在上课前一周布置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进行人物资料的搜集,这样涉及面广,教学活动中就会有更多地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②整理资料:学生在查找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前,教师可做相关提示并指导学生加以整理。


2.课堂研讨


①设计问题:这一环节是学生劳动成果的展示和检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设计有关历史人物的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事迹的了解,分析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因果联系以及人物自身的情感变化。
比如关于美国“国父”华盛顿,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段史料:
“记住这个人,他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亨利?李(华盛顿昔日的部下)


②制订规则:参与讨论的方式或小组或个人;遵守的纪律: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声音;奖惩的举措等
③组织讨论:为什么华盛顿昔日的部下,也代表着美国人民首先会说他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呢?为什么是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为什么是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这些问题的设计,很多程度上是基于学生课前阅读基础上的。所以这是对学生阅读效果很好的检验,因为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大多是零散的,所以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同时也是对学生阅读所得知识的抽象和提升。


3.人物评价

品评人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相当受重视,甚至成为一门学问。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学会进行人物评价是中学历史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生学会评价方法可以受益终身。高中学习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一方面可以学会如何科学客观评价他人,另一方面可以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知道自身努力的方向,即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种能力是现实生活所必备的。学生经过课前搜集资料,课堂研讨后,自然会产生褒贬历史人物的冲动。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适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阐述,品评人物,教师也应该特别注意逐步让学生学会客观科学地去看待历史人物的是是非非。


①提供图文史料,评价历史人物

如对近代史上李鸿章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学生往往会有一些思维定势,如认为他是一个“出卖民族利益的卖国贼”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评价李鸿章之前,可以先提供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日本学者
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美国学
通过这些史料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思维情境,必然能触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从而引发学生的议论,学生或认同或否定,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由此产生。

②提供影音资料,评价历史人物

③提供现实新闻,评价历史人物

比如像学生提供《历史上价格最高的美国人肖像画》信息:进行综合探究:请学生结合有关史实评述华盛顿一生的主要功绩。

2006年1月21日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拍卖会上,首位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的肖像画以2130万美元被买走。主办方克里斯蒂(Christies)拍卖行称这是迄今为止拍出的价格最高的美国人肖像画。这幅画是由美国画家查尔斯?威尔逊?皮尔于1779年创作的,该幅油画描绘了指挥战斗的华盛顿,画高2.4米。


4.情感升华

这是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中所强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面,通过了解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通过分析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关系,通过大家畅所欲言的人物品评,历史人物身上所反映出来的独特的气质和性格特点,自然会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进行情感教育。有时候这需要教师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而有时这种情感的升华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
 

①在人物比较中进行情感升华(正反面人物的比较、同类人物的比较等)

②在品评人物中进行情感升华

戊戌变法失败后,戊戌六君子中最使人怀念的是谭嗣同。教师可以放映故事片《谭嗣同》片断:《谭嗣同刑场就义》,看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介绍学生眼中的谭嗣同。而学生很容易在谭嗣同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呐喊中感受到谭嗣同的牺牲精神和舍身为国、视死如归的高尚人格,这种人格也正体现出中华民族“舍身取义”的传统美德。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是建立在学生发展基础上的教学活动,历史教学必须关注现实,关注思想,是今人和古人的对话,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对历史的思考碰撞交流更好地认识自己服务人生。这样的历史教学才能超越功利的教育,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更主要是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造就符合社会发展的现代公民。在此理念之下,根据历史学科的独特特点,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有效。要知道,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的追求,既不能靠其他学科的外力,也不能靠本学科单纯的压力,只能靠自身的魅力。魅力何来,需要中学历史教学关注两点:一为历史学科本身,一为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二者结合之日,教学有效性实现之时。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常话常新的永不过时的课题,以上所列举的教学方式仅仅是有效教学方式的几种。我们的研究也仅仅是从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常用的几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学习策略并没有涉及,即使仅从教师角度去看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化。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对这个问题深入研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我们这样的研究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而这不仅是体现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体现于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中,最后就让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的话与大家共勉:


“学习,可以比喻为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相遇,同新的他人相遇,同新的自我相遇;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对话,同新的他人对话,同新的自我对话”。


【参考文献】

① 陈旭远《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② 余文森《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③ 钟启泉《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
④ 《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3日《找准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赵亚夫
⑤ 《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3日《找准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赵亚夫

 


1. [课程研究] 赵亚夫:找准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 [赵亚夫][2007年4月10日][730]

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3日第6版  ●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不在教育学和心理学,而在历史学。以往凡是把历史讲得不熟不透的教师,都是因为学科功底不好的缘故。  ●基于历史学科原动力的有效教学,无论是教师教的功夫还是……
 
http://hist.cersp.com/kcjs/kcyj/200704/6051.html

 

 

 

——————————————————————

历史课程网:图书频道

http://hist.cersp.com/book/Index.html

 

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

http://hist.cersp.com/Article/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