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赵文龙:历史有效性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岳麓对话甘地赏
成长沙龙:关注历史教学
蒲涛历史沙龙:必修专项
赵文龙:历史选择题100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最新热门    
 
赵文龙:必修三的教学主旨

时间:2009-10-18 17:20:17  来源:赵文龙
 

 

cangsangkanyun的博客

历史课程网  赵文龙老师的 历史博客

 

 

高中历史必修三备课札记1·

 

必修三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主旨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历史五色斑斓,千姿百态,正是这样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才使得每一阶段的历史都有其独特性,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有其丰富的个性。历史虽然渊源流长,虽然我们有“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的苍茫,但是一旦行走在历史的画廊之中,你就会发现长长的历史画卷,却没有一片相同的色彩,你尽可以移步换景,缓缓而行,如行山阴道中,美不胜收。而过去的历史教育过滤了太多的色彩,戴上有色的眼镜,过多地强调了共性与规律,过多地强调了政治与教化而忽视了个性与感性,忽视了文化与欣赏,其结果是将丰富的历史条分缕析,方纳圆凿,体系有了,标本似的杵在那里,生气全无,历史教育走向僵死机械,历史遂成为学生负担很重学生不喜欢的一门学科。新课程努力全面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进程,从多角度反映人类社会的历史成就,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这样的课程框架结构就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因为政治文明的历史固然能够使人们了解政治制度的由来和演变,经济发展的历史固然也可以使人们熟悉物质文明的发展,但是,历史还有很多精彩的内容体现在思想文化之中,而且作为现代人我们所能继承的更多地是历史上的思想文化成果,因此给思想文化的历史以应有的地位也就理所当然。这样的课程结构告诉我们,思想文化的历史与政治文明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将思想文化史教学提高到与政治史和经济史教学同样重要的高度,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然而,即使我们意识到文化史教学的重要,我们也不能保证历史教学就会重新焕发活力,赢得新生。囿于传统,思想文化史的教学是以往中学历史教学的最薄弱环节。既因原来的知识体系对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不够重视,过于强调政治,将文化列为附庸,在政治问题重点讲述完毕后,稍稍安排一节文化的内容,变一变口味。也因课时安排,一般来说,按照教学进度,每当文化史该讲的时候,往往是政治经济问题基本讲完,学生已经开始兴趣下降,要不就是期末期中时期,总之,基本上到了师生俱疲考试临近之时,于是大部分文化史内同很难详细展开,往往草草了事,有的干脆划书背书了之。这样的文化史教学实在是最没有文化的教学,也难以反映文化史教学的真谛。尔今,新课程知识体系大变,思想文化史可谓咸鱼翻身,竟然在必修课程之中三分天下,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平分秋色,难分伯仲。用一个模块的内容来安排文化史的教学,前所未有。这样的变化无疑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迎接这种挑战,首先需要弄清的是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主旨是什么?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历史必修三用八个专题“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这些重要内容涵盖古今中外,用专题的形式尽量体现人类思想文化的重大成果。


从中国方面看,必修三设计了五个专题,古代中国两个专题,近代现代三个专题,古代两个专题一个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个为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则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骄人的科技成就和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艺术成就,这两个专题并不仅仅是要学生识记四大发明、唐诗、宋词、汉赋等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要透过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史教学,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中国的传统,如何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并在正确承继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等,而后面的问题解决恐怕才是新课程的意旨。


近现代的三个专题分别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历史进入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失去了古代的优势,面对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对这种冲突的态度实际上不仅贯穿于近现代的历史之中,也会贯穿于我们这个现在正在进行的全球化时代。近代以降,思想解放的潮流如何冲破旧思想制度的束缚便成为世代主旋律,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实际上主要就是如何走出封闭学习西方并在学习西方过程中不断结合自身实际而创造自己的新文化历史过程。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开放,学习西方拯救中国成为仁人志士努力的方向,于是从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潮萌发到李大钊等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已然落后的中国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成为当时爱国者们的共同追求。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就是按照以上内容来展开的。但是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近代前期思想解放之后的依然蹀躞说明对西方的文化生吞活剥全盘西化是救不了中国的,结合西方的先进思想,不是言必称希腊,而是有所取舍根据中国的国情,创造属于自己的思想文化才能改变中国的面貌,于是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些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形成,这些理论成果无疑都改写了中国的近现代史,推动了中国的民主进程民族独立和现代化建设,对中国的近现代化发展功莫大焉。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这个专题,除了使我们了解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和教育发展的史实之外,更主要的恐怕应该是使我们的孩子明确科技教育和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以及对文化应该采取的重要态度。


与中国方面相比,世界思想文化史的内容相对简单,仅有三个专题。这三个专题基本上是按照思想--人文精神、科技(从经典力学到网络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美术、音乐和影视艺术)三个角度介绍西方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的。除思想涉及到西方古代希腊的人文精神之外,其他科技和文学基本上都是19世纪以后的内容。这样的安排虽然不能反映世界思想文化的全部,但是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世界思想文化的精髓,不仅对西方的历史和现实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影响了我们的历史和现实。她们属于人类文化的共同遗产,了解她们,不仅是记住几个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的成就和作品,更主要使学生们能够正确看待异质文化,“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少一些民族狭隘主义,多一些兼容并包的宽容胸怀,这样才能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能够胸怀祖国,更能放眼世界,不仅传承祖国的思想文化遗产,更能吸收人类的思想文化精华,如此现代公民的培养才是我们历史教育所要追求的。


需要说明的是,课标安排八个专题,分别体现以上内容,绝不是仅仅介绍每一个专题的具体内容,绝不是先中国后世界,而是力争体现“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世界是与中国有关的世界,”而是要通过这些内容,使我们认识到思想文化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反映,人类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一样,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由简单到丰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文化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理解与交流,冲突与排斥。正是这样的发展历程,造就了不同色彩而同样生机勃勃的文化。处在现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联系日益密切的我们,在必修三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内容和特点,更主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承观念,使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并能够兼收并蓄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正确认识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从历史中汲取文化的营养创造我们时代的新文化。此为目的。


有了以上的认识,面对新课程必修三,我们将会感到,新课程中新瓶中所装的不再是旧酒,自然我们穿新鞋就不会再走老路。把握主旨,运用我们的智慧,使文化史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以利我们学生的成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