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赵文龙:历史有效性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岳麓对话甘地赏
成长沙龙:关注历史教学
蒲涛历史沙龙:必修专项
赵文龙:历史选择题100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最新热门    
 
赵文龙:教材内容两点建议

时间:2009-10-18 17:20:29  来源:赵文龙
 

高中历史必修二备课札记10·

赵文龙

北京十一学校

关于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名称与课时结构的两点建议

http://blog.cersp.com/userlog3/69869/archives/2008/847902.shtml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问题,应该怎样的概括,见仁见智十分正常。人教版的教材将这一单元命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在单元导读中却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似乎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道路在1978年后才开始出现,那1978年之前的经济建设如何理解和界定,单纯从理论上很难界定清楚。而且任何一个理论本身都是在不断发展之中,人文学科的理论变化之快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即使是社会主义,自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之后,马克思、列宁等伟人的理解都不完全一致,新中国成立之后,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变化。对中学教材来说与其纠缠于那些变化极大说不清楚的理论,倒不如反璞归真,直接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来概括本单元内容更妥帖易懂些。


新中国成立至今,经济建设有过失误乃至挫折,更多的是辉煌和荣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业绩更是有目共睹。要使学生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有所理解,必须使学生清楚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从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的课时安排看,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先后共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探索与失误”(1956--1966)和“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三个问题(子目后面的时间为笔者所加)。这三个子目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概述了建国后到文革前新中国的经济历程。虽然容量大、问题多、许多问题一带而过,但是基本上遵照了历史时序性原则。但“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却是同时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两课内容实际上都在时间上第11课内容相接。依笔者的浅见,无论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还是经济发展的角度,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意义深远,堪称“伟大的历史转折”。没有这次会议的拨乱反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就难以展开,即使经济上改革开放也不会迅速成为现实。既然如此,何不将第12课以“伟大的历史转折”为题,从1976年写到1978年,然后在第13课再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题描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建设,具体展现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这样既更好地尊重了历史的时序性,也突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际上,无论现人教版必修二第12课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九十年代开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还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在时间上都同时发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内容都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区别在于前者的内容侧重于对内改革和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后者内容侧重于对外开放,二者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安排于一课之中,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这样的教材结构可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从整体上看,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基本上三课内容在时间先后相序,在逻辑上连贯一致,对学生整体把握新中国的经济建设问题更加有利。

应该承认,教材经典化的观念在中学历史教师中正在逐渐消失,照本宣科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需要,人们逐渐接受了用教材教历史而不是教历史教材这一现代教育理念。但是越是如此,我们越需要经典化的教材,可以说经典化的教材却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学的永远追求。看看不同版本的教材,看看泛滥成灾的教辅市场,看看孩子们手中的学习资料和越来越沉重的书包,我们应该感到给孩子们提供不能说经典的哪怕是像样点的教材是多么的必要。而象张荫麟那样一辈子以半部教科书而名垂青史的学者太少太少,谁愿意再去做那样的“傻事”呢!作为一个中学历史教师,笔者对单元名称与课时结构的建议,也仅仅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角度出发。这一点应该是与新课程编写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