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赵文龙:历史有效性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岳麓对话甘地赏
成长沙龙:关注历史教学
蒲涛历史沙龙:必修专项
赵文龙:历史选择题100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最新热门    
 
赵文龙:历史上的农民运动

时间:2009-10-18 17:20:42  来源:赵文龙
 

赵文龙:历史上的农民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一备课札记18·漫谈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农民运动

 

在学术界已经基本将农民运动打入冷宫的时候,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场农民运动竟然还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完整地保存下来,这真是个奇迹。无论是“消灭清妖尽享人间天国”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神功附体,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都还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牢固地占有一席之地。

 

不象古代历史,原来教材中大书特书的农民运动仅仅剩下大泽乡的陈胜和明末的李闯王守着古代社会的头尾,提示着人们:在古代社会,农民战争不仅仅存在于小说家言的水浒梁山,被逼急了农民也会“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也会“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至于为什么到中学教科书里古代历史上仅剩下这两次农民起义的原因,是由于历史学家赶时髦的需求呢,还是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被认为陈旧、繁、难、偏、怪而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呢,这倒没有必要去探究了。反正学术界中的 “五朵金花”已经开败,农民战争的研究受到冷落当属不争的事实。

 

我们现在的历史研究,肯做冷板凳去研究一些不太时髦的课题的学者已经很少。即使陈寅恪先生有幸活到现在恐怕也要饿肚子了,因为没有听说陈先生的文章曾经被核心期刊发表,做文不太勤的陈先生研究的问题似乎也不太有用,这样的学者在现在是很难生存下去。现在人们都在追逐着学术前沿,什么热门我们研究什么,国际提倡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农民运动受到冷落也就是自然的了。那么相对而言,近代的农民战争在中学历史教材中依然枝繁叶茂,花开不败,这真的令人称奇了。

 

为什么如此呢?

 

近代两次农民运动之所以能够在中学历史教材中保存下来,当然是因为他们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建国后的历史著作中很容易找到大量的证据,最有名的近代史家之一胡绳就曾经将这两次运动视为民主革命七高峰中的两座,其他对中国近代两次农民运动高度评价的史著不胜枚举。即使在中学教材中也不难找到这方面的证据。最突出的例证是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一个空想的《天朝田亩制度》,就被认为这场农民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想来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真够可怜,他们竟然连一个空想的革命纲领都制定不出来,想来那些参加农民起义的古代文人真是梁山的军师—吴用(无用)了。

 

呃,还需要说明的是最高峰的证据还有太平天国坚持的时间14年,势力达到18省,还因为和外国人作战而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虽然只是因为洪仁玕在香港生活一段时间,毕竟也算见过世面,毕竟在他之前还没有中国人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些都可以证明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义和团运动,因为杀尽洋人而被视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战争也可以视为悲壮爱国,而这在古代农民起义中更是闻所未闻。虽然因为列强之间的矛盾瓜分中国的迷梦而不能得以实现,但毕竟还有义和团运动的打击使列强也只能承认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而说这句话的人还是德国统帅瓦德西,这不更证明了义和团运动的伟大吗?

 

但是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些!

 

 

 

请一定注意“但是”,以前我们的教材很有意思,大概是为了体现评价历史事件的客观公正吧,很多的历史事件评价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这样的全面使习惯于记忆而无思考能力的学生很难对历史事件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也使有思考判断能力的同学对历史这样的圆滑感到失望。

 

实际上,有性格的缺陷比没有性格的完美更可爱。对近代历史上的革命运动大多的描述基本上采取了先扬后抑的方法,一开始都是说这个革命有意义,那个革命有作用。在这些革命重大作用都陈述完毕之后,最后总要加上一句“但是”,之后的论述大多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或者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这些革命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这样的但是多了,学生就会明白了前面的历史只是为了后面成功才有意义,我们的历史或许只是为了证明一个真理,对近代的农民运动或者什么革命真的有什么感受倒不重要了。而这样的历史教育只侧重了政治教育,从历史中还能得到什么就很难说了。无非农民阶级不行,资产阶级软弱。其实即使历史真是如此,这样不厌其烦的絮叨实在没有必要,而况且以前的革命也不仅仅是这点意义。

 

笔者绝不是说,这样的证实并非错误。历史事实确实是如此的演进,毕竟在近代史中最后的赢家至此一家,而胜利者的历史是没有多少错误的,其中很多的经验确实值得弘扬。只是当近代历史所有革命都是为了证实一次成功的伟大,当所有的革命都被描述为最后革命的陪衬。这样的历史能否全面反映历史的真实,倒真值得思考。虽然历史和现实有关,但历史又不能完全等同现实。历史如果仅仅是为了证实现实的合理性而存在,这样的历史很难真正反映过去的历史。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了司马迁和他的《史记》,他笔下失败的项羽--大汉的敌人是何等勇武,司马公没有因为他是汉朝的敌人就抓住他的局限性不放!他笔下的汉王朝的缔造者--刘邦也看不出什么异秉来。真把司马公笔下的楚汉两位领导人比较,失败的楚霸王倒更有一些可爱而令人同情,刘邦虽然成就了一番帝业却总显得有些无赖气。

 

这样的生龙活虎的历史现在很难找寻了,成王败寇的明哲保身将历史著作弄得趣味全无。后世的文人们说是学习司马公,大多是说说而已,当不得真。一旦接触现实或者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历史问题,大多都会主动地交出批判的武器,大抵不敢直言犯上的。因为他们既知道司马公在汉代因为触怒了当时领导人的悲惨下场,也了解现代文革时期因言获罪的知识分子受到残酷的政治迫害。

 

虽有史记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但是“真实诚可贵,直书价更高,若为性命故,二者皆可抛”成了一般文人的生存法则。这样心态下的历史研究与写作,历史书籍的无趣无味也就成为一种常态,读起来自然味同嚼蜡,枯燥无比。

 

象《万历十五年》那样的著作在国内学界凤毛麟角也就实属正常,不是我们缺少历史著作,而是我们缺少真正体现独立思考独特风格的历史著作,更缺少具有独立思想的历史著作,能达到黄仁宇那样水平的实在罕见,特别是专业人士中更少,相反那些半路出家的历史票友的著作倒十分的耐看。当年明月在网上的火爆似乎就已经说明历史研究并非仅仅是象牙塔内的孤芳自赏,专业书籍的冷落与民间草根票友们著作的畅销对哪些自以为历史学正宗的人真是一个不小的反讽,虽然那些票友如当年明月等人一样不是专业出身,虽然他们的专业知识也真不如书斋里的学者来的扎实,但是他们的书籍却更受民众的追捧欢迎,这样情况下期望专业人士所编的中学历史教材会是怎样耐读吸引广大中学生去阅读大可不必报什么希望的。

 

说远了,还是回到近代那两次农民运动吧。笔者希望,教材之所以现在还保留近代农民运动,并不象上面所分析的那样,仅仅是落脚于一个局限性,仅仅是为了证实后来革命的伟大。虽然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在历史上论其缺点来,也如同“维族姑娘的辫子,一抓一大把”,但是我们仍然不忍对他们的行动横加指责。不错,无论太平天国运动还是义和团运动,都不曾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建立天国的太平军最终建立不过是一个有的地方连自己对手还不如的新王朝,而“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反被自己所支持的大清所出卖最后灭洋不成反被政府和洋人联合灭掉。

 

看他们的革命过程,不用站在后人角度去看,即使站在当时的角度去看,也真的是漏洞百出、乏善可陈。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应该对这些农民革命抱有深深的同情和敬意。因为我们知道,在中国农民的善良非逼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是很难去铤而走险参加革命的。单凭此点,我们就应该肯定近代这两场农民运动的伟大,无论是反对清政府的统治还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入侵都是“造反有理”的,“物不平则鸣”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甚至是一种本能,你尽可以指责他反抗方式的愚蠢,但是我们没有资格指责其反抗动机的正当。毕竟那个社会不曾给农民以生存的权利,那么反抗争取生存的权利就应该是无可厚非的。至于没有达到目的,至于运动中伤及无辜,甚至毁坏文化,在哪一次暴力冲突都难以避免,并非只有农民运动使然。既然用和平的方式、文明的方式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也就说明当时的社会本身距文明有很远的距离,你怎样指望那些乡下出身的农民去遵守上流社会的文明呢!共产党宣言里不是就已经申明,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将获得整个社会,这对农民虽不曾完全管用,但是也是一种获得解放的可能,要知道哪个社会秩序本身就不曾合理。指责农民的愚昧不文明的人实际上也在用不文明的方式去镇压农民的反抗。指责这两个运动迟滞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论者也需要考虑如果中国的近代化不曾惠及中国的民众,不包含中国农村那些朴实善良的农民,这样的近代化是不是中国的近代化,真的很值得研究的。

 

 

 

近代中国的问题很复杂,政治经济杂糅纷乱,阶级利益冲突加剧,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很难一致。

 

近年来,学界侧重于经济发展论者,以生产力为标准的学者对中国近代的政治斗争积极作用颇有微词,往往对农民的革命甚至近代的其他革命提出怀疑。前一阵又有告别革命论者领一时风骚,虽然表达了政治安定的渴望,但是革命的告别与否,并不取决于文人的笔墨,更多地与民众的利益满足与否有关。如果社会矛盾缓和,民众利益得到保证,政治上下情上达,民众能够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样的社会革命自然不会发生,经济也会得到发展。反之,如果一个社会阶级对立十分严重,贫富差距加大,民众的利益时常受到伤害,政治上歌舞升平的背后是上下的隔阂积怨,民众的政治权益和经济利益难以得到保证,这样反而要求民众去遵守什么法律,除非武力的弹压,否则很难有什么效果。而这样的政治不发生革命几无可能,至于革命以什么方式发生则根本不必顾及,不文明的政治用文明的方式还是不文明的方式来改变之,方式不重要,而改变则十分重要。当然,方式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但是即便如此,我们难以对不文明的反抗方式进行过多的指责,而近代两场农民运动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之所以对近代农民运动做这样多的辩解,是因为国家也好民族也罢,都从不是虚幻的,她的内涵就是这个国度的每一个人民,其中包含普普通通的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位公民。如果他们的利益都不曾得到满足,这样的国家和民族都是虚妄的,要求他们不去反抗当时的暴政是不公平的,《茶馆》里的老掌柜王利发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我爱大清,谁爱我呀。”这说明任何政府如果内不能满足民众的利益,外不能抵御外来的侵略,那么民众的反抗也就是天经地义,不管是反抗政府还是反抗外国的入侵。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即使农民因为落后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落后的责任却不在他们,如此,我们还会忍心抓住农民运动的局限性而不放吗?

 


现在渴望中国疾速发展的人们对历史上的动荡所造成的破坏痛心疾首,进而对革命的作用也指责有加。实际上,在一个法制不曾健全,公民利益不能得到保证的社会,革命的发生实际上是一部分对另一部分暴政的抗议,这样事情肯定会搅乱上层的清梦,当然也会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一定的破坏,但是没有这样的破坏,也就不可能有政策调整,不可能有社会下层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地位的提高。而经济发展也好,政治民主也罢,都有一个为谁的问题,都有一个谁是其中的受惠者的问题。对中国近代来说,这绝对不能将中国广大的生我们养育我们的农民排除在外。而中国社会如果因为忽略了农民,我们是很难使我们的国家得到真正发展的,历史如是,现实又何尝不是如此!

 


赵文龙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3/69869/index.shtml

 

——————————————————————


浙江历史教育博客求真讨论正酣

/kcjs/kcyj/200712/8553.html

 

 

人教版:历史教材史料解析精选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10/7866.html

 

 

 


本网:“封建”问题的史学资源汇集

http://hist.cersp.com/Remotestudy/recommendsrc/200712/8572.html

 

 


历史课程网:图书频道

http://hist.cersp.com/book/Index.html

 


 
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

http://hist.cersp.com/Article/

 

 

关注:历史课程网12期精彩《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7438.html


 

 

欢迎光临“成长沙龙”历史博客群组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2/151077/index.shtml

 

 

素质教育报(历史专刊)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153208/index.shtml

 


本网:聂幼犁教授部分作品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11/8482.html

 

 

本网:赵亚夫教授部分作品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11/8240.html

 

 

本网:叶小兵教授部分作品

http://hist.cersp.com/xspd/200710/7777.html

 

 

关于北美独立战争引发的求真求实大讨论

http://hist.cersp.com/Remotestudy/recommendsrc/200712/8518.html

 

 

陈新祥历史教学求真求实再反思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12/8534.html

 

 

吴萌:历史与社会新课程36个精彩案例

http://hist.cersp.com/Remotestudy/recommendsrc/200712/8531.html

 

 

本网:历史模拟试题部分整理123

http://hist.cersp.com/book/200711/8470.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