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赵文龙:历史有效性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岳麓对话甘地赏
成长沙龙:关注历史教学
蒲涛历史沙龙:必修专项
赵文龙:历史选择题100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最新热门    
 
赵文龙:经济全球化趋势

时间:2009-10-18 17:20:26  来源:赵文龙
 

高中历史必修二备课札记16·

世界市场·世界经济体系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赵文龙

北京十一学校

 

 


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与古人生活方式的区别之一是对市场的依赖。在古代,“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状态曾经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上也占据了相当长的时间,戏文中所唱的“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曾经成为许多人羡慕的生活方式。而在现代,这样的生活方式尽管并没有完全绝迹,但已经不是常人的生活方式。越是发达的国家,民众也就越社会化,大家所遵守的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原则,经济生活也就越发依赖他人,依赖社会,依赖古人不太依赖的市场。从简单的交易行为到城市兴起,从城市的发展走向乡村,从一个地区发展到另一个地区,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以至到如今,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人类间的经济政治联系已经将地球变成一个互相依偎才得以生存的地球村,甚至有人宣称,阻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无疑于阻止地球自转。这就表明人类发展互相依存是我们不可逆转的未来,而经济上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正是其具体的表现。揭示古代经济与现代经济格局的区别,使学生明白人类经济发展的这一历程,正是必修二经济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

实际上即使在古代,市场就早已存在并不断得到发展。自物物交换行为的出现之后,市场就开始了不断扩张的历程,并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如果将人类全部历史比喻成一个深邃的大海,那么市场的发展恰似一块扔进这个历史之海的巨石,在人类历史上不断地泛起层层的涟漪,从湖面到湖底不断扩大,不断丰富着人类的生活(其在历史中的结构模式宛如一个喇叭,古代小,现代大,不断地向外扩张,直至完全覆盖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开始从局限于周围地区的简单交换,发展到固定的城乡市集,然后再到跨州连郡的长途贩运。国内贸易的不断发展同时,国际间的交流也是古来有之。从陆上汉代穿越戈壁荒漠丝绸之路的悠扬的驼铃,到海上劈波斩浪的碧海扬帆,国际间的贸易与国内贸易同步增长,并呈日渐扩大之势。然而,直到新航路开辟之前,无论宋元时期古代国际贸易的如何发达,学界都不曾用世界市场世界经济体系来描述当时的国家经济交往,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一样,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也只能伴随着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而出现,而世界市场、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恰恰是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重要区别。

 

一、世界市场辩正

按人教版教材的表述,在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中开始出现世界市场这个名词,教材中的四课内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虽然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但是以一贯之的却是这些事件都与世界市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似乎是这些历史事件的本质所在,现择教材中与之有关的观点,简述如下:

新航路的开辟意味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随之而来的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世界市场得到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行文至此,笔者有些担心,教材所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个知识结构是否能够为广大师生所理解。因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就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

1、既然是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显见世界市场就已经存在而不是雏形,否则就应该是世界市场雏形的进一步拓展。

2、既然已经是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何以到工业革命的完成才导致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基本形成具体所指是什么?依据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如果工业革命的完成导致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话,那么前面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市场当作何解?与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四课内容只有第一次工业革命担当起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这个结论吗?果如此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肯定有独特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必定是其他事件所产生的影响所不具备,并且这个特点能够代表世界市场本质性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真是如此吗?

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得到发展与殖民扩张时期的拓展又有何区别,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还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什么?与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有什么差异?

4、与本单元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一些概念如世界市场的雏形—世界市场的拓展--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世界市场的拓展--以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有严格的为学界共识的科学定义呢,还是某一研究者的一家之言,甚至只是编写者的灵光乍现呢?这些问题与后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搅裹在一起,不把即使不把成年的教师搅乱,学生如坠云雾不变东西是肯定的师生搅乱才怪呢。

综合分析,不难发现,以上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时间。从教材看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时间应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与旧版人教社《世界近现代史》的观点基本相似,旧版教材有一节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及其后果,题目就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由此看来,“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参见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现代史》上册P83 )当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观点。只是这个结论果真成立的话,那么工业革命前的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所造成的影响就需要作一点修正。

笔者以为,从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拓展,世界市场的发展以工业革命为界大体上可以从两个阶段去理解。

第一阶段是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为第一阶段。这个时期世界市场的特点虽然已经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世界市场雏形,“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参见必修二人教版教材)”以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地位的日渐重要造成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但是欧洲并不具备多少优势,各地的市场商品还基本遵循着以有易无的原则来赚取商业利润,如果不是借助于新航路开辟以来出现的赤裸裸的殖民掠夺和欺诈性的贸易,即使单纯从商业交换的角度,欧洲并不占据什么优势。有关此点,海外学者贡德·弗兰克的名著《白银资本》,裴菲亚特的《停滞的帝国》何伟亚《怀柔远人》等著作都有论述,读者自可参看,兹不赘述。国内学者所撰写的《强国之鉴》有关西班牙的商业贸易行为时特意提到大西洋地区的双船队贸易体制和太平洋地区的马尼拉贸易体制,其中谈及马尼拉贸易体制更是明确地指出,由马尼拉转口到美洲墨西哥等地的商品大都来自中国的明朝,而从美洲掠夺的金银除了一部分转运欧洲之外,其中也有大量的白银经过马尼拉贸易体制输入到中国的明朝。这个贸易体系据说一直维持到鸦片战争前的1815年,中国从这个贸易体制中得到了大量的白银,明朝时期一条鞭法实行时以白银为征收货币可能与之不无关系,直到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赔款2100万元,这个古代从不曾使用的怪异的货币单位—元,实际上不是我们后世所通用的银元的“元”,而是墨西哥鹰洋。现在坊间正在逐渐流行的复旦大学朱维铮教授所著的颠覆性历史著作《重读近代史》更是用雄辩的数字证实了当时东西方的势力并不是西方占据多少优势。由此可见,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世界市场虽然欧洲人如同满洲入关之后的贵族忙着圈占土地扩大地盘,但是这个诺大的地盘只是为以后欧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基础,在世界市场这个舞台上,欧洲人占尽了人气,也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和广阔的市场,但是欧洲控制世界很显然还有些力不从心,欧洲尚不能占据世界的经济中心。东方国家在经济上无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都占据着优势。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欧洲许多国家的经济政策才普遍的推行“重商主义”,减少进口扩大出口成为一致的诉求,这固然有增加财富扩大原始积累的目的,恐怕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产品尚不能具备明显的优势不无关系吧。

因此要理解工业革命前的世界市场应该关注以下两个基本特点:

1、  新航路开辟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广泛地突破了国界、洲界而具备了世界性,在世界市场的舞台上,欧洲商人的身影逐渐占据了世界市场的主导。但是需要注意欧洲的经济总体势力不占据优势,更不能想当然地用欧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来断定欧洲经济比东方先进。

2、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所形成的世界市场为欧洲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雄厚的资金,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为以后出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应该说,正是在西方人控制世界市场的前提下,推动了工业革命到来,生产才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进而改变了世界市场西方产品的地位,工业革命前的西方商品与东方同类商品相比并不具备什么优势,其优势仅仅在于凭借新航路开辟的优先和殖民扩张的蛮霸取得的市场控制权。而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与前一个时期世界市场相比就具备了新的特点,从而把世界市场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工业革命完成后的世界市场为第二阶段。与前一个阶段相比,伴随着西方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后经济结构的变化,本阶段的世界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延续西方国家控制商路武力野蛮征服的方式继续之外,市场的交换物品发生了极大变化,原来的以有易无的传统商贸方式更多地为同类产品的无情竞争所取代,机器生产出来的价廉物美的工业产品排挤了传统的手工业品,西方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从东方获得黄金白银的贪欲被开拓市场掠夺原料的热情所取代。开拓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成为本阶段世界市场表现形式,虽然也不曾放弃前一阶段的明火执仗的抢劫欺诈性的贸易炮舰政策,但是这种为西方文明人所不齿的掠夺方式逐渐地被更为和平的貌似文明且具有极大优势的产品竞争所却代替。市场中的主人也不再是商业资本家而更多地体现了工业资本家。与之相关,西方国家的商贸政策也由第一阶段的不自信小气的重商主义变成了自信的自由主义,自己开放的同时也迫使别人开放成为西方国家的一种外交政策。在开放的世界中,工业革命后的自信使这些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国家相信他们的利益不仅不会受到损害,反而会在这样的开放中更加牢固的控制世界,世界市场东方商品的优势逐渐被西方商品所取代,西方的优势渐显并一直保持到如今。这之后虽有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商品输出为主被资本输出为主所取代,这样的变化并不曾改变一个史实,那就是西方自工业革命后在世界市场中取得的一直保持到如今的优势地位。其间形式虽有变化,但是这一特征却是目前都未曾改变,成为发展中国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最大的障碍。

 

 

因此要理解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同样应该关注以下两个特点。

1、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是完全确立了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不仅体现在世界市场上西方人的绝对控制地位,更主要体现了工业革命后所生产的产品的绝对优势地位。这个时期东方已经很少有同类商品能够与西方进行竞争。无论从商品输出还是从资本输出来讲,西方在经济上的优势逐渐拉大了东西方的差距,东方国家的落后和传统经济结构的劣势逐步表现出来。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才真正算得上基本形成。

2、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对东方的经济结构不仅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更多地引发了东方世界经济结构的更新,以西方为主体的世界市场确立其中心地位同时也带动了落后的东方国家经济结构的变迁和政治上的变革,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落后的东方国家的进步。

综上所述,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市场历程,与其纠缠于那些雏形、拓展、基本形成、进一步拓展等难以解释清楚的含糊不清的概念,到不如简单地将工业革命前后世界市场的不同特点让学生了解清楚即可,至于那些玄而空的理论性的概念,不谈也罢。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世界市场的发展体现了世界各地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市场自是从新航路开辟后到如今不断发展的一个经济现象,只不过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主要涉及到20世纪之前发展而已。

 

二、世界经济体系概说

人教版必修二谈及世界经济体系这个问题,集中体现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变化这一课之中。这一课重点介绍了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贸易总协定,进而得出结论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主要体现制度性和系统性上。

很显然什么是世界经济体系并不重要,世界经济体系何时形成也无关大局,教材要告诉我们的是各国经济联系如果早已形成一个所谓的“世界体系”的话,那么二战后的世界经济体系与以前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大区别就是使学生明确,在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二战后的制度性的建设很显然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

首先,自各国经济联系跨出国界走向世界那一天起,就存在着世界市场的交往需要什么样使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货币问题,这个问题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步扩大而越发显得重要。早期的交易可以用黄金、白银等作为世界交易的等价物,进而逐渐形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金本位体系银本位货币体系,到二战后最终演化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货币体系,美元成为一种与黄金直接挂钩的国际货币既体现了战后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也体现了战后的世界经济发展联系需要新的货币体系以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因为体系内部的矛盾和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落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寿终正寝,但是建立一个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利各国经济的发展到今天仍然是各国一致努力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无疑是功不可没的。

其次,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也要求有国际组织能够协调各国的金融秩序,以利各国的经济发展,二战后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创建无疑是这种需求的呼应。从这两个组织的作用看,虽然还有一些不足,但是很显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战后的发展表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这样的国际金融组织的作用是应该不断得到加强。

第三,国际经济联系除了货币和金融之外,更多地体现在市场贸易规则上。国际之间的冲突除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冲突,更多地体现在经济上的冲突,古今中外的史实莫不证实了这一点。而在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的出现,对消除国际贸易壁垒,推动国家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后来关贸总协定发展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更是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积极入世和入世后的经济发展更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透过概念性的漩涡,我们如果承认二战后存在世界经济体系的话,那么与以前相比,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体系最大的特点当时人类的发展逐步摈弃了武力争夺之下制定明目张胆的有利于优势国家的贸易规则,而是逐步地形成了以利各国经济发展并为各国接受的国际经贸制度。世界经济体系更多地体现在国际经济制度的建设上。当然这些制度建设虽为中心,自然仍然是经济强大的国家,而经济劣势的国家在规则制定上依然处于劣势地位,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历史问题,而且是将来经济发展新秩序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在世界市场、世界经济体系诸名词的界定上,许多人都主张前面必须要加上“资本主义”这个意识形态明显的修饰词,实际上更多地要使世人明白,无论是世界市场还是世界经济体系,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从来不曾齐头并进,更不要奢望什么共同富裕,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依然是自近代以来崛起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什么样的世界市场,什么样的世界经济体系包括正在进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都不曾只将福祉带到而不必付出什么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建设一个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各国人民共同任务,也是世界成为和谐的地球村的前提。而这在目前看来,还是一个有待奋斗的将来时。

三、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世界市场、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

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有专文简论,此处只简单说明以下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世界市场、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

与经济全球化还有一个类似的词曰经济一体化或全球一体化。实际上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都是一个尚待进一步界定的充满争议的名词,审慎期间,现在多用经济全球化趋势来概括一种经济现象,那就是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联系不是孤立的日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现象的出现无疑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具有某种历史的现实的联系。历史地看,世界市场无疑是从新航路开辟久已经出现,世界经济体系在二战后也形成了制度性的结构;现实地看,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体系从不曾只是一个历史问题,在现实中依然存在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此经济全球化既是过去历史发展各地经济发展联系加强的一种趋势,更是未来世界的一个必然结果。

我本鲁钝,感觉社会科学中许多词语缺乏自然科学的严格界定,历史学科更是重灾区,看到那些无谓的学术争论往往是鸡同鸭讲,自说自话,在很多聋子对话般的学术争鸣中耽误了宝贵的时光。作为一个普通中学教师,不愿拿那些自己也难以弄懂的术语折磨那些少不更事的可爱的学生,我更愿意从常识出发,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余愿足矣。但学养有限,其中不少免不了强作解人,如能得方家教正,不胜感激之至。特此说明,并先致谢忱。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